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夏天雨水尤其的多,电视广播报纸上报道最多的就是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
全国一共有29个省份受到了这次洪水爆发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江西、湖南、湖北以及黑龙江这四个省份。
“你确定不回去看看?”她从前世归来,自然知道豫省洛市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并不严重。
反倒是青清的家乡九江,媒体用“全国抗洪形势最严峻,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来形容。
上一辈子她并不认识这个姑娘,至少她所认识的明星里也没有叫上官灵芝的。
不知道这位姑娘的命运轨迹,会不会随着她的帮助而发生重大转折。
“居委会已经号召家家户户捐赠面粉袋、麻袋了,”
因为雨水较多,她们的生意自然也受了影响,青清表面不想去关注,可收音机一天都没关。
“我的家乡就是江洲镇的,那是一个经江水冲击形成的江心岛镇,四面被江水包围。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我们江洲镇在历史上曾多次遭遇洪涝灾害。
因此在世代江州镇人们的记忆里,每逢汛期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派人上堤巡险。
所以我相信他们应该能够逢凶化吉。”
回去是不可能的,她好不容易逃出来,绝不打算再回去。
“高考前后也是雨水不断,我当时住在县城还好一些,下面村镇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听言,姐俩也就不再这个话题上有过多的停留,不过收音机却是时刻关注着。
为此,居委会号召大家捐款捐物的时候,青清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家里人的愧疚。
“清歌,你就别给了,我一起给了吧!”她捐了一百元,写上的是她们两个人共同的名字。
惶恐不安中,灾情非但没有及时控制住,反而在全国蔓延开来。
当乌云笼罩在她们心头,无心应对其他事儿时,青清终于在7月底等来了她的通知书。
她高兴地抱着清歌痛哭:“考上了,我考上了,再也没人能夺走我的人生了。”
一模一样的话,如今换个人说出来,怎么听怎么心酸,她感同身受的拍了拍她的肩膀。
“快拆看看看,咱们好提前准备起来啊,被褥被罩的尺寸,报到日期,学费住宿费,”
“对对对,”青清小心翼翼的将快递件拆开。
致新生的一封信、入学通知、缴费通知、最后才是厚重的录取通知书。
看青清哆嗦着手去拆录取通知书,就知道她盼这一天盼了多久。
她们共同宣读之后,她郑重的双手递上:“恭喜你青清同学。”
“谢谢你清歌同学!”姐俩相视一笑,这才仔细查看其它通知。
“我天,你们学费怎么这么贵?竟然高达四千元,住宿费五百元,这加起来都有四千五了。”
看到缴费通知书后,清歌被震惊到了,青清表情凝重的仔细读完,叹了口气。
“这下我周末恐怕也得过来摆摊儿了,真烧钱。”
“还是你有先见之明,打工了半年,要不然这钱还真不好凑。
这还不算学校日后接一些公演、商演的费用,虽然可能也会给你们一些辛苦费,但分到你们手里可太少了。”
到底是艺术院校,四五千的学费,生活费妆造费,这一年算下来还不得奔着上万去?
“你也别着急,好在第一年咱有了准备,周末节假日你那边要是没啥事儿,的确可以摆摆摊。”
想到这里,清歌赶紧说:“我得再教你几种小吃,天一冷,凉皮的生意就不好了,你可以卖其他的。”
到底是一个人出摊,还不能太复杂,清歌还很认真的帮她写了十多份小吃。
之后几天姐俩的三餐就变成了练习制作这些小吃。
比如铁板炒凉粉、炸串炸饼、月亮馍、卤面条、麻辣烫、各种口味的炸土豆、炸鸡柳、火鸡面、紫菜包饭等等。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小吃的做法?”种类之多,着实惊到了青清。
清歌无奈摊手:“这里的每一种小吃,我都仔细研究过,还尝试着去做去卖,”
只不过都是前世,人缺钱的时候,什么干不来啊,只不过后世的就业环境远不如现在。
有的干不了几天就被迫收摊转卖其他,但后海这片区域里小吃种类却不是很多,极有挑战性。
“要不是我在外地读书,真想跟着你一起干,你每一种都试着卖一段儿,看看反响。
不要怕投资,也不要怕丢人,咱是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比他们都优秀。”
青清一下就明白清歌想说什么,“是不是觉得这儿离我们学校近,很可能碰到同学?”
“嗯,一旦让他们碰上,多少会有一些流言蜚语传出,所以乔装打扮这一步不能省,一定要坚持。
到了学校也别那么实在,啥都跟她们讲,你的环境不比我那边,能读得起艺术,大部分都非富即贵。”
她们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没身份没背景,谨小慎微一些,总是没错的。
拿到录取通知书,青清的干劲儿更足了,只是很可惜,九江那边的家人一直电联不上。
因为8月20日就要到校报到,所以她只能闷着头趁这段时间多攒一些钱。
清歌代她去买棉花,弹被褥,首都的冬天也挺冷的厚薄被子都得准备。
她毕竟有一年经验,就看着帮青清买了,钱都是青清给的,事实上这个把月,都是她养着她。
她回家时候的265块钱,这些日子以来都没花的机会。
闭门不出的效果自然很显着,回来不到一个月,就又创作了十万字。
就是有些熬人,天天就跟睡不醒似的,灵感来了,半夜做完梦也得从惊醒中爬起将情节记下。
写到一个情节,这个情节若是不捋通顺,绝不会休息,经常因为这忘记做饭。
受洪涝灾害的影响,这段时间她的小说里也出现了抗洪的情节。
只是敲击键盘的人将情节写的再好再煽情,也没有如今奋斗在抗洪一线的战士们伟大。
他们连续奋战,用血肉之躯抵挡了一次次的洪峰,构筑了保卫人民的最后一道防线。
广播里也传出播音员哽咽艰难的报道:“看着奋不顾身跳入洪水中,用身体阻挡沙袋被洪水冲走的战士们,老百姓们哭着喊:‘不要再往下跳了,房子我们不要了,求求你们,不要再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