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华一句话,十月脑子一瞬间就有些明白不过来,觉得这好像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可是又一时说不上是哪里重要!
十月还想细问的时候,李荣华已经扭身往回跑了!
十月不知道他为何这样说,不过到底他是李家人,是姥姥的亲孙子,想来家里的事便是他再不上心,定然也会察觉一二!
可是,如果二表哥这话是真的,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姥姥当年的病不吃人参就能好?
可是他大哥豁出命弄回来的人参,确实是给了李家,那么,这又算怎么回事?难道说,人参被藏起来了?
或者说,或者说姥姥,可能根本…就没病?
十月攥着拳头,屏住呼吸,思绪又回到了从前!
她记得这件事的原委,是姥姥突然病重,然后得知大哥知道一株人参的下落,最后被阖家逼着,去挖参给姥姥,说是替她娘李氏进什么狗屁的孝道!
结果,后头上山回来,大哥就掉进了陷阱,又耽搁了救助才被冻坏了腿!如今想来,若是,若是那株人参李老太太真没有吃,那她那么急的病是怎么好的?自己就好了?
还是说,是装的?
就像刚才一样?
明明她进屋的时候,老太太还病歪歪的倒在炕上,看着没什么精神!
结果骂起她二表哥来,可是中气十足,还有方才她出来的时候,喊她的那两嗓子听着也不像有啥病的样子!
方才,她就觉得这个姥姥腿上的伤是不是真的她不知道,可是脑子是真不像有毛病的样子!
可如今看来,若是这次病了是装的,那么当年呢?会不会也是!
如此推断,那么哥哥那株人参,岂不是被他们家处心积虑给算计走的?
这样的话,和二表哥刚才的话就联系到一起了!
没有生病,自然不需要吃人参!
十月觉得自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一时间心跳不由的加速,脑子中一根也弦绷的紧紧的!
“月,荣华和你说啥了?”
秦大山见闺女半晌不回神,就过来问,结果十月愣愣的瞅着李家的大院子,一个眼神都没给秦大山!
半晌,十月恍然大悟!
她可是记得,李家老太太病愈没多久,李家老老太太就没了,接着就传出她姥家在老老太太的炕洞子里发现了一笔银子,紧接着李家就开始置地,盖房子,才有了今天这个日子!
这么说,有没有可能那银子根本不是从他们家老老太太的炕洞子翻出来的!
毕竟老人家若真有那么多钱,怎么会一辈子过得清贫,连带着一家子儿孙也过得苦哈哈的!定然是要拿出来给儿孙置房置地的,藏在炕洞子里算怎么回事!
“十月!你咋啦?十月!”
十月把这些通通想了一遍,自觉已经将事情都给串联了起来,只差去一一证实了!
看着眼前的亲爹,十月突然问道:“爹,当年我哥找到的那株人参,你记不记得多大?”
秦大山不知道她突然问这个干啥,便挠了挠头想了想,然后又看了下自己的一双手,就指着自己因常年劳作而骨节粗大的大拇指说道:“那株参可老粗了,差不多和爹这个大拇指一样粗吧!就是细也细不了多少!”
秦大山撇着嘴,也是一脸的可惜,如今再想当年的事,后悔不已!
当年但凡有如今对待李家人的觉悟,怎么也不会把那株参平白就给了李家,自家留着卖了钱多好!
“那,爹,那株参有多少年,你知道么?要是拿去外头卖,能卖多少钱?”
“这个爹可不知道,爹小时候挖过一株很细的人参,拿家里叫你奶晾了晾,后来用来炖汤给家里人吃了,值多少钱,爹也不知道!至于那参长了多少年,就更不懂了!
咋的,你问这些个陈芝麻烂谷子干啥!你还是跟爹说说,你占了铺子是咋回事?是姑爷占的?几间啊?”
十月没心思和他掰扯这些,胡乱敷衍道:“放心吧,到时候能帮你儿子的我尽量,帮不了的,您老也为难我了!我要去二爷爷家看看,先走了!”
说罢紧溜溜的奔着村子西南边儿的大道往半山村去了!
十月到了秦家的时候,还不到晌午,秦家大门锁着,应该是都去收山了,十月想了想也走的累了,就一屁股在街门口木头墩子上坐了,胡思乱想的琢磨。
正好看见老宋家宋军从院里套牛车出来,见十月在这儿蹲着呢,就和她打了个招呼,十月灵机一动,干脆也不找她哥了,自己先打听打听这事儿再说!
于是直接蹭了宋家的牛车往下边儿小胡村去了。
又从小胡村走着去了镇上,先就摸到了镇上最大,口碑也最好的“济民药铺”去,时常来给大家看病的许大夫,就是在这里坐诊。
十月心里是这么琢磨的,如果,李家当真是卖了那株参,得的银子,置办的家当,那么左不过就是附近的药铺,应该不会太远才对!
若说还巴巴的跑到县城那么远,却是有些夸大其词了,自然了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先可着眼前的可能性最大的药铺问问再说!
于是,十月直接就进了药铺。
这会药铺人不多,只有两个人在柜台跟前,看着那伙计给抓药,十月扫了一眼见许大夫不在,便有些丧气。
想了想,来都来了,好歹打听两句再说,便稍微等了会儿,眼见那伙计将客人都打发走了,十月才小声问道:“小哥,问下,你们铺子里,有没有收过人参?”
看着小哥一脸懵的表情,十月又赶紧比划道:“额,我是说比较粗,年份比较长的人参!”
小哥挠了挠头,“收肯定是收过,年份嘛,额,去年秋天收过一株二十年的算不算?是西边儿连云寺附近发现的,怎么,你要买参?”
“二十年的…”
十月想了想,复又用手比划道:“那这么粗的人参,大约能是多少年的?”
小哥看了眼她比划的粗细,眼睛一瞪嘴一撇,有些夸张道:“这么粗的参,我可没见过!不过我估摸着,还不得七八十年啊!
只是,具体这人参的年头长短,你得看那上头珍珠点多少,珍珠点越多的,年头越长,还有芦碗越密集的,年头越长!
你要是有参,拿来我帮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