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晓明追问拓跋义律,公主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拓跋义律一双虎目里,划过一丝悲伤,

对李晓明缓缓说道:“我弟弟当年才十一、二岁,也是如公主这般症状,突然之间腹痛如刀绞,

记得我父亲在大雪之夜,骑快马到中山郡,

为他请了当地最有名气的医师看了,说是“肠痈”,又叫“绞肠痧”,

我兄弟一连喝了三、四天,那名医开的汤药,最终还是活活疼死了。”

李晓明听了拓跋义律的话,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肠痈”、“绞肠痧”,在古代可是绝症,古人得了此病,几乎是摸见了鬼门关。

这种病在现代是有个名字的。

他急忙快步走进牛皮帐篷,对李许拱手道:“左将军殿下,我想为公主看看病症,

但需要触摸公主腹部,如今治病要紧,请殿下恕我无礼,允许我动手检查。”

李许站起来,拍腿道:“哪里还顾得了这个?

公主是你的朋友,没人怪你,你快给她看看吧!”

“公主,阿发来给你看病了,你躺平些。”

公主扭曲着小黄脸,忍着疼,慢慢挪动,放平了身体,

小声说道:“阿发,我是不是快死了?你赶紧把我弄回去,我还要见父皇一面呢!”

李晓明强颜道:“别胡说了,咱们还要和郡主一块,去她家后面湖里,捉横公鱼呢!

怎能让你现在就死?”

说着,解开了公主外面的厚衣,露出里面单薄的深衣,

“公主殿下,你放松,不要绷紧肚子。”

一边说着,一边并起中指实指无名指,在公主肚脐右下方的两寸处,慢慢往下按压,待按到一定程度,突然松手,

“啊呀,好疼呀!

呜呜......我生病了你还欺负我,滚......”

公主疼的大叫,发起脾气来,又慢慢地侧着身子哼唧。

李晓明心中洼凉洼凉的,实锤了,是阑尾炎......

这个病在现代,只是台两千块钱的小手术,

李晓明肚子上现在还有个疤,当时就是花了两千块钱做的,

结果医生不道德,喝了酒做的手术,大概率是没切赶净,落了个残株炎的后遗症,

尽管没有阑尾了,但偶尔还是疼。

但是在古代,阑尾炎那可是妥妥的绝症。

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未出世前,阑尾炎几乎可以说是无药可治,只能听天由命,

大部分的古代阑尾炎患者,诂计最终命运就是惨死。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写成后,后世才有了对症之药,得了病总算可以尽些人事了,

但中药的特点是起效慢,

而急性阑尾炎患者,往往等不到中药汤子起作用,就死于肠粘连、腹膜炎、毒血症等并发症了。

所以,中医治疗像阑尾炎这样的内科急症,几千年来,只是聊胜于无。

李许看他脸色不对,握住他的手,急问道:“是什么病症?要不要紧?”

李晓明将李许拉到帐篷外,愁苦地说道:“就是肠痈,又名绞肠痧。”

李许听了,手都抖起来了,流泪跺脚道:“我这妹子,怎地如此命苦耶!”

少顷,他又回过味来,红眼瞪着李晓明,

怒道:“你这下死定了,若不是你非要带着公主,公主又怎会染上这种绝症。”

李晓明心想,哪是我非要带着公主呀?

我先前还救了公主呢,你怎么不提?

不过看到公主这个情形,他此刻也满心悲戚,无心开口分辩。

拓跋义律踱步过来,劝李许道:“殿下且不要心急,

此处距离武丁关不远,先派人火速赶往武丁关,让他们为公主延请名医,将药备齐,

等咱们一到,就让公主用药,这个病治好的,也大有人在,公主殿下吉人天相,想必不会有大碍。”

李许拍了拍脑门,说道:“亏得大单于提醒,我都急糊涂了。”

让李晓明唤来王吉,来不及写信,就拿了李许的印,带着几名弓箭手,急行一步,前往武丁关安排。

拓跋义律又对李晓明道:“我看你给左将军殿下治伤时,颇懂医术,你没有办法给公主治病么?”

李许也突然想起这事,蹿过来握住李晓明的手,

强笑着说道:“祖发,太子和我都待你不薄,公主又常和你一块玩,你可是一定要想想办法的。”

李晓明心想,做手术是不可能的,

但我有阿莫西林,这算得上是强效抗生素,

若是与中药汤搭配着吃,或可将这次的炎症强压下去。

只不过阑尾炎若是不做手术,早晚还会复发,一次比一次严重,早晚能要了人的命,

到那时又该怎么办呢?

看着李许焦灼的眼神,

他又想,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凭着和公主的交情,便是把阿莫西林全部用完,我也甘心情愿。

于是向李许拱手说道:“殿下请放心,我有海外得来的仙药,

上次陛下的头疮迸发,便是服用此药痊愈的,公主的病症或许也可一试。”

李许大喜道:“既然如此,快让公主服下吧!”

李晓明点点头,抠出一粒阿莫西林,倒出一半的粉末在温水里,让公主服下。

又对李许道:“咱们现在就出发吧,用我的仙药,配上药汤,双管齐下,这样治好的几率大些。”

“快走,快走。”

于是,众人迅速收拾东西,一路向武丁关急行而去。

一直从天不亮走到午后,哪里还有心吃饭、歇脚?

公主在马车里躺着,义丽郡主像照顾女儿一样细心服侍,

李许也不顾自己的伤痛,屡屡下车,到后面查看公主情况。

路不好走,马车只要一颠簸、震荡,公主就呻吟喊疼。

李晓明心中十分不忍,去山坡下面薅了许多荒草,将公主身子下面,垫的高高的,这才好些。

正急行间,突然见前面来了一队人马,李晓明担心是刺客,急令王祥、沈宁戒备,

待得那队人马近前,一名身材短粗,二十多岁的劲装青年走到前面,

拱手喊道:“前面是左将军皇兄么?”

李许掀开车帘一看,顿时大喜,叫了声:“李轩贤弟,正是为兄。”

说着,从车里走下来,

对李晓明和拓跋义律道:“此人是我族弟,明威将军李轩,自小与我亲厚,如今奉命镇守武丁关。”

李晓明心想,一路走来,无论是郡守、偏将、主将,都是姓李的?就没见过一个外姓,

如此用人,等于断了外姓的上进之路,一旦有事,谁肯真心为国家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