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人民 > 第140章 同归于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轮进攻,有了熊文灿的带头。

各个卫所军官,也不得不脱下山纹甲,脱下明甲。

穿上普通官兵布甲或棉甲,站在最前排。

见熊文灿已冲出军阵,军官们也往壕沟方向冲去。

只是!

还没跑个几十步,大多官兵将领,速度都放慢了起来。

唯有熊文灿,五十多岁的年龄,还一马当先,跑在冲锋军阵最前方。

眼见就快进入匪兵火铳射程,熊文灿还没有放缓冲锋的速度。

熊文灿的家丁亲卫。

便纷纷加快速度,挡在熊文灿前面。

“砰砰砰!”

百步之外,前方匪兵壕沟中,就有依稀的白烟升起。

熊文灿清楚,那是匪兵的狙击手。

匪兵击狙手寻不到官兵将领,便朝最前排的官兵射击。

看到自己身前,一个又一个的熟悉身影倒下。

这些家丁亲卫,大都是熊文灿从贵州带出来的族人。

如今为了剿匪,熊文灿只能带着族人赴死。

熊文灿跨过自己亲卫的尸体。

眼神没有留恋,依旧向前冲锋。

终于!

气喘吁吁的熊文灿,冲到匪兵壕沟前百步左右的位置。

身前挡枪子的几十名家丁亲卫,早已倒下。

“砰砰砰!”

一阵枪声传来。

熊文灿感觉腹部,传来撕咬一般的疼痛。

熊文灿没有搭理那疼痛,继续向前极力迈步。

可惜!

跑了七八步。

熊文灿感觉无力再迈出步伐。

犹如醉酒老汉一般,摔倒在地。

熊文灿听着自己沉重的喘气声。

眼珠向后方寻去。

只看到越来越多的官兵,正朝前方疯狂涌去。

跟随自己多年的家丁亲卫,尸体已被官兵冲锋大军遮住。

熊文灿冒着血泡的嘴,费力张口道:“能与诸位共赴黄泉,是熊某之福。”

有了熊文灿的带头。

各卫所指挥使、千户等将领,也混在冲锋大阵中。

虽然倒下了几百官兵,剩下的官兵,依旧拼命向前冲去。

直到距离壕沟四五十步左右。

清晨遗落在战场的攻城车、盾牌车等器械。

再次被官兵推动向前。

通过望远镜,卢同光发现了不对劲。

官兵已倒下近千人。

按理来说,即使官兵不溃逃,也应该放缓冲锋速度。

怎么官兵现在推着攻城器械,速度一点也没有降低。

恐怕七八息的时间,那些攻城器械,就会撞到铁蒺藜前。

碎发枪换弹要十几息时间,必须快速阻止官兵靠近铁蒺藜。

“快!向各哨打旗语,射击完的军士,不要再换弹,准备丢轰天雷。”

“碰!”

虽然一辆推着攻城车的官兵们,已被狙击手爆头

但攻城车辆的惯性,依旧一口气撞开了三道铁蒺藜。

随后越来越多的攻城车、盾牌车,朝铁蒺藜撞来。

哪怕有些官兵知道,身旁落下的铁球,是华夏人民军的“万人敌”。

已无退路的官兵,依旧选择推车撞向铁蒺藜。

“轰!”

随着爆炸声的响起。

攻城车辆与铁蒺藜,还有数千官兵,被浓烟淹没。

战场之上,仅仅安静了十几息。

浓烟还未散去,华夏人民军军士还在耳鸣之时。

卢同光便看到有大量官兵,继续朝壕沟冲锋。

只是这群冲过来的官兵,很多甲胄比刚才冲锋的官兵,要精良的多。

而且这群官兵,不少刀枪之上,还有鲜血在滴落。

没错!

这群官兵,就是方才在两百步开外,督战的京营。

按照熊文灿的命令。

待开路的卫所兵,推着攻城器械靠近铁蒺藜时。

后方督战的京营,直接压进。

砍杀胆敢后逃的溃兵,直接往壕沟冲冲去,绝不给匪兵更换弹药的机会。

十几步的距离。

卢同光来不及发布军令。

掏出手铳,便朝一个官兵射去。

霎那间!

大量的官兵,跳下壕沟,与华夏人民军近身搏杀。

黄得功手持一杆长枪,枪头直指卢同光心脏,纵身跳下战壕。

卢同光手中只有一支短铳,压根无法格挡长枪。

卢同光右脚一用力,欲往左侧躲避长枪。

可惜!

在武力精湛的黄得功面前,卢同光的动作太慢。

长枪枪头,洞穿卢同光胸部,直穿肺叶。

巨痛之下的卢同光,只感觉呼吸都困难。

黄得功拔出长枪,再向另一个华夏人民军刺去。

看着官兵正在屠杀战友,卢同光不甘喘息着。

直至听到!

“华夏人民万岁!”

卢同光才不舍的闭上眼睛。

伴随一个华夏人民军军士的高喊,随后便是几箱轰天雷被点燃。

“轰!”

中馆驿北面壕沟中,十来步的位置,被浓烟淹没。

这其中也包括京营副总兵黄得功。

随后!

“华夏人民万岁”的嘶喊,不断在壕沟中响起。

而中馆驿东西两面。

杨国柱与王朴,还在让自家边军精锐,带着幸存的卫所官兵,往壕沟一步步靠近时。

“轰轰轰!”

不断有巨大爆炸声响,从中馆驿北面传来。

而且这些爆炸巨响,都和刚才在铁蒺藜前,爆炸声响一样大。

更恐怖的是这些爆炸声响,持续了十几息时间。

看着中馆驿北面升起的滚滚浓烟,杨国柱与王朴,都差遣斥候查看情况。

整个中馆驿北面壕沟阵线,已被炸得面目全非。

到处都是双方军士的残肢断臂。

除了百余名官兵,已侥幸逃离外。

中馆驿北面阵线上,双方无一活口。

中馆驿北面可是有七千官兵,这才一刻钟。

双方官兵都同归于尽。

听到如此恐怖伤亡,王朴没有过多犹豫,丢下前面还在进攻的卫所兵。

带着幸存的千余大同边军,朝北逃走。

而还在犹豫。

是否将身边仅剩的两百家丁兵,派到中馆驿北面乘虚而入的杨国柱。

就听到斥候来报,王朴已带着千余大同边军逃走了。

眼下熊文灿、黄得功已战死,三万大军死伤殆尽。

即使拼尽全力拿下中馆驿,恐怕也无法有下一步作为。

还不如尽量多带些边军回去,免得被朝廷怪罪,卸磨杀驴。

杨国柱无奈下令道:“鸣金收兵!”

只是!

杨国柱的边军撤退时,又成了华夏人民军的活靶子。

两千多人的大军,最后只撤回来千余人。

杨国柱没时间整理队形,带着一千多宣府边军,往北逃窜。

第一旅辎重营三个哨,已阵亡一个哨,这还包括辎重营营长卢同光。

眼下还有三千铁骑在举水河南岸。

剩下的华夏人民军来不及伤悲。

两个哨长一商议。

便决定分出一哨的兵力,直扑下游三里之外的举水河。

是的!

一丈宽的中馆驿石桥。

再精锐的骑兵也发挥不了作用。

既然敢突袭中馆驿,杀我营长,杀我战友。

那就要让剩下的官兵,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