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阳光暖煦,照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按照周媒婆的约定,林父林母和儿子林家昌一同前往镇上茶馆。茶馆里茶香袅袅,台上戏曲正唱得热闹,林家三人寻了一楼靠窗的位置坐下。林家昌身着一件藏青色布衫,身姿挺拔,眉眼间透着朴实与憨厚,正专注地听着台上的戏,时不时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与此同时,陈镇长带着陈婉来到茶馆二楼的雅间。陈婉今日梳着简单的发髻,插着一支碧玉簪子,身着淡粉色罗裙,清新淡雅。她随着陈镇长走到窗边,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望去,便看见了坐在一楼的林家众人。
陈镇长轻声说道:“婉娘,你看那年轻人便是林家昌,林家次子。为人踏实勤劳,口碑很好。你且仔细瞧瞧,若瞧得上眼,我便请他们上来一同吃茶,你们也好当面聊聊。”陈婉脸颊微微泛红,轻垂双眸,悄悄打量着楼下的林家昌。只见他专注听戏的模样,透着几分认真劲儿,举手投足间都很稳重。陈婉心中泛起一丝涟漪,犹豫片刻后,轻轻点了点头。陈镇长瞧见女儿的反应,心领神会,叫来伙计,让他去请林家父子上二楼一叙。
伙计得了吩咐,匆匆下楼,来到林家所在的桌旁,恭敬说道:“几位,楼上陈镇长有请,想请各位一同上去吃茶聊天。”林父林母闻言,与林家昌对视一眼,眼中皆是了然与期待。林父起身,笑着对伙计说:“有劳小哥带路。”
一行人随着伙计来到二楼雅间,陈镇长早已迎了上来,满脸笑意:“林兄,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快请坐。”林父拱手回礼:“陈镇长客气了,叨扰之处,还望海涵。”众人寒暄着依次落座,陈婉站在陈镇长身后,微微低着头,双手交叠在身前,略显羞涩。
林家昌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陈婉身上,见她面容姣好,气质温婉,心中不禁一动,脸也微微红了起来。林母眼尖,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暗喜,笑着开口打破沉默:“陈姑娘,今日一见,愈发觉得标致了。”陈婉抬起头,福了福身,轻声说道:“夫人谬赞,婉娘愧不敢当。”
陈镇长笑着看向林家昌,说道:“家昌贤侄,我家婉娘自小被我娇惯着,平日里就爱些女红、诗词。听闻你在镇上勤劳肯干,可有什么趣事能与我们讲讲?”林家昌挠了挠头,有些腼腆地说道:“陈镇长过奖了,我也就是做些本分事。前几日帮着村里修缮了旧祠堂,大家伙儿齐心协力,那场面可热闹了。”说着,便绘声绘色地讲起修缮祠堂时的点滴,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被逗得哈哈大笑,气氛也愈发融洽。
陈婉听着林家昌的讲述,眼中满是好奇与赞赏,偶尔也会大胆地与林家昌对视一眼,随即又红着脸低下头。林父林母与陈镇长则在一旁默契地看着两个年轻人,心中都在默默期许这门亲事能成。待林家昌讲完,陈婉轻声说道:“听起来很有意思,修缮祠堂是积善之举,家昌公子有心了。”林家昌忙摆手道:“陈姑娘谬赞,都是大家的功劳。”
不知不觉,日头渐斜,茶馆里的客人渐渐散去。陈镇长见时机差不多了,便笑着对林家人说:“今日相谈甚欢,不如就先到这儿。孩子们若是觉得投缘,往后也可多走动走动。”林父点头称是:“正该如此,陈镇长,那我们就先行告辞。”
林家人起身告辞,陈镇长和陈婉将他们送至门口。回去的路上,林家昌的心情格外舒畅,脑海里都是陈婉温婉的模样。林父林母看着儿子的样子,相视一笑,知道这门亲事有了好的开端,只盼着两个年轻人能早日修成正果 。
回到家后,林家屋内灯火昏黄,林父林母坐在桌前,目光紧紧盯着林家昌,眼中满是关切与期待。林母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昌儿,你跟娘说实话,今日见着陈家姑娘,觉得咋样?”
林家昌脸上闪过一抹红晕,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陈婉温婉的模样。他犹豫了一下,嗫嚅道:“陈姑娘就像一朵娇花,模样、气度,怎么看都好。我……我心里欢喜得很,就觉着自己像是撞了大运。”话锋一转,他又神色黯然,低声说:“可人家毕竟是千金小姐,哪怕是庶女,身份也摆在那儿。陈家能瞧上我,估计也是看在妹妹和妹夫的面子上。我就是个贫家小子,又没什么大本事,真要娶了陈姑娘,怕是委屈了她。”
林父听了,眉头一皱,语重心长地说:“昌儿,话可不能这么说。咱虽说家境普通,但为人正直、勤劳肯干,也没什么坏心眼。陈镇长既然主动提起这门亲事,就说明他看重你的人品。你可别妄自菲薄,要是真喜欢人家姑娘,就拿出点勇气来。”
与此同时,陈家亦是一番讨论景象。陈婉回到闺房,坐在梳妆台前,手里无意识地摆弄着发簪。陈镇长轻轻敲了敲门,走了进来,看着女儿欲言又止的模样,笑着问:“婉娘,今天见了林家那小子,你觉得如何?”
