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长晏初来乍到,当地的乡绅富豪个个来请他喝酒。

这些人是来摸他脾气的,顾长晏对此心知肚明:是看他收孝敬,还是收美人,或者都收。

但是酒花不花,他不知道,因为一律拒绝了。

因着顾长晏是孤家寡人,那些人的后宅女眷都没地方使劲儿,人家县太爷来这里除却带了条狗,连个活人都没有,更别说家人了,她们能上哪递帖子从后方入手。

更有甚者,见顾风起拒绝了酒局饭局,直接派人送银钱。

顾长晏无语地都快笑了,看来对方不安心啊。

但这事不能给好脸色——圆滑的人最会顺杆子爬。而且顾长晏最近忙着适应和交接安平县的诸多事宜,都没来得及和这些人虚与委蛇,他们倒是速度够快。

时下有的是地方、京城官员或多或少做着糊涂官,孝敬收,美人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顾长晏做不到,顾风起更是做不到。

最后连无聊的温长宁这个不当官的都看出来了:这些人现在就来送钱不是求办事,而是疏通巴结,想要个心安。

眼看着顾长晏被当地刺头认为是个刺头,和他们不是一个群体了。

要给这些人找点事做了,他想。

“风起,你给他们传达个意思,让他们都安分点,以后一起谋‘利益’。”温长宁说。

“对了,你记得将话术美化一下。”

是时候将现代知识拿出来,给当地一点震撼了。

说真的,温长宁在很久之前就将自己知道的“致富之路”法子连同现代大朵大朵的知识记在了自制的本子上。

他怕时间久了自己会淡忘。

就像在学习大祈官字的同时,温长宁仍不舍得抛弃现代简笔字,没事的时候会写上一写,本子上的字都是现代字体。

“好。”挂着黑眼圈的顾长晏想起来当年那个被皇室没收的香露了。

随手一甩,就是泼天的富贵。

他不会贪功,要给缘生攒着。

如果说温长宁只是提供致富脱贫法子,说说现代经验,那么顾长晏就是负责补充细经脉络,实施到位,并在官场上与千年的狐狸、万年的王八周旋。

当天下午顾长晏美化后的话让这些人浮想联翩,也暂时安分了下来。

到安平县不过五天,顾长晏将县衙公务捋的毛顺,漂漂亮亮。

接着他带着几名衙差下乡到村,实地调查,作为县太爷独坐了骡车。

无所事事的温长宁跟着去了,有了新吊牌的泰克也跟着去了。

泰克闹腾,可以给温长宁打掩护。

那辆从京城运来的骡马车车厢,现在低调地只套上了骡子,作为在安平县的代步工具。

这个车厢和别的不一样,前面是下车的,后面是大窗帘,一掀就可以从后面跳下去。

里面座位下面是空的,可以藏一个人进去。

上面有轻微弧度的车顶是个放大板双开门,打开木扣,一掀直面天空;车厢里面的地板用巧劲一推,露出一半的地面。

这个车厢,致力于四面八方、出其不意地漏。

那是顾长晏在京城自请外调开始就找人、砸钱加急做出来的,新的,且比之前那个要宽敞些。

又是一连几天下乡镇,进田间,看农民真实生计,同时顾长晏磕巴地学着方言,又一边和温长宁观察着安平县有什么自然资源。

安平县多山,东边紧挨的安东县临着海。

“县令大人,卑职打听到了,不远处的一座山上有符合您说的……”一名衙差汇报。

行至山脚下。

顾长晏从骡车里出来,不用人扶,径直跳了下来。

道路不平,骑马过来更方便,但是温长宁总不能用骑马过来。

所以现在顾县令去什么地方,都是坐骡车去的。

温长宁从后面如落雁般轻巧落地。

顾长晏牵着一条狗,走在最前面,上山。

现在衙门里几乎可以说是人人都知晓这只叫泰克的狗是县令的心头宝干儿子,走哪带哪的程度。

温长宁安静走在几人最后面,隔了段小距离,前面泰克的汪呜声还能精准传达耳边。

温某小建议:致富之路1--修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衙差挖出灰白色的石头,等到温长宁上前偷偷鉴定出山上掩埋着的是什么石头,他向顾长晏点头。

正拿着一块灰白土块仔细看的顾长晏唇角慢慢上扬,站起身。

石灰石,打勾。

“走吧泰克,你爹找到石头了。”顾长晏牵着泰克下山,脚步轻快。

温长宁说的修路,当然不是普通的、大祈常见的路。

要想富,先修路。

路不修好,安平县的东西都不好运出去,粮食都勉强够吃。

他要修的是水泥路。

水泥成分:石灰石,粘土,铁矿粉。

回去捣鼓出水泥,就要建水泥加工厂了。

等到从县到乡的水泥路铺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向上级汇报,动员越州,乃至汇报皇帝动员大祈,共同出力修路,虽然这个计划还有的等。

而玻璃的一个原材料也是石灰石,很幸运的是山上的这些石灰石能用!

还缺纯碱。

上好的玻璃制品,时不我待!

顾长晏筹建水泥加工厂时,召集了安平县几乎所有的商户。

他们不是想给县太爷送钱求心安吗?顾长晏想他们的机会来了。

虽然方式和意义从根本上就不一样。

在县衙呼吁大家有些不妥,最后是孙县丞贡献了场地,又布置安排的。

孙县丞能力平平,但是给予一定时间交代给他的任务他都可以完美完成。顾长晏发现这位属下不太擅长突发情况和问话对答。

之后顾长晏对这些逐利的商户以利诱之,以名惑之,辅之大饼。

剩下的空白让他们回家自己想。

温长宁又一次见识了顾长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三寸不烂之官腔话。

顾长晏没有要这些老板当场捐钱,只是提前哄骗一下再说——现在水泥加工厂还没有建成,不急。

他急得是温长宁的户籍和身份,所以四处观察安平县各个乡镇的时候也在考察地方。

从王主簿回归衙门,顾长晏就开始着手处理黑户、户籍等档案和实际情况存留的漏洞了。

那些乡绅豪强,顾长晏一时半会抽不出时间打交道,在心里的时间表上打上了未完成的标记。

一切都在井井有序、紧锣密鼓地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