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林县夹杂在这些受了灾的县城中,不上不下。

徐文俊本以为就石林县受了灾,没想到附近的县城都是这样,看来这次山南府损失不小,连忙叫来县录事。

县录事是个须发皆白的干瘪老头子,徐文俊吩咐他马上写封文书到府城衙门,请求拨款赈灾和修建堤坝。

没办法,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么多县都受了灾,到时候赈灾款下来还不知道何年何月,还是先下手为强。

虽然不一定有效果,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干等着的好。

徐文俊接过县录事写的请求拨款的文书,不由得眉头都皱了起来,以他状元的身份看的都吃力,引经据典,文绉绉的,本想说几句让重写,但一想不是几句话,一时能改的。

于是他只得亲自上阵,多用大白话,基本就是在哭穷,满纸血泪,要多惨有多惨,写完速度递了上去,就看上面怎么安排了。

朝廷的赈灾款不知道什么时候下来,县里的灾是现在迫切要救的,虽然目前看似稳定,县里有县衙的人压着,乡里有四大乡绅勉强照顾下,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徐文俊毕竟是首次当官,没什么经验,他从小也没遇到过灾害发生,有些一筹莫展,正好看见了曾庆丰,他立马叫他过来。

“庆丰,往年若是遇上救灾,这等比较严重的灾害,赈灾款又没下来的时候,该如何赈灾?”

曾庆丰有些扭捏。

“那些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的官员就是压着,百姓的死活他们可不管,别闹出乱子就行。”

“若是负责的官员才会想办法救百姓,这样的情况大多都是自救,衙门没钱就只能求助于地方上的富户。”

说到这里他心里觉得有愧,他的家族就是石林县最大的乡绅,这相当于挖自家的墙角。

徐文俊犹如醍醐灌顶,懂了!

他立马亲手手书了请柬,邀请石林县内所有富户明日到县衙一聚,理由虽然没说,但在这个时候邀请他们,什么意思大家自然都懂。

不过县令相邀,谅他们也不敢不来。

徐文俊将所有请柬交给曾庆丰,叮嘱他一家一家的亲自送到。

曾庆丰接过请柬,心中苦恼不已,已经做这出头鸟,这一下子可把整个石林县的富户都得罪光了,可跟着徐县令这么久,知道他的本事,容不得自己不做。

咬着牙心想,自己这就跟着徐县令一条路走到黑了!

徐文俊当初看准了人拉拢,找个本地的人做帮手,又拉拢四大乡绅合作,为的不就是现在这样的时候,能够把控整个石林县么。

曾庆丰将所有请柬送完,回到家中之时,手里也只剩下了自家的请柬。

曾家的族长曾伟方,也就是曾庆丰的大伯,看着他一脸郁闷的样子,不由得骂道。

“亏你还在县衙当值了这么久,一点眼光都没有,徐县令的本事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既然打算了好好辅佐他,怎的事到临头你又这般模样?”

“当初就想着跟着徐县令做事,说不定有机会能够转正为官,如今能在徐县令面前露脸的机会在眼前,你又畏手畏脚!”

曾庆丰一下就被伯父骂醒了,当初家族里也是这般打算,他若是攀上徐县令,以后能够从吏升到官,正式转正为公务员,付出多点也是值得的。

至于得罪些乡邻,那又如何,别人有得到徐县令看重的机会可不会这般畏手畏脚,心念通达,为自己先前的糊涂惭愧,忙跟伯父道歉。

第二日。

县衙院子里,摆了几桌,放了些碎嘴和水果。

陆陆续续的不断有乡绅富户前来,亲近的坐到一起嘀嘀咕咕。

“徐县令这次邀请想必就是为了救灾之事,你有何想法?”

有人接话。

“还能有何想法,躲是躲不掉的,就看出血多少了。”

“本来今年收成就不好,我自家也受了灾,爱莫能助。”

说话之人一脸不在乎。

很快,接到徐文俊请柬的人已经到齐,曾庆丰到了内宅请出徐文俊。

徐文俊走了出来,对大家拱了拱手,说道。

“石林县刚经历洪灾,县衙准备仓促,还请诸位莫要见怪。”

众人都站起来回礼,连说不敢。

“今日请诸位乡老前来,是为救灾之事。”

徐文俊脸色平静的道。

“石林县全县十一乡,倒塌的民宅不胜其数,百姓受灾严重,生计艰难。不知这赈济灾民、重建家园一事,诸位乡老有何见教?”

这等事情在场的都经历过,往年有些灾祸,在任的县令多多少少都要在他们身上盘剥些银两,至于有多少用到白银身上,他们也清楚。

就算在任的县令是为百姓着想之人,但这等事情,钱他们出,名声却是当官的,他们又得不到什么好处。

以前遇上这等事,大家也都是同仇敌忾,能少出就少出,不是逼得没办法,都不会出这个头。

于是,徐文俊这话说完,场内的气氛尴尬了,全都不说话,冷场了。

四大乡绅早就通过气,没办法,如今和徐县令合作造纸厂,虽然因为洪灾,暂时停了下来,如此规模的造纸厂,后续都是极为看好,这次是定要帮徐县令撑场面的。

看着冷场了,就在徐文俊打算点名之时,曾伟方带头站了起来。

“石林县是我等家乡,若是石林不稳,我们也遭殃。百姓活不下去,会做什么?我愿意跟在大人之后,共同救灾。”

“更何况受灾的也多是我等的佃户,救他们也是在帮自己啊!”

徐文俊脸上露出了笑容。

“曾老深明大义!”

“各位觉得呢?”

其他三大乡绅也都纷纷附和。

“往年洪水,我们各家都有捐粮设粥棚的,今年也当如此,各家在乡间都是有田有地的,也该派出家丁、仆从,与乡老一起,带领百姓重建家园。”

“大人爱民如子,吾等能随大人身后,为石林县一地略尽绵力,荣幸之极!”

“正是,大人信赖吾等,才下令召见,吾等自不会辜负大人的期许。”

四大乡绅接连表态,打了这些富户一个措手不及,虽然他们也有听闻造纸厂的事情,但没想到四大乡绅会如此积极,毕竟是要真金白银拿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