陈婉抬起头,眼神里透着一丝羞涩与认真:“爹爹,林家公子长相俊朗,身形高大,给人很有安全感。我们聊天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为人朴实又谦虚,比起那些只知花天酒地的富家子弟、登徒浪子,不知强了多少。”说着,她的神色又黯淡下来,“只是林家如今有京官做靠山,我不过是个没亲娘、还被人嫌弃是洗脚婢女生的庶女,就怕他们瞧不上我。”
陈镇长走到女儿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婉娘,别多想。为父既然敢去提这门亲,就有把握。林家父母都是实在人,林家昌这孩子也不错。你只管放宽心,要是你俩相互有意,这亲事就有希望。”
两家的年轻人各自怀揣着心思与担忧,而长辈们则在为促成这段姻缘暗暗努力,这段奇妙的缘分,在这看似平静却又满含期待的夜晚,悄然生长,只待时间给出最终的答案 。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林家小院。林家昌早早起身,心里依旧装着昨日与陈婉见面的事,干活都有些心不在焉。林母瞧在眼里,心疼儿子这般纠结,便说道:“昌儿,要不你去镇上给陈姑娘送点咱自家种的新鲜果蔬,表表心意,也顺便再和人家唠唠。”林家昌犹豫片刻,点头答应,精心挑选了一篮鲜嫩欲滴的青菜、红彤彤的番茄和饱满圆润的梨子,匆匆往镇上赶去。
另一边,陈婉在闺房里坐立不安,手里的针线活也缝得歪歪扭扭。贴身丫鬟看出她的心思,打趣道:“小姐,要不咱出去走走,说不定能碰上林家公子呢。”陈婉脸颊一红,啐道:“就你机灵,尽拿我打趣。”话虽如此,却也换了身素雅的衣裳,带着丫鬟出了门。
巧的是,两人在镇中集市的路口不期而遇。林家昌看到陈婉,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泛起欣喜,快步走上前,微微躬身,说道:“陈姑娘,真巧啊。我……我给你送点家里种的果蔬,都是新鲜的。”陈婉看着那篮果蔬,心中一暖,轻声说:“多谢家昌公子,让你费心了。”
两人站在街边,一时有些拘谨,不知从何说起。还是林家昌率先打破沉默,他挠挠头,笑着说:“陈姑娘,上次听你说喜欢诗词,我回去找了些书看,虽说好多都不太懂,可也觉得挺有意思。”陈婉眼睛一亮,来了兴致:“哦?公子看的是哪本?说来听听。”林家昌便磕磕绊绊地讲起自己读《诗经》的感悟,陈婉不时点头,偶尔还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两人越聊越投机,先前的拘谨渐渐消散。
这时,周媒婆路过,看到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哟,瞧这俩孩子,聊得这么开心。看来这缘分呐,挡都挡不住。”两人被这么一打趣,脸都红了。周媒婆接着说:“既然你们俩都有这意思,不如找个日子,让两家把亲事定下来吧。”
林家昌和陈婉对视一眼,又迅速低下头,陈婉小声说:“全凭爹爹做主。”林家昌也连忙道:“我听父母的。”周媒婆拍手笑道:“好嘞,我这就去跟两家大人说,保准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说罢,哼着小曲儿走了。
望着周媒婆离去的背影,林家昌和陈婉都有些羞涩,却又满心欢喜。他们知道,自己的未来正悄然发生着改变,一段美好的姻缘,即将拉开帷幕 。
周媒婆拐进一处隐蔽的街角,佯装整理着发髻,实则透过墙边的缝隙,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林家昌和陈婉。只见林家昌挠头憨笑的模样,透着十足的质朴,而陈婉脸颊泛红,眉眼间藏不住的欣喜,让她暗暗点头。
“这俩孩子,瞧着是真对眼了。”周媒婆低声嘀咕,脸上笑意更浓,“看来这桩媒,我是保成咯!”她瞧着两人越聊越投入,偶尔因对方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露出腼腆的笑容,心里便盘算起该怎么跟两家大人描述这番场景,好促成这门亲事。
过了好一会儿,见两人似乎聊得差不多了,周媒婆才整了整衣衫,从拐角处走出来,故作惊讶道:“哎哟,你们俩还在这儿呢!聊得这么起劲儿,我都不忍心打扰。”林家昌和陈婉被她这突然的出现吓了一跳,脸上的红晕更甚。周媒婆趁热打铁,拉着两人的手说:“你们放心,我这就去跟陈镇长和林老爷林夫人说,这么般配的一对,可不能错过了。”
周媒婆背过身,嘴角止不住地上扬,心中满是得意。为了安排这场偶遇,她可没少费心思。先是提和林家父母商量让林家昌去镇上送果蔬,又找准时机叫陈婉贴身丫头怂恿陈婉出门,才有了这恰到好处的碰面。
她一边暗自回味着两人刚才的反应,一边美滋滋地想着事成之后能拿到的丰厚谢礼。“就凭我这本事,保准能把这门亲事儿办得漂漂亮亮,到时候,林家、陈家还不得好好感谢我。”周媒婆越想越高兴,脚下的步子都轻快了许多,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朝着陈镇长家走去,准备把这大好消息分别告诉双方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