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结果却是张小雪败得这么惨烈,并且还是过错方。
而海棠也就肩膀红肿一点,却成了最大的受害人,无论老师,还是同学们,都在怜惜着海棠,这就很诡异。
刘悦瑶的反应被文丽看在眼里,她眼珠子一转,然后起身往海棠的座位去。
海棠是被文丽的声音唤回神的,她的视线从明玥的速写本上挪开,看向文丽道:“有什么事?”
文丽一副担心的神情开口:“咱俩好歹是一个村的,你受了那么大的惊吓,我有点担心,要不我跟星睿哥说一声?”
海棠果断摇头:“不必,我和他已经是陌路人,我的事情,我自己能解决,不需要知会他一个陌路人。”
文丽故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纠结了一会儿后,才开口:“好,我不多事,可是棠棠,你怎么对我也这么冷淡,我以为我们是朋友。”
海棠平静地看着文丽,从她那双眼睛里看见失落。
海棠瞧不出来文丽伪装的痕迹,但她心里对文丽的靠近,对文丽的话,不受控制地生出提防。
这是她的第六感对于危险的最直接反应,这第六感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前世受尽磨难锻炼而来。
她很信她的第六感,但海棠脸上也没表现出对文丽的防备。
但她对文丽的疏离,明明白白摆出来,语气淡淡地开口:“文丽,你现在是蒋星睿的妹妹,你们是一家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明白了。”文丽叹了口气,转身回了自己的座位。
同时文丽感受到刘悦瑶的方向投来的视线,唇角微不可察的一勾。
明玥则在文丽回了座位后,才开口:“没想到你与文丽是老乡,之前也没见你们说过话,还以为你们不认识呢!”
海棠简单解释了一句:“我们一个村的,虽说同村,但因为我高文丽一届,平常接触的很少,也就是认识的关系。
平常我们不说话,是因为没啥可说,这次张小雪的事情闹这么大,作为老乡,文丽过来关心关心,很正常。”
明玥想说文丽的举动,她感觉不正常,但联想到张小雪吃了那么大一个亏,她又觉得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
其实明玥事后冷静下来,就反应过来张小雪最后的下场,是海棠一手推动的。
但老实说,是她自己上赶着帮忙的,不是海棠利用了她。
再者说,如果不是张小雪不怀好心,主动挑事,哪有后头的那些事。
海棠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把握住一切有利机会自保的性子,她挺喜欢的。
这也是为什么海棠询问张小雪在班上和谁关系好时,她会暗示海棠。
后座的苏烨,见明玥没有因为海棠算计人,而与海棠计较,大约摸出她的性格底色。
明玥有正义之心,却不刚正过头,很知变通,高兴之余,苏烨大大地松了口气。
他真怕明玥因为海棠算计张小雪的事情,心中不快,并因此心中对海棠生出隔阂。
毕竟因为张小雪这件事,苏烨在心里认可海棠未来表嫂的身份,同时对明玥的喜欢更浓烈的几分。
如果明玥对海棠生出反感来,他和明玥能成的几率就会降低,这不是他想看见的局面。
晚上晚自习时,朱老师将海棠叫到教室外。
她将一个信封递给海棠,解释道:“这是张小雪父母给你的赔偿,你收好。”
海棠接过信封:“谢谢朱老师,今天的事情给您添麻烦了。”
朱老师却摇了摇头:“今天的事情不是你的错,是张小雪的品性有问题,不要自责,回去好好学习。”
海棠应下,将信封一折,塞进外套口袋里,转身回了教室。
晚上下自习,回到家,海棠从口袋里取出信封打开。
她从信封里抽出四张崭新的五元纸币,这个时期,普通工人的工资普遍在三十至五十块左右。
这二十块,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半的月工资。
但海棠并没有得到补偿的喜悦,她情愿今天没有事发生。
将钱收好,她拿了盆、毛巾去卫生间洗漱。
另一边,苏烨回到家,刚洗漱完,楼下保姆叫他:“小烨,杨队长找你。”
苏烨忙奔到楼下客厅,从保姆手里接了话筒,高兴地开口:“哥,你出任务回来了?”
“刚刚完成任务,还在外地,这几天棠棠怎么样,在学校习惯吗?”
电话另一头,杨曦晨提到海棠,冷硬的脸瞬间柔和下来,深邃的双眼里有柔情,又有浓烈的思念。
执行任务的这一个多月,他很想她,非常非常地想。
“哥,你怎么不打电话回家亲自问海棠。”苏烨纳闷地挠了挠头,紧接着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表哥。
“打给棠棠,她肯定只报喜不报忧,可我想知道她在学校的真实情况。”杨曦晨又在心里默默地补了一句:况且这么晚了,他怕影响小姑娘休息。
然后接着道:“虽说棠棠这次没吃亏,不过你以后警醒点,我怕那个叫张小雪的不甘心,报复棠棠。”
“知道,哥,你就放心吧!”苏烨立刻慎重地应下。
“时间不早了,快去休息吧。”该了解的都了解清楚,杨曦晨叮嘱了一句,就挂了电话。
付了话费,杨曦晨第一次觉得时间过得好慢,他恨不得立刻动身回北都,但不行,这会儿根本没有车。
第二天是周六,这个时代没有双休一说,不过周六晚上,学校不上晚自习。
下午的课结束之后,明玥一边收拾书包,一边问海棠:“明天下午休息,你有什么安排?”
海棠一边将课本往书包里塞,一边回话:“在家复习,怎么了,你有事?”
明玥就停下手里的动作,并拉住海棠的胳膊道:“不是吧,就半天假,你都不放松放松,你把自己逼得也太狠了吧!
明天我去香山看红叶,顺便写生,你跟我一起去吧,这个季节,香山的红叶景区,景色可漂亮了。
这学习也不能死读书,要劳逸结合,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