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每天一个鬼故事练练胆子 > 第5章 民间诡异故事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 阴雨**

整理爷爷遗物时,在樟木箱底发现这本日记。封面用红绳捆着,绳结处缠着符纸,符上朱砂字迹已模糊。翻开第一页,爷爷的潦草笔迹便让我脊背发凉:

“此日记所载皆为阴间秘闻,阅后速焚,勿留夜。阴司耳目多,泄露者魂不归。”

我心跳加速,却鬼使神差地继续翻看。纸页泛黄如枯叶,墨迹浸透处隐约有霉斑,仿佛每个字都吸饱了阴湿之气。

---

### **第一章:槐树村的嫁衣新娘(1967年)**

爷爷的日记从1967年3月10日那页开始,记载了槐树村最诡异的传说。他笔锋颤抖,描述王寡妇失踪那夜的细节:

“戌时三刻,村东头传来啼哭,似新娘哀嚎。王寡妇家灯火骤灭,其女阿香疯跑至槐树下,怀中抱一件嫁衣——血染襟袖,衣角绣‘癸卯年三月嫁’,针脚歪斜如鬼手织成。焚烧嫁衣时,火苗忽变青蓝,现女子虚影跪地叩首,全村鸡犬霎时噤声,三日不鸣。此后每逢癸卯年,槐树下必有红衣徘徊,似寻新郎。”

我对照日历,今年正是癸卯年。窗外雨声渐密,恍惚听见远处有女子呜咽,断续如夜风穿喉。

---

**次日,我瞒着父母前往槐树村。**村口老槐树已枯死,枝干如骸骨指向阴云。树下泥土凹陷处,竟真有半截嫁衣残片——暗红褪色,绣线朽成灰丝。用手机拍摄时,镜头突然自动对焦至残片,屏幕闪出诡异绿光,衣角“癸卯年”字迹竟渗出虚拟血滴!

爷爷在页角批注:“阿香后嫁至邻村,新婚夜房梁吊下一件嫁衣,与槐树下所见一模一样。新郎次日疯癫,口中反复‘三月嫁,三月嫁’。”

---

### **第二章:冥河渡船(1979年)**

**(1979年秋日记原文)**“村口老张夜归,遇乌篷船漂河面,船头老翁白发垂地,招手唤‘渡亡魂’。老张上船,见乘客皆穿寿衣,无人语。船至河心,老翁递半枚铜钱,嘱‘莫问归途,速投此钱’。老张惊醒,铜钱在怀,背面‘阎罗通宝’四字阴刻,触钱者必病。”

我找到祠堂,铜钱果然藏于供桌下。钱币湿冷如浸河泥,背面竟浮现一行小字:“壬戌年十月,投钱者可往返阴阳半刻。”正欲触碰,祠堂烛火骤灭,门外传来锁链拖地声——似船内乘客的脚步。

---

### **第三章:鬼市耳语(1984年)**

**(日记原文)**“每月初一,村西荒坟岗现鬼市。商贩售纸人、冥器,有女贩‘活人胎发’。买主问价,女贩耳语:‘七月半子时,桥下投三枚铜钱,可唤回逝者三刻。’逃出时,身后锁链声如蚁群噬骨。”

**(亲历鬼市)**为验证传闻,我在七月半携带糯米潜入荒坟岗。午夜时分,雾气骤聚,眼前竟现青石街市!摊位悬纸灯笼,贩子皆无脸,唯闻沙哑耳语:“胎发三根,换阴间信一封。”糯米突然自燃,我踉跄逃出,发现口袋多出三枚锈钉——钉尖沾着黑发。

---

### **第四章:镜中童谣(1992年)**

**(日记摘录)**“李家儿媳购古董镜,镜中现孩童嬉闹。某夜镜面裂,哭声渗墙,伴童谣‘红鞋绿袜,桥头等我’。儿媳失踪,鞋袜色与童谣相符。镜框存孩童齿痕,警方寻半月无果。”

**(镜中异象)**我托人购得残镜,镜框裂痕如蛛网。深夜对镜梳头时,镜面突然扭曲——镜中孩童七人,皆穿红衣,脚蹬绿袜!他们嬉笑逼近,童谣声自镜内钻出,我耳膜剧痛。次日镜中现一行血字:“三月嫁,桥头会。”

---

### **第五章:坟灯笼(2000年)**

**(日记末页)**“乱葬岗现红灯笼,笼面‘引魂归’。追灯者迷失,口袋塞湿土。老者言此乃鬼差收魂灯,闭目诵《心经》可破。符咒画于页旁,墨迹泪痕重叠。”

**(夜探灯笼)**我依爷爷符咒临摹,夜赴乱葬岗。灯笼果然悬浮,红光渗过掌心。追灯笼至坟堆深处,忽见无数土包蠕动——湿土下埋着活人!灯笼骤灭,我跌入坟坑,口袋被塞满黏土,土中混着半腐的手指!

---

**后续日记**

- **3月15日**:镜中孩童增至八人,童谣加入新句“槐树下,嫁衣候”。

- **3月20日**:祠堂铜钱自行移位,背面新增日期“癸卯年三月廿三”。

- **3月23日**:槐树村方向传来嫁衣新娘哭声,全村断电。我狂奔至槐树,见红衣女子背对而立,嫁衣襟角绣着“壬戌年十月”——恰是冥河渡船铜钱的年份!转身欲逃,女子头颅180度扭转,口中含着我失踪的镜中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