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门。

一般是指民间新婚女子在出阁的第三天,和新姑爷一起回娘家。

但杨文君非是出嫁,而是入府为妾室。

原本她短时间内其实是不想回杨家的,毕竟不光彩。

但昨日韩继和她说了两大宗门的事,以及她的一些其它心思,想了良久后她还是准备顺势回去一趟。

她出府的时候带来的人并不多,只带了两个贴身婢女,两个浣衣铺床的洒扫丫鬟以及一个厨娘,另外就是一个驾车的车夫。

原本杨府倒是为她准备了不少,账房、护卫以及大批的女侍。

但她当时还是拒绝了。

她是入门为妾,非是去当掌家的少奶奶。

招摇过市...不好!

倒是那海量的钱财、地契庄园和修行资源等,她想了想倒是没拒绝。

如今回府,仅带了两个贴身侍女,以及一什韩继特意嘱咐的陷阵营当值侍卫跟随,坐上马车从侧门而出,缓缓驶入大街。

外表看似寻常的车冕,汇入已经有了三分喧嚣的汝阳大街中,丝毫不起眼。

得益于全甲陷阵营兵卒开路,行人纷纷避让,仅仅一刻钟,便来到东城杨府上大宅前。

门子看见那熟悉的马车,以及隐晦处的杨家标志,顿时一惊。

连忙上前几步候着,待杨文君女侍率先下车,他便知晓这是自家那大娘子回来了。

“快...去通知家主...通知夫人,大娘子回来了......”

先是对一旁的护卫吩咐一声,连忙上前候着。

“大娘子......”

在侍女的搀扶下,杨文君走下马车。

杨文君面对问候微微点头,面带笑意问道:“阿爷可在家中......”

“回大娘子.....家主今早便带人出门了,应当是去往了西城......”

门子的地位虽比不上管家,但也属于府中小管事,对这个大娘子为杨家做出的牺牲自是知晓,态度上无比的恭敬。

“文君......”

得到侍卫禀报的杨母王氏脚步急促,丝毫不复往日的雍容之态。

“娘亲......”

杨文君快步上前两步,伸手拉住王氏的手。

“姐姐...你回来啦......”

杨文君还未说什么,随即自宽广的大门内又传来一道呼喊。

待来人走到近前,如乳燕般投入杨文君怀中。

“姐姐...可还安好,玉环...想你了!”

杨文君轻轻摸了摸杨玉环的洁白的额头,笑着道:“自是安好,在府中也还算自在......和家中没什么两样。”

面对杨玉环的关心,杨文君语气温和的安慰道。

这话却是令一旁的杨母王氏心中一酸。

堂堂杨氏嫡女,屈身为妾。

这份委屈就算她自己不说,可她这个生母又岂会不知?

可族中一旦定下,她这个族中少奶奶也无力去改变什么。

自家女儿能在今天回来,确实出乎她的意料。

想来那个韩司马和那早入府的崔氏女...确实没有苛责自家女儿,但像女儿所说的一切安好却是有些不信。

或者说不以为然。

因为她看自家女儿,依旧步履轻盈,眉间凝而不散,分明还是女儿身!

身为杨家少奶奶,王氏一身修为虽然不算拔尖,但也有五品天罡元神境。

女子是否为完璧之身,她其实根本不用眼睛去看,单凭展露在外的气息,便轻易可知还是完璧之身。

王氏身为掌家少奶奶,看的问题自然更深远一些。

屈身为妾,未得恩泽宠幸,何来安好之说?!

这个细节,身为未经人事的杨玉环丝毫没有察觉,拉着杨文君的手诉说着想念。

目中泛起一丝心痛的水润,王氏浅笑道:“先进去再说......”

再吩咐了一声下人去通知杨彦云后,王氏拉着杨文君往府中而去。

进入大门,绕过巨大影壁,迎面碰上带着一行人赶来的杨家大长老。

大长老站定,便是躬身一礼,身后之人齐声呼喊道:“杨氏恭迎大娘子回府......”

数十人的山呼,声势不可谓不大。

杨文君面上一怔,族人对自己的这般礼遇,她自是知晓为什么。

一是将她送出去为姬妾,杨氏觉得对自己有愧。

二是类似如今杨氏这般与韩继的附庸状态,她既然入了韩府,对杨家来说,便是代表了杨家。

入了内院的女子,与院外的家族本就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作为娘家人的杨家,对她自是要看重无比。

如此,才不会让人小觑了去。

杨文君心知,杨家众人也是明了。

她丝毫未曾怯场,挪步上前道:“福祸本就相依,或许文君是福源深厚,命中与郎君有此天定良缘,叔伯、族老们万不可如此......”

语气平淡的劝解,神色抿嘴而轻笑,仪态瑞是端庄。

大长老闻言站直身子,先是对杨文君点点头,后又转身对杨家众人道:“日后文君娘子若是回府,必须开中门以大礼相迎,府中大宴三日,此为定例......”

知晓此事内幕的杨家众人无不顺意,齐齐应诺。

身份都是自己给的,杨家必须表现出对自己嫡娘子的看重。

杨文君眼眶一红,心中无比感动。

刚想着自己身份,这般太高调了不好!

可话到了嘴边,却是道:“诸位长辈好意...文君愧受之......”

杨家大长老亲率族人相迎,可谓是天大之礼,无比的看重。

历代杨氏嫁出去的嫡女,都从未有过如此隆重的待遇。

一边的王氏见此情形,心中浓厚的郁结之气暂时消散了三分,默许下来未曾制止。

掌后宅多年的她,如何不清楚其中的门道。

娘家人,才是出阁女子的底气!

这一幕,让她一时间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