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炮火力覆盖,吸引鬼子注意,反坦克排借着这个功夫对鬼子战场进行摧毁。”
104联队的进攻十分的猛烈,坦克炮开路,迫击炮和步兵炮辅助。远、中、近火力搭配十分的恰当。
不得不说不愧是甲种师团,单单这个配合度就不是一般的部队能比拟的。
立马大部分都是被军国主义洗脑的年轻人,从甲午战争过后鬼子就对龙国虎视眈眈,那些人从小在学校就受到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单单这一点就是龙国军队无法比拟的。
林昊当然知道这些鬼子十分的难缠,看见鬼子冲上来也是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从来不会小瞧任何一个敌人,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是这群丧心病狂的鬼子。
尽管 525 团的士兵素养要比鬼子强上不少,但他们在人数上却处于明显的劣势。
对面的鬼子能够迅速增兵,而林昊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上面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来增援他,毕竟正面战场已经变成了一个绞肉机,人冲上去基本上活下来的机率不到 30%。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要守住阵地,只能依靠林昊自己和他的团队。
系统爆兵是随机的,而且机率非常低。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能爆出一些有用的兵力,但这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出现。
否则,他直接爆出一个装甲步兵师,就能够直接贯穿整个魔都的战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然而,现实就是104 联队这样的精锐鬼子这次投入了好几个师团,而果府这边,顶级精锐只有林昊的 525 团。
其次是能和鬼子甲种师团一换一的中央教导总队,最后才是几个德械师。
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林昊和他的525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顶级战力上就不是一个档次,只能是靠着人数来堆积。
但各部队从全国而来数千公里,等待到了都是人困马乏,更不要说是战斗了。
鬼子顶着林昊的炮火不断的推进,毕竟在他们看来只要装甲车推进到500米范围内,没有相应反坦克武器的林昊就是他们宰割的鱼肉,毕竟迫击炮可对装甲车构不成威胁。
“给我打!”
随着鬼子的推进,林昊立即命令战防炮对鬼子的装甲车和坦克开火。
37毫米乌芯穿甲弹直接便是打在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上面瞬间便是将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贯穿,炮弹直接便是在鬼子的装甲车内部发生爆炸,一瞬间便是让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报废。
打完一炮,装弹手立马便是打开炮膛装炮,他们在和鬼子抢时间,若是鬼子的坦克先发现了自己那么面对的就是坦克炮的一发入魂。
鬼子的89式中型坦克只有12.7吨,这样的重量其实只能算是轻型坦克,不过鬼子的资源贫弱,为了自欺欺人将其名为中型坦克。
但对方装备了一门57毫米的短管坦克炮,这对步兵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反坦克排必须先下手为强。
“去,命令装甲排给我绕后,用251的75毫米火炮给我将这些王八壳子撬开。”
见到鬼子出动这么多的坦克,几门反坦克炮是明显不够用的,为此林昊直接命令将装甲掷弹兵营的那五辆搭配75毫米加农炮的装甲车绕后,直接打鬼子的屁股。
这五辆装甲车这几天都是藏着当自行榴弹炮使用的,现在拿来对付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还是第一次。
猛烈的炮火在阵地上面响起,鬼子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冲锋很猛,并且鬼子的枪法也是很好。
打了这么几天,双方都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结局。
鬼子的92式不断的扫射着进行火力压制,掷弹筒不断的向着阵地轰击,机枪的子弹密集的打着,双方可谓是是谁也不让着谁。
阵地上全是尸体,有鬼子的也有自己人的,双方到达五十米范围内便是相互扔着手雷,这样的打法让无险可守的鬼子直接便是损失惨重,不得不选择后撤。
鬼子很是疯狂,甚至是拿着尸体和当掩体和林昊战斗。
源源不断的有着部队向着淞沪汇聚,很多前不久还在欢声笑语的人群现在也是被鬼子无情的屠杀。
阵地上,战士们根本不给鬼子靠近的机会。
鬼子的枪法很准,但林昊这面战士们的枪法也不差,双方不断的射击着,机枪和迫击炮火力压制,战防炮则是对准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猛射。
有着林昊的命令,五辆装甲车直接便是绕后,随后便是对鬼子的侧翼发起进攻,75毫米火炮向着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砸去,其威力比战方炮厉害太多了。
猛烈的爆炸不但将鬼子的装甲车报废,还顺带将周围的鬼子也给报销。
面对如此的火力覆盖,鬼子的板载冲锋那就是搞笑,鬼子引以为傲的刺刀技术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毕竟密集的火力网根本就无法让鬼子靠近二十米的范围。
如今整个魔都都是沦为了战场,双方都是杀红了眼,鬼子的军舰、飞机、重炮对着我方各处的阵地猛烈轰击,无数的战士倒下,无数的建筑被摧毁,原本热闹的魔都城如今成为了一片炼狱。
只有苏州河河畔的列强租界依旧是灯火通明,两极分化显得是那么的搞笑。
【叮,恭喜宿主及其手下击毙鬼子中尉一头、下尉三头、上尉以下二百一十三头。
奖励宿主国产m24手榴弹五百箱(每箱20颗)、(美)mK2手雷二百箱(每箱二十颗)
Flak 18型88毫米高射炮两门,炮弹五十基数,人员二十名。
奖励宿主鸡蛋两千枚、馒头四千个。】
flak18型88毫米高射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