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温书,一个逗狗。
日子平淡如水,转眼又是二月,小泰克变成了泰克,因为温长宁和顾长晏看着它的体型已经喊不出来“小”了。
慈光寺戒荤腥,泰克在这里吃不到肉,温顾二人也吃不到荤菜。
虽说慈光寺的素斋挺不错,但他们到底是凡胎肉身,没有修炼成仙达成辟谷,都有口腹之欲,简称想大口吃肉。
以心疼狗儿子为借口,每隔十天顾长晏会驾车带着温长宁和泰克进京城里下馆子。
泰克被二人养的皮毛油光水亮。
而这段时间里,某个备考春闱的人在温长宁看来简直心态好到爆炸。
还能时不时陪他耍。
比如眼下,顾长晏和他悠闲地坐在三闲戏楼的二楼雅间。
是的,三闲戏楼。
在他们离京的这三年时间里,原本的三闲茶楼招商引资,做大做强,入军戏曲行业,在水边开了个戏楼。
在现代时,温长宁对戏曲唱腔什么的很无感,可是在古代待久了,慢慢地他也能咂摸出一两分它的美了。
眼下透过窗纸,那楼下台上的戏子回眸噙着泪惹人怜,唱音婉转。
但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温长宁委婉地催促道:“……风起,你该去图书馆看书了吧?”还有半个月就要考试了啊。
缘生口中的图书馆即书斋。
顾长晏放下茶盏,忍不住笑,“我现在就去。”
人生在世难免忙忙碌碌,顾长晏也有正经事要做,可仍想尽可能地挤出空闲陪着温长宁,至少在他隐身解除前。
温长宁放在顾长晏心里第一的位置,是碾压第二的存在。
重返礽都,参加科举,入朝做官,顾长晏最根本的是想为温长宁将来解除隐身提供庇护。
他想让温长宁活的开心。
可为着将来,就要忽视当下吗。
缘生眼下别无选择的只能和他沟通,若是现在为着什么劳什子将来而彻底忽视当下,才是将缘生置于荒芜的无边孤独。
所以此刻面对温长宁忍不住的劝说,顾长晏才终于不紧不慢拍了拍手中沾的花生皮碎,又叫小二上了一壶新茶和几盘吃食。
小二出去后,顾长晏对温长宁细细交代:“我还是去的先前那家书斋,回慈光寺前我会来接你,如果无聊你也可以去找我。”
温长宁嘴里塞着红豆糕,说不出话来,闻言眨眨眼,点头表示知道了。
顾长晏戴上幂蓠,笑,“再见。”
温长宁也笑,咽下糕点,“等会见。”
顾长晏下楼找到正拨算盘的掌柜,拱手客气道:“李掌柜,楼上我定的那个如意雅间不退,别让人进去打扫了,下午的时候我还会回来。对了,我家的狗还要继续麻烦你们照顾了。”
三闲戏楼不让携带宠物,没办法,顾长晏加钱让小二带去后面照顾了。
李掌柜当然不会和生意过不去,听到这位戴着幂蓠颇为神秘的客人还要包下午的如意雅间,一口答应下来。
交代完,顾长晏去往不远处的书斋。
读书最忌讳的就是闭门造车。
虽说顾长晏有些读书天赋,曾经为春闱而勤勤恳恳的读了许多年的书,也考过一次了,且那次大有希望考中。
但那都已成为过去,时政和朝廷倾向在变,所以温顾二人一拍即合。
海纳百川,融会贯通。
进京城也是为和其余学子交流交流。
和三闲戏楼隔着一条街外不远处有一座名为百花的书斋,不大不小,书还挺多。
顾长晏曾经在京城生活了二十年,都不知道有这家书斋,还是戏楼的掌柜知道他是进京赴考的学子后提了一嘴。
想来以前国子监那些出身不俗的同窗们也不会知道,所以顾长晏倒不怕在这里被人认出身份。
这里的学子大多是外地的寒门子弟,主要是聚在百花书斋交流学习,或高谈阔论,买书都是其次了。
百花书斋的主人很慷慨大方,买书可以,想在这里免费看书也可以。
顾长晏一踏进书斋就听见高声讨论的声音,见几个学子围在一桌前。
好巧不巧,他们在讨论的是辽之灭国一事。
说起这一事,现如今几乎所有的举子皆已经认定今年春闱必会涉及它了,每个参加今年春闱的押的题中都有这个。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时政只能说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考简直没天理了都,这句话是之前顾长晏听一位学子说的,得到了当时在场举子们的“全票通过”。
顾长晏心中同样很认同,不说祈灭辽对大祈的影响,也不说翻遍史书也找不出比这个更震撼的事情,单说这是一件很有利于乾元帝功绩的大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怎么可能不出在考题中。
当时温长宁还调侃说:“按我家乡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知识点是烫知识,必考的,就看谁答的好了。”
最后温长宁笑着让他重复了一遍他说的“优势在我”,然后顾长晏无奈的笑着乖乖说了一遍。
当下听着书斋里同期考试的学子的争执声,顾长晏正准备踩着狭窄的楼梯去二楼。
“顾兄!你也来了。”
有个书生一回头,惊喜地发现他近期认识的朋友来了。
看到新交的朋友拿在手里的幂蓠,柯任寒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他新认识的这位朋友,哪都好,就一点:出门像姑娘家家的带幂蓠这一点,太不爷们了。
顾长晏听见有人似乎在喊他,偏头看去,露出了正容,柯任寒忍不住想,顾兄这脸当得起探花了。
下一瞬,顾长晏看见柯任寒,狐狸眼微弯,露出客气又亲近的微笑。
“柯兄。”
一笑,蓬荜生辉。
柯任寒被闪了一下眼,反应过来后道:“顾兄何不来和我们一起执论?一个人看书多无聊啊。”
人们对长的好看的人天然有好感,柯任寒身旁的一位书生听到这话,也和善劝道:“是啊,顾兄弟,我们正在讨论我大祈是如何灭的辽国,何不来一起说道说道呢?”
柯任寒想起什么,眼前一亮,道:“我记得顾兄就是漠州学子,想来对这些知道的更清楚些。”
听闻这话,其他学子看顾长晏的眼神也更加热切了些。
“好啊。”顾长晏欣然答应,笑着近前。
被邀请了何不答应呢,顾长晏喜欢一人看书,但也不讨厌和旁人交流。
可能顾长晏自己都没有发觉,和温长宁相处久了,在没有旁人主动的情况下,他总是下意识不自觉地远离密集的人群。
和是不是因为是奸臣之子的原因无关。
在野山村的时候就是这样,村里的人早就发现那个人缘不错的顾长晏喜欢一个人独处,只是没有直言说出来。
顾长晏自己不知道,但是也不关心,因为他们不是温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