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夫妻两个一起守在电话旁边,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当初幸亏您给的那2万块钱,就像你说的那样,我们找到女儿后,并没有强迫她跟那男人分开。”

“而是告诉他们两个人可以在一起,但是要把大学读完再结婚。”

“并且还告诉我们的姑爷,我们可以出钱一起开一家店,等以后他也可以把他的父母接出来。”

“当时我的女儿无比吃惊,因为之前我们是极力反对这件事的。”

“她没想到我们的会有这么大的转变,所以就高高兴兴的回学校读书去了,而我们则和姑爷一起开了一家小吃店。”

“我们女儿还是有眼光的,姑爷很疼她也很能干,把我们当成父母一样孝顺。”

“因为他人实在,再加上做菜的手艺好,生意就越来越红火,女儿的同学们也经常去吃饭给捧场。”

“等女儿毕业的时候,那小店一个月就能挣两三千了。”

“这比她出去上班强,所以女儿虽然念了大学,但是还是跟着一起开饭店了,现在我们在这里已经有3家分店。”

“我们现在日子过得很好,这全都多亏了您。”

陈大明问道,“他们是毕业就结婚了吗?为什么生了那么多孩子呢?”

夫妻两个笑着说道,“谁知道呢,这两口子一结婚就一年一个不停的生。”

“我们劝他们,孩子有俩就可以了,但是他们偏得说孩子多了热闹,虽然累点但是老来有福。”

“现如今我们这5个外孙外孙女全都结婚了,受他父母的影响,这些孩子们也使劲的生。”

“现在逢年过节,我们家200平的房子都住不下了,全得打地铺。”

“去年过年一共来了30多口子人,家里那个热闹。”

陈大明问道,“为什么他们中间就离过一次婚呢?是感情不和吗?”

老人回答道,“连这你也算出来了?那是因为那时候计划生育抓的严,怀第3个孩子的时候,计生办的人就要上门把我女儿抓走做强行引产,那时候已经8个月了。”

“我那个姑爷有血性,他不认可那一套,觉得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养活,别人没权干涉。把孩子做引产,那就是杀人。”

“于是他就跟我女儿离了婚,自己净身出户。”

“当时他放下狠话,谁敢动孩子,他就要那些人全家的命。后来我们是怕真出事儿,就把女儿送走藏了起来。”

“你不会相信的,在那时候就是把孩子生下来,他们都可以把孩子抢走送人。土匪也没这么狠的。”

“距离现在也不过就是十几年的事儿,想一想都可怕。再看现在想方设法鼓励人生孩子却没人肯生了,这就是报应啊。”

“好在都过去了,我们一大家子人过得都很满意,很开心。”

“大师,您现在在哪儿啊,我们去看望您去。要不您来我们这儿玩儿吧,吃住多久都行,把家人孩子都带上。”

“要不然总觉得是个事儿,受了您那么大恩惠,一点回报都没给过您,我们就是到死也不心安啊。”

陈大明急忙岔开话题问道,“那他们夫妻两个还好吗?”

“现在生意做大了,有钱了也不如以前那么和睦了,时常的吵架,中间也闹过离婚。”

“不过好在都过来了,谁家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老人絮絮叨叨的说着,能够看得出他们过得很开心。

挂断了电话,老陈陷入了沉思。

看样子老人一家人过得都挺好的,现在社会很少再有像他们这种思想的,认为多子就会多福,使劲的生孩子。

如今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即便结婚了也不愿意再生孩子了。

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让很多人对于生育产生了一种厌恶情绪。

没有人认为多生孩子是一件好事儿。

那些多生孩子的人,被人们认为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计划生育这些年来,官方统计的数字是一共流产人数达到4.5亿。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计划生育的话,现在全国的人口将超过18亿甚至更多,想一想也挺吓人的。

不过老陈始终认为,这种政策应该以说服教育为手段,不应该去强制。

8个月的胎儿强行引产,这种事情即便是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罕见的。

好在都过去了,时代和文明在同时进步着。不过那一切所造成的创伤,即便隐藏在暗处,即便已经不为人们看到,却也依旧存在着。

现在人们都不愿意生育,其实也是那个时候的过激行为造成的反噬。

上一代做的孽,有的时候需要下一代人来承担后果。

那些为了要个儿子而把女婴都流产掉的家庭,如今要承受着高彩礼的代价。

拼了命的想要让香火延续而生下来儿子。

然而到了儿子这一辈却娶不上媳妇儿,香火一样会断了,这可能是当初谁也没有想到过的结果。

放下电话,陈大明的心情瞬间好了起来,最起码他第2次做出的改变是有效的。

这时候于海英又把男孩的资料发了过来。

这时候这个男孩的档案不再像上一次看到的那么简单了,仅仅履历就密密麻麻的占了大半篇儿。

男孩现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名下的资产已经有几十亿了。

并且还开有连锁餐饮,他在商界的声望很高,因为经常做慈善事业,捐助了数百名儿童上学。

光各种荣誉称号就多达五六个。

老陈又打通了男孩的母亲的电话,知道了后来发生的事情。

当年这位母亲拿着陈大明给的钱去找儿子,她跟儿子的养父母家说明了情况。

并且也说明自己只是想看着孩子长大,并没有打算把孩子带走。

养父母家里人也比较通情达理,看得出这位母亲心地善良,就留下她在家里当保姆。

她只需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就可以了,不用做其他的事情。

两年以后,他们又帮着女人介绍了一个男人让她再婚。两人的感情很好,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