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美利坚或者说整个美洲能发展起来,还真不全靠欧洲国家。

欧洲国家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后,对当地的印第安人进行了残忍的掠夺和屠杀。

但是后来去往美洲的人,很多都是自发的。

就是在本国混不下去了,或者犯事儿了,于是就跑到美洲去,给农场主干活儿。

有些脑子活的,后面自己也成了农场主。

而农场主怎么来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看到了美洲的商机,自发移民过去的。

既然朱棣缺人,朝廷组织移民,大家都不想去。

如果是元末战争年代,移民还是挺简单的。

可现在大明政权稳定,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对于故土难离的华夏人来说,只要有口吃的,谁愿意背井离乡啊。

还真有人愿意,商人嘛。

就算是现代,华夏商人也遍布世界各地。

只要有利可图的地方,就有商人的身影。

就拿欧洲来说。

自从大明开始跟欧洲进行海上贸易。

有大明商人组织船队,把大明的货物运送到欧洲去卖。

也有大明商人选择定居欧洲,当了掮客。

这些人本钱不足,没法儿拥有属于自己的船队。

给别人打工又嫌来钱慢。

他们就努力学习葡萄牙语,然后留在葡萄牙当掮客,照样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甚至还有人直接在葡萄牙当地开了工厂,利用葡萄牙对大明商人的优惠政策,也没少赚钱。

商人可以说是头脑最灵活,最懂得变通的群体了。

如果告诉商人们,瀛洲有利可图,让他们自己组织人手去瀛洲挖矿,开垦荒地什么的,肯定有人感兴趣。

瀛洲的资源可是相当丰富的,不仅仅有金矿和大片的土地。

只要宣传到位,让商人们看到商机,他们自然会闻风而动。

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管理这些商人。

如果放任不管,百年之后,瀛洲大概会出现一些新兴国家。

毕竟人对权利的追求是刻在骨子里的。

瀛洲那么大,真要有人跑到远离西海岸的地方建立一个国家,朱棣也未必就能及时发现。

就算发现了,山高路远的,能不能及时剿灭也是问题。

真要是给他们百年的时间发展起来,朱棣也不好处理的。

所以这件事儿就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了,双赢。

用得不好,也很容易割伤自己的手。

朱吾适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朱元璋,这么大的事儿,朱元璋一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贤弟,咱们现在兵多将广,武器先进,应该没人是对手吧。”

朱元璋这是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

他说的也没错,目前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在军事方面,都没办法跟大明抗衡。

问题就在于,瀛洲太大了。

瀛洲是个统称,按照现在的说法,那就是南北美洲。

南北美洲有多大,大约有4200万平方千米。

现代华夏有多大,960万平方千米。

南北美洲加起来,相当于四个半华夏。

听着好像不多,真要是有人绕着华夏走一圈儿,就知道到底有多大了。开车都要好几个月。

这还是因为现代华夏基建搞得好。

真要是有人在南美洲中部建立一个国家。

朱棣就算知道,他带兵过去要多久?甚至有没有可供大军行走的路都不知道呢。

这个时候,再多的兵,再先进的武器装备,都没什么卵用。

就算是现代,武器够先进了吧,南美洲照样有很多反政府武装,根本就没有办法全部剿灭。

“贤弟,其实咱觉得,你的办法是可行。”

朱元璋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竟然同意了朱吾适的建议。

“说说你的想法。”

朱吾适现在属于是,想要利用商人帮助发展瀛洲,但是又怕商人太过贪婪。

“贤弟你也说了,瀛洲是非常非常大的。那么大的地盘,老四他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全部收入麾下吧。

就算有商人真的偷偷跑到瀛洲去建国,至少几百年内,他建立的国家也不可能比得上咱们大明吧。

别忘了,咱们大明可是有贤弟你呢。

要是大明跟以前一样,打仗都要一刀一刀砍,比得就是谁的人跟多,那说不定还有些威胁。

可是咱大明现在最倚重的是什么,是火器啊。那些商人可搞不到这些东西。

真要是打起来,无异于以卵击石。

而且吧,有异心的商人毕竟是少数。

大部分商人最多也就是想着多赚点儿钱。

不是咱看不起他们,贤弟你看看,有多少商人能够造反成功的。

他们啊,眼皮子还是太浅了。”

说不是看不起,语气里满满的都是看不起,朱元璋也是挺逗的。

不过朱元璋这么一说,朱吾适还真被说动了。

瀛洲那么大,想全部占领确实不现实。

就算整个瀛洲都被大明占了,又能坚持多久呢。

只要大明的发展永远都领先其他国家,那大明就永远不会被人欺负。

朱吾适想要把大明打造成日不落帝国,骨子里还是受到了近代史的刺激。

明明一直都是这个星球上最牛逼的国家,结果最后竟然是个人都能骑在头上拉屎撒尿,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朱吾适不想华夏人以后再受那种屈辱,所以才会选择主动出击。

朱元璋说的对,就算大明不能把瀛洲,或者欧洲全占了。

只要在这些地方有足够大的地盘,足够强的军事力量,照样没人敢惹。

就拿欧洲来说,只要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

大明自己不作死的情况下,欧洲其他国家就不可能把伊比利亚半岛夺走。

军事力量差距过大。

“那就这么干吧。到时候第一批去瀛洲的商人,我会从江南商会里挑选的。

另外这事儿也得先通知老四一声。”

朱棣毕竟是瀛王,就算不用他同意,提前知会一声也是应该的。

起码也得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吧。

江南商会的商人,目前对朱吾适还是比较忠心的,毕竟靠着朱吾适确实赚了不少的钱。

而且江南商会的产业都集中在大明。

他们在大明发展得非常好,实在是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皇帝梦,就放弃在大明的产业,拖家带口跑到一个完全未知的大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