再回来,初一带着许氏按照他说的方法做的风干麻雀肉,给钱竹君吃得腮帮子都鼓起来了。
“真好吃,初一,这是啥?”
“麻雀,总是偷吃我家的粮食,所以乡下人都会抓来吃,也没有其他的好吃的能给你,你别嫌弃就是了;
我还让我爹做了一个抓鸟的笼子给你,万一你要是喜欢,可以用笼子自己抓。”
初一把笼子放到桌子上,钱竹君立刻两眼放光的上手摆弄了起来。
“哇!真的是好神奇哦,这排帘子往里进能进,往外出却不行,真不错。
初一弟弟,谢谢你。”
“不用谢,竹子哥,你快吃吧,吃完了,我还有问题想要请教你呢。”
“好。”
一听自己又可以当小夫子,享受初一崇拜自己的目光,钱竹君立刻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畅享和狂吃。
因为林老头的话,初一许久都没有再继续开动脑筋,一心扑在了读书上,童生预备役考试跟钱竹君一个第一,一个第三,愣是把第二的那个十六岁大哥给整的上不去下不来,差点气死。
“爷,夫子说明年的童生试我可以参加,只是我的字实在是难看了些,名次不会太高,让我回来问问家里,要是家里同意考试,就让我这回回去的时候把户籍带上,他带着一并去报名。
报名费要一两银子,结保费要一两银子。”
初一的话让林老头起了心思,当初自己三哥考了那么久才考中了童生结果那么大岁数了都没有考中秀才,焉知不是受到了太多次的挫折所导致的,既然夫子说自家的孙子都能去参加,没得自己拦着的道理。
唉,早点考出来童生就能早点考出来秀才,自己家里也能早点受益,这几年的收成不好,家里的两个棒槌不能去服徭役的时候出事。
“去吧,去试试,能过最好,就是不能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你三爷爷说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比不上去参加考试的人。
老婆子,把钱和户籍准备好,让老大和老二一起跟着去,把家里要送到大宝杂货铺的东西一并送去,报完名以后就把户籍拿回来,可不能丢了。”
天气渐冷,家里的小驴也长成了,可以开始运东西了,林丰收和林丰沛早就学会了不动用武力就赶好车的本事,倒是不用太担心了。
“年前什么时候放假?不会还要等到腊月二十七吧?那么大的雪,路上可不好走。”
“今儿是冬月二十八,等到腊月二十的时候应该就能放了。这回回去在县衙礼房里把名字和籍贯都抄上,把钱给交上就行了。
过了年考试估摸着是二月左右,具体的场次得等到县令大人下个月初的正式公告。”
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而县试在各县皆有考场,考四场还是五场由县官决定的,所以需要等到报名的正式当天才可以知晓。
短暂的在家里休整一日,第二日一大早,初一就被包成一个大球塞到了驴车上,家里的姑娘们一边在炕上学着绣花,一边听着许氏伸着手指头盘算着家里孩子考上以后的好处。
“别光说好处,三哥那时候遭的罪你咋不说?他第一次考童生的时候,正好遇上二月倒春寒,手指头都快冻掉了,大哥当初把他背回来的时候,足足病了半个月才下得了床;
就希望今年千万别让咱们初一也。。。”
“呸呸呸!大冬天的说什么醉话,赶紧呸呸呸,去摸木头去。”
林老头从外头拿了木头进来烧火,听到许氏说羡慕自己三哥成了童生后家里虽然不能完全免除赋税,可是把徭役从一年两次变成了一年一次,而且赚钱也比一般人容易,甚至去县衙花钱免除徭役啥的,也比其他人更容易;一个没忍住就进来反驳了几句,然后反被许氏嫌弃,气鼓鼓的去了外头搬柴火去了。
因为是第二天报名,爷仨在林大姑的杂货铺后院勉强住下了。
“什么?!初一要参加明年的县试?他才去县学不到四个月吧?
大哥,初一他。。。”
“夫子说他考得好,所以能去试试,趁着今年银钱还算凑手,爹的意思是让他去试试;
考得上最好,考不上也是他下次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夫子都说他能考上,总不好给他泼凉水。”
林大姑看着自己大哥和二哥的坚定眼神,心里有些犯嘀咕,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大不了私下多做点好吃的给他补补就是了。
第二日一大早,初一就和林丰收、林丰沛两个的陪同下,早早的就来到了县衙门口等候,过了好一会儿,钱家的马车才缓缓地停了下来。
“初一!”
“竹子哥!”
这也是林丰沛第一次看到钱竹君,时隔数月,哥俩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要是从武的话,绝对是个人物。
古有田是负责对外的夫子,所以这才也是他带着孩子们来县衙礼房报名,等到人都进去了以后,林丰收和林丰沛在门口冻得哆哆嗦嗦的,原本是想要跟钱百万道谢,结果发现来的人只有钱竹君这个小朋友。
哥俩:哇哦,有钱人真是放心啊。
转头看着手牵手出来的两个小朋友,心里默默的添加了一句话,真的是差距啊!
“爹,二叔,我和竹子哥去学堂了,你们不用送我了。”
“这么冷的天,就你们两个,行吗?”
“行,两位叔父放心,我的马车很暖和,不会让初一弟弟冷到的,走啦!”
“好,路上小心,去了学堂你们两个好好读书,喏。”
林丰收把自家准备的野菜包子和其他的吃食都放到马车里,然后依依不舍的看着马车走了。
“初一,你带了啥好吃的?”
“之前跟竹子哥你说过的那个野葱包子,加了腊肉,去了学堂让伙房的刘大叔给热热吃,可香可好吃了,坛子里的是盐菜,不能淡口吃,等明天早上喝粥的时候再吃。”
“腌菜?我不喜欢吃腌菜。”
?(???(???(???*)?
“是盐菜,不是腌菜;
哎呀,去了学堂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