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事发突然,众人又探讨不出什么线索,索性先行散去,各回各府。

阮眠霜回到屋内,梦兰上前,给她倒了一杯安神茶:“小姐,老爷和夫人明日就到京城了。”

“这么快?先前不是说,还要等个一两日吗?”阮眠霜诧异。

“老爷想您。”梦兰为阮眠霜拆卸发钗,又往香炉里添了四合香。

“那快些烧水,我要沐浴,明天不能让爹娘看到邋遢的我。”

梦兰被小姐这话逗笑了,忙吩咐院里的下人准备。

阮眠霜在梦莲的服侍下,脱去衣物沐浴洗漱。穿上里衣,躺在穿上,本在沐浴时有的睡意,此时却荡然无存了,心里还多出了几分进乡怯情的苦恼。

好久没见到爹娘了。

也不知,弟弟有没有来。

“不行,别想了,快些睡吧!要不然,明日就没精神了。”

阮眠霜自我催眠着,想要睡着,却怎么也睡不着。

第三次将更漏声数到一百零八下时,窗外的月光已经漫过了绣榻边的描金脚踏。阮眠霜翻了个身,蝉翼纱帐扫过鼻尖,带着夜露的凉意。

妆奁底层硌着肩胛,她索性坐起来。雕花铜镜里映着半开的窗,海棠枝桠在风中轻颤,像极了十二年前那个雨天养母颤抖的手指。那一夜,她突发高热,爹爹在外行商,养母背着她去了医馆。值夜的药童说,大夫在睡觉,娘就跪在医馆外,无声地求着大夫。

阮眠霜的指尖无意识抚上手腕,金丝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却盖不住皮下跳动的脉搏——那是母亲送给她的及笄礼,始终留着母亲的温度。

“给我一杯杏仁茶。”阮眠霜对值夜的丫鬟在轻唤。

丫鬟没应声。

阮眠霜听着瓷盏搁在酸枝木案上的轻响,突然想起八岁那年在灶膛边捧着的粗陶碗。养母总把最稠的米油撇给她,自己喝能照见人影的稀汤。妆奁暗格被指甲抠开,粗布香囊的线头勾住了鎏金锁扣。褪色的茉莉干花簌簌落在掌心。

养母喜欢茉莉花,种了一院,这些年,她在江南养身体,阮眠霜就把家中的茉莉花收集起来,做成花干。

现在已经攒了好多了。

只可惜,老宅起了大火,她最爱的茉莉花也被烧没了。

梆子敲过三更时,阮眠霜摸到了枕下的《盐铁论》。书页间夹着昨日才绣好的帕子,并蒂莲的丝线在黑暗里幽幽发亮。月光移过博古架上的青玉香炉,在拔步床顶的百子千孙图上蜿蜒。阮眠霜数着漆画里孩童的笑靥,忽然听见遥远的鸡鸣。铜镜里少女眼中的血丝,正随着天光渐渐明晰。

这时,阮眠霜才勉勉强强有了朦胧的睡意。

……

马车上。

阮玉堂无奈地看着妻子魏氏搂着儿子,骂骂咧咧地诅咒:“裴隽这个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东西,老娘供他吃供他穿还供他上学,到头来他竟然做出这种猪狗不如的事情。老娘祝他以后不得好死,死了也得下十八层地狱。下辈子投胎成猪狗苍蝇蚊子。”

车上的少女小声道:“魏姨,您别侮辱猪狗。这种负了女子的渣男,就是猪狗不如。”

魏氏被女孩的话逗笑了。

这个女孩是她们在江南从牙子手上救下来的,父母双亡,家产被叔父侵占了。她性子乖巧,说话讨喜,魏氏就动了恻隐之心,收她为义女。

取名,阮妙文。

笑完,魏氏见丈夫也笑了,她又觉得现在不应该笑,她恨铁不成钢的指着阮玉堂:“你怎么这么没心没肺?到这时候了还说笑。”

阮玉堂:“该死的是裴隽,又不是我。”

阮妙文附和:“义父说的对,该死的是那个猪狗不如的东西。若是我遇上这事,我一定要打断他的第三条腿。”

“女孩子别这么凶残。”魏氏白了一眼义女,心里却觉得,这主意确实不错。

阮熙明年纪小,没听懂爹娘在说些什么,只一个劲地附和:“打断坏人的腿,打断,通通打断!”

魏氏叹气:“别打断了,可怜了我那一院的茉莉,都被郡王府的人烧了,诶!”

“女儿没事就好。”阮玉堂对花没什么执念,宽慰道,“花没了,来年还可以种啊!”

魏氏冷哼一声:“没有一件事儿是顺心的。我去灵隐寺给霜儿祈福,都说那里抽的卦签很准,我就去给你抽了一个,你猜那老和尚看了卦签怎么说?”

阮玉堂知道妻子去求签了,但解完签后,整个人都神神叨叨的,还时不时有些忧心。见妻子愿意说了,急忙问:“怎么说?”

“那老和尚说,咱们闺女以后前程似锦,官运亨通。前程似锦是好事,但那官运亨通是个什么鬼?咱们闺女是女子,怎么官运亨通?一听就知道这卦不准,糊弄人。”

阮妙文挑了挑下眉,她的父亲是秀才,自幼就跟着父亲读书。

这官运亨通还真不好说。

大梁现在虽然没有女子做官,但律法里可是写着,女子可以科举可以做官的。

她忙宽慰道:“姐姐不是认祖归宗了吗?我记得,我朝律法规定,五世爵和永世爵有资格举荐人才入朝为官,经过考核,授予官职。姐姐是侯府的嫡大小姐,说不定真的能入朝为官呢!”

“当官哪里好了?”魏氏更忧心了,她父亲就是中州长史,为了往上升半品,年年劳心费神。那些人际关系,她听着就头疼。

阮玉堂想得比较开,如果女儿真的想进入官场,他定然全力支持。

阮熙明不知道娘亲为什么愁,只一个劲地鼓掌欢呼:“当大官,当大官,姐姐要当大官!”

“你呀!”魏氏哑然失笑,心里的患得患失也少了几分。

马车缓缓前行,城外的士兵检查了路引了,就放行了。过了大半个时辰,抵达了崇宁坊。

承恩侯府朱漆铜钉大门巍峨如山,十六枚鎏金门钉在暮色里浮着暗光。青石阶上蹲着两尊缺爪石狮,脖颈缠着褪色的红绸——去岁太后赐的缠红还留着半截金线。黑檀匾额“敕造承恩侯府”六字如铁画银钩,檐角铜铃却悬着半片蛛网,风过时簌簌抖落陈年香灰。门环兽首衔着的赤铜环映出人影,恰将青石板上两道深深车辙截成碎片,恍若十五年前那辆接走婴孩的翠盖珠缨八宝车碾过的旧痕。

魏氏下了马车,看着侯府那用金漆书写的匾额,感慨道:“这侯府好生气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