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角落秘闻 > 第16章 地下冰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打着电筒走了许久,没想到这个地方还不小。

随着我们的深入探索,在仓库的后方竟发现了一个地道。

昏黄的电筒灯光在这空间里摇曳,墙壁上的影子随着我们的动作不断晃动。

也不知道在这个角落里曾经又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起初这地道还是比较宽阔的,我们也还是可以微微直起身子在其中谨慎前行。

可没走多远,空间就迅速变得逼仄起来。

我们不得不佝偻着身子,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

再往里走,地道愈发低矮,我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只被困在狭小洞穴里的困兽。

完全直不起腰,只能半蹲甚至近乎匍匐着前进。

四周的空气仿佛都被挤压得稀薄起来,本来就是高原,现在呼吸变得更沉重更艰难了。

并且每一口都还带着潮湿与腐朽的味道。

这时,我才深刻体会到,做盗墓贼的为啥都那么瘦。

身形稍微胖一点,在这种地方根本就是寸步难行。

我还算好的,可看多杰那魁梧的身躯,走在这狭窄的地道里,实在是艰难。

他的肩膀和后背不停地蹭着粗糙的墙壁,每挪动一步,都能听到衣服和墙壁摩擦发出的“沙沙”声。

感觉他随时都会被卡在这局促的空间里。

我忍不住说道:“多杰大哥,你这体型走这地道可真够呛啊,要不歇会儿?”

多杰喘着粗气,苦笑着回答:“我没问题的。”

也不知道是运动中的原因还是环境狭窄,怎么就感觉越来越闷热了。

就这样艰难地前行了许久,我们终于顺着地道走了出来。

喔不,是爬了出来!

一瞬间也清爽多了。

不过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呆立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竟是一条冰道。

这冰道晶莹剔透,在我们手中手电筒微弱光芒的映照下,闪烁着诡异的蓝光,仿佛是一条通往异世界的通道。

冰道的宽度大概能容纳两人并排行走。

高度却参差不齐,有的地方高耸,能让人站直身子,有的地方却又低矮得只能让人弯腰通过。

冰道两侧的墙壁光滑如镜,能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略显狼狈的身影。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冰道平时应该都是水,心里猜测这大概是地下水形成的。

因为我们来的时候,地上并没有见过有大河。

而且根据刚才行进的距离推算,我们应该是到了寺庙外面某个山里了。

我忍不住开口说道:“如果这个冰化开了的话,绝对非常凶猛,绝无通过可能。

怪不得前面的地方,很多箱子有被水泡的感觉。

大概冰化了以后水是可以漫过去的。

而来时的地道感觉是缓下坡,估计入口处是绝对淹不到的高度。

不然寺庙也该泡水了。

只是也不知道如何形成的这条冰道,感觉就像神话故事里的避水珠起了作用一样,把水给冻住了。”

多杰听了,笑着说:“几位大法师的推算下,果然是不会出错的。

这时机刚好合适,只是其中变数还不可知。”

看多杰表情,感觉他也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他对那些大法师非常崇敬,应该不会随意拿他们出来说话。

有可能他之前只是找到了那个地库,并且那时候还可能是被水淹着的。

不过我听后,还是震惊不已,难道这一切都是算到了的?

那些所谓的大法师人可不在这,可能千里之外。

居然可以推算出来这里会产生这种神奇现象?

突然想起达杰那个电话,这么说来,甚至精确到时间??

我明显不太信,但是又想到了预言系神作《推背图》。

这《推背图》是着名的天文学家李淳风与袁天罡联手所做的作品。

李淳风是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历算家,同时也是道士。

他长期在太史局任职,主要从事天文观测、历法制定、算学研究等工作。

袁天罡是隋末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风水大师、道士、相士。

他以相术、风水之术闻名,曾为皇室和贵族提供相面、风水勘察等服务,着有《六壬课》《五行相书》等。

这两人可不得了,说是显世大能也不为过。

人家在百千年前就可以推算出来后来的各种事情,这是何等能力!

举几个例子:

比如第三象谶文“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暗示出武曌的名字。

其中内容写到有“喔喔晨鸡孰是雄”,隐指武氏“牝鸡司晨”。

武则天称帝后自创“曌”字为名刚好对应“日月当空”。

而武则天晚年归政于太子,又与颂歌中“遗枝拨尽根犹在”相合。

又说第五象的谶语,“杨花飞,蜀道难,截断竹萧方见日。

更无一史乃乎安”以及颂曰“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木易若逢山下鬼,定於此处葬金环”。

