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宿主她有了空间后,只想单干 > 第102章 恶婆婆她不洗白了(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章 恶婆婆她不洗白了(6)

几人瞬间就激动的扒开布料,一堆金光闪闪的金元宝映入几人眼帘,瞬间就: 目!瞪!口!呆!

半晌后,杨天宝双手颤抖的拿起一个,放进了嘴里,用力的咬了咬,几颗凹进去的牙印出现在了上面!

“这……这是真的,这是真的,这是传说中的金子,我以前去县里做工,见到过的!”

几人接二连三的拿起来,反复确认,又咬又亲的!

杨晓晓没眼看!

一个个好像高兴傻了一般!

“娘,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娘,哦不,你本来就是我的亲娘,以后儿子肯定好好孝顺你!”

“大哥,以前娘就不喜欢你,我看娘以后还是跟着我吧,这些金子,自然也要多分一份给我才行。”

“娘,以前你为了两个哥哥就把我便宜嫁出去,现在是不是也要补偿补偿我啊?”

“我不管,这些金子,我也要一份!”

“啊呸~,你一个出嫁女还想来娘家里争家产,美的你!”

“就是啊,小姑子,不是二嫂说你,这谁家也没这规矩啊,家里的东西,你就别想了啊。”

“你说句话啊娘?你总不能是叫我回来看他们分财产的吧?”

说着说着,几人就开始拼命的往衣服里面塞金子了。

“那不能,来,乖些,先把金子放回去!”

说着杨晓晓就一人给了一个大逼斗!

几人不甘心的,把怀里的金子掏出来,又摆到了桌上!

“娘,二弟跟我一起平分,我就不说什么了,小妹已经嫁出去了,你可别糊涂啊!”

看着娘那风轻云淡的神情,杨天宝还是忍不住的开了口!

几人眼巴巴的望着杨晓晓,都想要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而杨晓晓此刻,神识在几人身上扫过,径直把几人身上藏着的金子全部都掏了出来,扔到了桌上,确认没有落下一锭后,把金子用绸布一包,往肩上一甩,就扛着大麻袋,飞一般跑了,空气中只剩下了……

“娘只是怕你们担心娘在外面过得不好,给你们看看而已,娘先走了,后会无期……”

还有院子大门“啪嗒~”的一声开门声!

几人一脸呆滞:………………

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片刻后响起一声尖叫声:“遭了,娘要跑路,快去拦住她,不然咱们的金子都要飞了!”

而杨晓晓此刻,一出院子不远处,就把身上的金子收进了空间,换成了一个破布袋行李,背在了肩上!

“李姐,洗衣服啊?”

“郑老头,挑粪啊?”

“狗蛋,还不快回家去,你娘找你呢!”

…………

众人:…………

“杨氏,你这是干嘛去啊,还背个行李?”

“哎呀!这不,我把房子卖了,去行走江湖去了!”

说着一溜烟不见了人影!

众人:………………,杨氏真的疯了???

没等有什么反应,远处孙天宝一行人,又急速跑来!

“娘呐?你们有没有看见我娘?有没有看见她背一大袋东西往哪去了?是不是出村了?”

不等众人回答,一行人又急急忙忙向村口跑去!

此刻的杨晓晓,在村口一棵茂密的大树杈上,悠闲的望着一行人跑远!

三刻钟后!

“村长,求求您了,快安排一些人去帮我们找找娘吧,你说她一个老大娘,一个人跑出去,多危险啊,求您了!”

“天宝啊,不是我不安排人帮你找你娘,是压根不知道去哪找啊,你娘执意要去行走江湖,我让人去找了,也不见得会回来啊!”

“而且大家也都忙的很,你们一家人都没找到,大家哪有哪闲工夫陪你们瞎闹腾啊!”

“哎呀!村长叔,我就实话跟您说了吧,我娘她提着一大布袋的金元宝跑了,这么大一袋”说着杨天宝还用手比划了一下!

村长:…………这孩子病得不轻……

真的,村长,我们一家人都可以作证,我们骗你也没有好处啊不是!

村长拧了拧眉,还未开口,一旁看热闹的李氏道:村长,您别听他们瞎讲,那杨氏出村口的时候,还同我们打招呼来了的,就背了一小点破布袋行李,轻飘飘的!

众人:“嗯嗯……”(⊙_⊙)(⊙_⊙)

———

杨晓晓此刻却是慢悠悠的躺在了‘’铁皮蛮牛‘’的背上,悠哉悠哉的走着!

呵!羡慕不死你们,老娘就算是要走,也得光辉儿的走,不然几年后,还以为老娘可怜巴巴的死在外面了呢!(ツ)

自此!孙家三兄妹仿若被注入了强大动力,奋力挣钱,勤恳生活,稍有积蓄,便踏上寻觅老娘之路,钱财耗尽,便又开始谋事,待再次获利,便又继续启程,偶尔心力交瘁,忆起那一袋金子,憧憬着荣华富贵的生活,终究还是心有不甘地重新踏上了漫长征途。

而杨晓晓却在游遍了这个天信皇朝每一个州府后,在五十岁那年,在南方买了一块周围带有八百亩上等田,且风景不错,还带有温泉的农庄。

好好规整一番后,全部种上了空间里面储存的普通水稻种子!

这个贫乏的朝代,老白姓连吃饱饭都难,更不要说发展了,现在这个时间天信皇朝还只有粟米这一种主食,且产量低下,北方气候寒冷干燥,最是适合早熟作物粟的生长条件,尚且还好!

而南方的气候却大不相同,因此,大多老百姓都还处于吃不饱饭的状况下。

南方水源富足,雨热同朝,最是适合种植水稻,且产量是粟的三倍之多,所以杨晓晓决定把这一作物种出来后,尝试上报给朝廷,推广开来,如果有一天能让老百姓都吃饱饭,也算是功德一件!

这年四月,杨晓晓吩咐庄头,按照自己的要求在八十亩良田里放好水,挖好田床后,均匀的洒上了挑选出来的水稻种子。

一个半月后,见稻苗长得有小臂高了,时机已到,杨晓晓紧锣密鼓的安排人,把所有稻苗,按照自己要求移栽到了其余七百多亩良田里!

抬眼望去,排列整齐,每一株都间隔20厘米左右,满意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