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兄,好久不见,你也来参加这次云天宗的弟子选拔吗?”
“吕兄客气,最近修为有所突破,也不知道能够被云天宗看上,不过是来碰碰运气,顺便与诸位道友交流一番修炼心得而已,即便不能加入云天宗,能够与诸位道友交流一番,那也不虚此行!”
“罗兄所言甚是,以我等资质要想加入云天宗恐怕是有些困难,不过这五年一次的盛会倒是不容错过,吕某此次可是奔着交流心得而来,若是能与其他道友交换一些修炼资源,便算是此次最大的收获了!”
“吕兄倒是实在,难道吕兄就不想去碰碰运气?说不定此次就被云天宗看上了呢?”
吕姓修士闻言,也是摇了摇头道:“我等散修资质本就不好,论年纪,我们竞争不过那些年轻的后生,若修为,我们这点修为根本不会被云天宗看在眼中,此生突破筑基可能性微乎其微,哪里值得云天宗浪费资源来培养,若是以杂役身份加入云天宗,吕某认为还不如当个散修来得逍遥自在。”
罗姓修士闻言,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吕兄倒是看得通透,若只是当个杂役,加入宗门也没有任何意义,确实不如当个散修活得逍遥自在!”
就在王衍身后,两名互相熟识的修士也在大声打着招呼,言语间谈论之事,王衍清楚听入了耳中。
从两人话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云天宗似乎是要在这云天坊市中选拔弟子。
不过选拔弟子肯定要测试灵根,这对王衍来说倒是一个无法避开的麻烦。
他要想加入云天宗,就要去测试灵根。
而一旦测出他是个没有灵根的人,那他这一身炼气四层的修为又该如何解释?
既来之,则安之。
能够遇到如此盛会,即便无法加入云天宗,王衍也得好好开开眼界。
当王衍迈过那扇高耸且庄重的坊市大门时,他踏入坊市之中。
此时此刻,坊市之中人声鼎沸、喧闹异常,映入眼帘的景象令他心头涌起一股似曾相识之感。
坊市中心,是一片宽阔的广场,阳光洒落在青石铺就得地板之上,反射出点点青色的光芒。
广场四周,一幢幢高矮不一、风格迥异的建筑傲然屹立。
这些建筑大多都发挥着商铺的作用。
其中,有专门为那些远道而来的修仙者提供暂时歇脚之处的客栈。
它们或古色古香,或典雅别致,门口悬挂的招牌随风摇曳,仿佛在招呼客人进店休息;
还有售卖各类修仙资源的商店,琳琅满目的宝物透过橱窗散发出诱人的光泽,令人不禁驻足观望。
如灵药轩,其中售卖各种灵药灵丹,精致的玉瓶摆满了货架,瓶中装着各种不同功效的灵丹,散发着诱人的药香,另外一侧的货架之上,各种散发着各色光泽的灵药也都整齐的摆满了货架。
无需店中掌柜招呼,路过的行人也会不自觉进入店中浏览商品。
若是遇到心动的上品,修仙者也会毫不犹豫的拿出灵石,将之收入囊中。
除了售卖丹药的灵药轩,还有售卖符箓的灵符轩,售卖矿石材料的金石阁,专门售卖法器的神兵阁等等。
第一次来到坊市,王衍也被商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给深深吸引到了。
可惜他储物袋中只有六十多块灵石,连买一件法器都无法做到。
将所有的商铺都逛了一遍,王衍却什么都没有购买。
离开商铺之后,王衍也将目光看向了广场之上那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地摊。
众多修仙者席地而坐,身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物品。
他们或是低声吆喝,或是与顾客讨价还价,场面好不热闹。
这些修仙者此刻的作态,在王衍眼中竟与他记忆中的乡村村民颇为相似。
只是,村民们所兜售的不过是些凡人日常生活所需的柴米油盐等寻常物资,而这里的修仙者们手中展示的,则皆是能助人修行资源。
与商铺之中的情形相比,这些地摊前则是更加热闹了一些。
王衍进入广场,也开始沿着一个个地摊前走过,路过之时,王衍偶尔也会停下身形看地摊上的东西。
“这位道友,看看这株乌玄参,已经有十多年的药龄了,如今只卖四十块灵石,道友若是识货,便知道商铺中是什么价格,错过这个机会,下次要想遇到可就难了!”
王衍了路过一个地摊前时,摊主也是热情的给他打起了招呼,并介绍了起了自己摊位上的一株灵药。
王衍闻言,目光只是在那株状似人参,却通体乌黑的灵药上看了一眼,然后便移开了目光。
一株灵药便要四十块灵石,也不知这灵药到底可以用来炼制何种灵丹。
王衍心中记得清楚,就算是云中子给他的那颗聚气丹,他说价值也不过一两块灵石而已。
没有理会摊主,王衍便要转身离开。
眼看着王衍转身就要离去,摊主眼疾手快地连忙出声招呼道:“这位小哥且慢!先别急着走啊,我这摊位上还有好多宝贝呢,您不妨再看看呀!”
说罢,摊主满脸堆笑,开始热情地向王衍介绍起地摊上摆放的其他的商品来。
“若道友看不上这株乌玄参,我这里还有其他的灵药,价格可都比商铺之中要便宜呢,若道友不需要灵药,我这里也还有其他宝物呢。”
“你看这本《灵草图录》,其中可是收录了大部分的灵药灵草,道友若是需要,只需支付五块灵石即可,还是这本炼丹心得,虽不是炼丹大师的心得,却也是一名炼丹师的宝贵经验,若道友需要,只需支付七块灵石即可,都是甩卖的价格了,道友也可以看看。”
摊主一边介绍自己摊位上的物品,一边用目光打量了一番王衍,心中暗自估摸起来。
眼前这人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的模样,一脸青涩稚嫩之气尚未褪去,显然还是个初入仙道没多久的毛头小子。
这种愣头青往往涉世未深、经验不足,对于各种奇珍异宝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判断力。
而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容易被忽悠,与这类人打交道可要轻松得多啦!
想到这里,摊主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起来,心里打定主意绝不能轻易放过这个卖出商品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