说的是杨贵妃死于马嵬兵变和安史之乱。

“木易”指杨贵妃,“山下鬼”是“嵬”字,指马嵬驿。

再说二十一象,被认为与靖康之变有关。

谶曰“空厥宫中雪深叁尺,吁嗟元首南辕北辙”。

颂曰“妖氛未靖不康宁”,圣叹曰此象主金兵南下,徽宗禅位。

对应了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被掳北上的历史。

第三十六象谶曰“纤纤女子,赤手御敌,不分祸福,灯光蔽日”。

颂曰“双拳旋转乾坤,海内无瑞不靖”,被认为影射慈禧太后。

图中一女子右手提灯笼,左手持折扇,是红灯照成员的标准装扮。

一汉装女子骑马策鞭指慈禧太后,当时慈禧太后是清朝实际的掌权者,挟光绪仓皇出逃。

第三十四象的谶语“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

颂诗“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被认为预言了太平天国运动。

“头有发”指太平军留长发,“太平时,王杀王”暗示天京事变等内部争斗。

近的来说……

比如第三十七象,卦象为庚子震下巽上益,这一象主要被认为预示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朝的灭亡。

“益”卦下为震,代表雷;上为巽,代表风,象征“增益”。

预示着可以冒险犯难,有变革与助力之意。

谶语“汉水茫茫”,双关语,明说汉水,实指武汉,预言武昌起义。

“不统继统”,指清政府被推翻,大清再无人继续统治。

预示着共和理念将继承中华大统。

“南北不分,和衷与共”,预言孙中山将建立一个地不分南北,和衷共济的共和国时代。

颂曰“水清终有竭”,“清”双关,明说水清,实指清朝,预言清朝灭亡。

“倒戈逢八月”,预言农历八月将发生辛亥革命,阴历八月十九即阳历十月十日。

“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意思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实行共和制。

只有总统没王了,这是吉祥的事,但却遗留下军阀割据的局面,这就有点凶险了。

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个的手段通过这本《推背图》就可以判断其两人能力通天。

甚至推测出了如今生活里的事,比如飞机的存在或者航天事业的发展……

我感觉这就好像圆周率一样,在无限延伸中你甚至可以在里面找到一切答案,难不成这个世界真的就是一个巨大的虚拟游戏?

我们只是代码和程序?

如果是这样那么自然是可以推算出来的,说不准我们自己就是进化完毕的AI呢?

不过话说回来这《推背图》版本众多且内容多是隐晦模糊。

其所谓的应验也感觉是后人的主观解读和牵强附会,缺乏科学依据。

不能被视为真实准确的预言。

有学者考证,坊间流传最广的金圣叹批注本也是民国时期伪造。

我摇摇头不再去多想,真真假假的谁说的清楚呢?

但是目前这些事想有些太多了,大脑再不开启自我保护,只怕会立刻疯掉。

毕竟我现在正在面对那些所谓的大法师。

感觉自己就像一颗被人随意摆弄的棋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忍不住问道:“多杰,你说这真的都是他们算好的吗?

那我在这中间到底算什么?

说白了就是个无关紧要的陪衬啊,为啥要废这么复杂的功夫把我带过来呢?”

多杰若有所思地说道:“你的存在就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这句话我不是第一次听到,可究极所以,我也不知道我到底都拨了什么千金。

这时,达杰突然打断我们即将的对话,冒出来一句:“白毛湖绿水红掌拨千金。”

我顿时无语,没好气地回他:“是红掌拨清波!

你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能不能别在这时候犯迷糊,你不还是大学生嘛。”

达杰挠挠头,嘿嘿一笑:“我这不是想缓和下气氛嘛,这一路太压抑了。”

我在心中暗道:马上就要被我套出来话来,结果被这小子打断了,是有意还是无意呢?

看着对方一脸憨厚的笑着,行吧,多半是无意之举。

我们沿着冰道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冰面很滑,每走一步都得格外小心。

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滑倒摔个四仰八叉。

通过这条冰道时,渐渐的居然可以明显感觉到有一阵热风袭来。

那股热意仿佛从大地深处蒸腾而上,带着丝丝硫磺的刺鼻气味,迅速驱散了冰道里原本的寒意。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脑海中瞬间闪过之前在黑沟的经历。

还没来得及等我开口,多杰猛地看了眼时间,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脸上的肌肉都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惊呼道:“不好!

推算的时间快到了,这里快塌了!”

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恐,在冰道里不断回荡。

我一脸茫然,眼睛瞪得滚圆,心里直犯嘀咕,有这么玄乎吗?

我才不信呢!

在我看来,这或许只是多杰的危言耸听,又或者是他对那些所谓大法师的推算过度迷信了。

李淳风和袁天罡这种人物我都会质疑,何况你那几个……

想法还未能通达,就在这时,突然听到冰面上传来“咔嚓咔嚓”的细微声响。

那声音起初还很微弱,像是远处传来的细碎脚步声。

但很快就变得密集起来,就像无数只蚂蚁在啃噬着冰层,又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卧槽!”我下意识地在内心大喊一声。

双腿一软,差点直接跪在冰面上。

紧接着,我直接三十六计撒腿就跑,可冰面实在太滑了!

