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逃离宫廷 > 第166章 瑞郡王自请封地六皇子参与朝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章 瑞郡王自请封地六皇子参与朝政

凤藻宫内,大皇子妃和皇后仍沉浸在震惊之中,全然没心思顾及其他。殿内一片死寂,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有大皇子妃时不时发出的抽噎声。

六皇子与林晓在宫道岔口分开。林晓神色平静,快步走向青鸾殿。踏入殿门,她恭敬地跪地复命,条理清晰地详述在皇觉寺及大皇子府的经历。女官们围坐一旁,有的惊愕,有的暗自佩服,目光都聚在她身上 。

六皇子则转身迈向勤政殿。勤政殿外,侍卫整齐伫立,殿内烛火通明。他深吸一口气,稳步踏入,只见皇帝正端坐在龙椅之上,神情威严又透着几分复杂。看到六皇子进来,皇帝的目光立刻迎了上去,两人对视,一场决定朝堂走向的对话,即将开启。

勤政殿内,静谧得只能听见六皇子压抑的呜咽。他小小的身躯跪在地上,颤抖不已,脑袋低垂,乌黑的头发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

皇帝望着眼前不满十岁的儿子,满心的复杂情绪翻涌。他的眼神里,有心疼,有愧疚,更有身为帝王对朝堂争斗无奈的沧桑。这一场皇室纷争,让一个本该天真无忧的孩子历经生死。

皇帝缓缓走下龙椅,脚步沉重。他在六皇子面前蹲下,伸出手臂,轻轻将孩子抱了起来,走向龙椅。他坐定,把六皇子紧紧搂在怀里。六皇子的泪水浸湿了皇帝的衣领,他哭得撕心裂肺,仿佛要把这段时间所受的委屈与恐惧都宣泄出来。皇帝眼眶泛红,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

此时,殿外的德才目睹这一幕,内心震撼不已。他悄然挥挥手,将殿内侍奉的人都遣了出去,自己则守在门口。德才在这皇宫之中侍奉多年,见惯了权力争斗中的血腥残酷,深知皇权富贵都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可眼前这对父子相拥而泣的场景,却打破了他心中“天家无父子”的固有认知。

看着殿内的父子,德才心中感慨万千,也暗自下定决心,日后定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六皇子这一脉。

翌日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巍峨的宫殿之上,给整个朝堂镀上了一层庄重的光辉。大臣们早早地候在殿内,交头接耳间带着几分谨慎与好奇。当皇帝与六皇子携手步入朝堂的那一刻,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只听见众人整齐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六皇子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声音。

皇帝神色威严,步伐沉稳地走上龙椅,六皇子则安静地站在一旁,虽然身形稚嫩,却透着一股历经磨难后的沉稳。

皇帝扫视一圈群臣,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皇觉寺大火一事,朕已知晓详情。大皇子罔顾兄弟情谊,心怀不轨,犯下大错。如今他已身死,朕念及血脉亲情,不再追究他身后之事,但参与此事之人,一个都不能放过。”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面露惊惶。那些曾与大皇子暗中勾结的官员,此刻更是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生怕下一秒就被皇帝点名问罪。

这时,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出列,拱手说道:“陛下,此事关乎皇室颜面,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皇帝目光如炬,看向这位大臣,冷冷道:“皇室颜面,岂容他人践踏?朕意已决,刑部尚书,即刻着手调查,将涉事之人全部缉拿归案,依法严惩!”

刑部尚书连忙跪地领命。

接着,皇帝又看向六皇子,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六皇子聪慧过人,历经此劫,心智愈发成熟。此次他能识破奸计,保全自身,实乃我皇室之幸。朕决定,即日起,让六皇子参与朝政学习,众爱卿日后多加教导。”

大臣们面面相觑,随后纷纷跪地称是。

这场朝堂风波,才刚刚开始,而六皇子的前路,也在这风云变幻中逐渐展开 。

晨光熹微,几道黑影迅速将大皇子府围得水泄不通,禁卫军高举“禁”字令牌,迅速封闭府邸大门。大皇子妃听闻动静,匆忙从内室奔出,却只见大门紧闭,门外守卫森严。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我乃大皇子妃,你们好大的胆子!”大皇子妃又惊又怒,对着门外的禁卫军大声呵斥。然而回应她的只有沉默,禁卫军不为所动,依旧严守大门。

府邸内瞬间乱作一团,家仆们面面相觑,神色惶恐。丫鬟们躲在角落里小声啜泣,小厮们则慌乱地四处张望,不知如何是好。大皇子妃心急如焚,来回踱步,试图想出办法。

此时,一位老管家颤颤巍巍地走来,声音带着颤抖:“王妃,咱们现在可怎么办啊?”大皇子妃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骂道:“慌什么!肯定是有人陷害殿下,等陛下查明真相,我们自然能出去。”话虽如此,她的声音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慌乱。

此后,大皇子府彻底沦为一座无形的牢笼。每日的吃喝拉撒都被限制在府邸内,昔日繁华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压抑与恐惧。大皇子妃坐在空荡荡的大厅里,眼神空洞,心中满是不甘与绝望,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从高高在上的皇子妃,沦为阶下囚,未来等待她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

御书房内,四皇子瑞郡王携着郡王妃,身姿恭敬地跪地请安。四皇子抬起头,神色诚恳:“父皇,儿臣自觉庸碌无为,无意朝堂纷争,恳请父皇赐下封地,儿臣只想做个安逸自在的富贵闲人,与郡王妃恩爱一生。” 一旁的郡王妃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温婉笑意,她隆起的小腹,更添几分温情。

皇帝目光柔和,在两人身上来回打量,想起这些年宫廷争斗带来的血雨腥风,又看看眼前只盼安稳度日的儿子儿媳,心中一阵感慨。他微微颔首,轻声道:“准奏。朕会为你们择一处富庶之地,往后,你们就安心过日子吧。”

四皇子与郡王妃相视一眼,眼中皆是如释重负,再次叩谢皇恩。待他们起身离去,皇帝望着他们的背影,久久未语,心中五味杂陈。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之中,有人争得头破血流,有人却早早看清,只求平凡,这般截然不同的选择,也预示着各自迥异的人生轨迹 。

皇宫的长廊上,太监尖细的声音远远传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四皇子瑞郡王生性纯良,无意朝堂纷扰,一心向安。朕心甚慰,今晋封其为瑞王,赐封地临安。待瑞王妃生产之后,择良辰吉日启程赴封,望尔等恪守本分,永享太平。钦此!”

消息传来,瑞王府内一片欢腾。瑞王与瑞王妃相视而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瑞王轻轻握住瑞王妃的手,温柔说道:“王妃,往后咱们就去临安,过咱们的小日子。”瑞王妃脸颊绯红,轻轻点头,抚摸着隆起的小腹:“是啊,为了咱们的孩子,也为了咱们的安宁。”

府中的下人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开始筹备着前往封地的事宜。而在宫中,其他皇子听闻此事,有的暗自羡慕,有的若有所思。这一道圣旨,不仅是身份与封地的赐予,更是开启了瑞王一家远离宫廷争斗、奔赴全新生活的大门,在临安那片土地上,等待他们的将是别样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