每迈出一步都像是踩在抹了油的玻璃上。

我没跑几步就重重地摔倒在地,膝盖和手掌用力的磕在冰面,传来一阵火辣辣的疼痛。

达杰在一边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我围巾的末端,拽着我的围巾拖着我往前跑。

围巾瞬间勒紧了我的脖子,此刻我感觉呼吸被阻断了一样。

不一会就因为缺氧眼前直冒金星,脑袋里嗡嗡作响,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快要出窍了。

慌乱中,我双手拼命地去掰那勒紧脖子的围巾,指甲都因为用力过猛而折断了一些。

可那股强大的拉力让我根本无法挣脱,这他妈什么人啊?

怎么这么大的力气!

终于在没多久后远离了刚才发出声响的地方。

刚停下来,我就立刻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拉扯着胸腔里的火焰,肺部像是被灼烧一般疼痛。

只怕再拖拽一会我就得飞升了。

大家都粗粗的喘着气,只是过了许久,这冰道也没有出现塌方的迹象。

我拍了拍身上的冰碴,暗自庆幸,看来现实和小说还是有不少出入的。

不然这些能掐会算的大法师能力也就太可怕了,太过崩坏三观。

不过这围巾差点把我勒死倒是真真切切。

想到此处我立刻站起身,满心的怒火,正想直接开骂。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人家也是好心救我直接开怼岂不成了保反人?

对方看到我突然起身疑惑的问道:“邹老弟怎么了?你是想到什么了吗?”

我看他一脸憨厚,更不好意思说些啥了,顺势拍了拍裤子说道:

“没啥事,就是溜达,没事我溜达!”

此时,也是越发感觉到一阵闷热。

身上厚重的衣服成了累赘,热得我额头直冒汗。

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滴在地面上瞬间就消失不见。

之前也有猜测,这冰道大概是以地下水为基础形成的。

而在高原地区,地下也是有存在丰富的地下水系。

当这些地下水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比如遇到温度较低的环境,就可能会结冰从而形成冰道。

例如在一些高山洞穴中,由于洞穴与外界冷空气流通不畅,内部温度常年较低,地下水渗出后便是容易结冰。

而那闷热的感觉,说明此处肯定有地热活动。

什么叫地热活动?举个例子,温泉就是比较常见的地热活动之一。

所以这可能是地热的热量与外界冷空气在洞穴内某一时间段形成了温度平衡。

使得这个区域的地下水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在冰点左右。

既不会完全融化,也不会完全冻结,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冰道。

我用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手心里全是黏糊糊的汗水和融化的冰水。

虽说此刻用科学想通了一些事不至于让自己疯掉,但还是不敢在自然力量面前,掉以轻心。

说不准就正在憋个大的。

我定了定神又紧了紧背包,里面装着不少火柴和蜡木条,这都是在圣都时就已经采购好的。

黑沟的教训必须铭记于心!

那时候所有电子设备突然失灵,周围一片死寂,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至今仍历历在目。

要不是运气好,真的是很难捡回一条命。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百分百相信过电子产品,有时候最基础的反而最管用。

我们继续沿着冰道前行,热意越来越浓,冰道两侧的冰壁开始出现融化的迹象。

水滴不断地从上面滴落下来,在冰面上汇聚成了小小的水洼。

每一滴落下的水珠都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闷热而寂静的冰道里显得格外突兀。

只是地面的冰面越来越稀薄,周围场景渐渐转变成了天然的溶洞。

从之前进入的“地道”以及后续的行进过程可以推测。

之前过来的那些路,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导致地层出现断裂、褶皱等,所以才形成了连通地表与地下深处的通道。

也就是我们最开始进入的地道与这会所在地下空间。

而目前周围情况表明,这种地质运动使得不同的地质空间相互连通。

而原本处于地下深处的溶洞空间是因为某种机缘巧合与地面相连通。

毕竟上面就有着一个巨大寺庙呢,这入口就在人家禁地里摆着。

而寺庙里的那些人到底的知不知道此处神异,真不太好说。

但最初的,在这选址的那批僧人领主是一定知道这下边的事的。

知道这山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其实有个中空的世界存在。

所以,这一切都人为的吗?

那这也太离谱了!

比起人为制造,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地下水的长期侵蚀作用对岩石进行溶解和冲刷,逐渐扩大地下空间,所以才形成了这个地下空间。

同时,科学来说地下水的流动也可能在岩石中开辟出通道,与其他地下空间相连。

这也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知识,而是地理常识。

但是……

这地下水也不是没可能,是人为引过来的。

所谓……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