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上,
朱元璋被林豪的死谏,彻底气麻了,
召来锦衣卫要处死林豪,
但礼部尚书任亨泰起了爱才之心,出列替他说话,
“林大人是就事论事,不该被处以极刑,请陛下收回成命!”
林豪虽是礼科给事中,平时是在礼部办差,监察礼部的各项事务,
但他们属于监察岗位,直接对皇帝负责,
并不隶归礼部管辖,
可任亨泰是礼部一把手,还是对他们这些七品官的前途,有一定决定能力的。
林豪此刻却是怎么也不明白,
任亨泰是状元出身,奉行中庸之道,行事保守,
而且与自己素交情,为何冒着遭受圣怒的风险替自己出头,
就在他愣神思索之际,
又一名年逾六十、中等身材的绯衣高官站出来,
“臣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詹徽启奏,”
“请陛下息怒,林大人就事论事,属于言官本职,”
“只是言辞太过生硬,”
“望陛下看在他初入京城为官的份上,再行宽赦。”
说完,詹徽还不忘用眼神示意林豪认错,
可林豪却是更加凌乱了。
詹徽是当下老朱跟前的大红人,
以区区秀才之身入仕,一路青云直上,坐到了尚书兼都御史的高位,
如果任亨泰为人是保守的话,
詹徽就是圆滑世故,
没有好处的事,绝对不会冒头。
朱元璋见底下两位高官,难得同时出面帮人说情,
情绪也慢慢冷静下来,
加之,他爱惜林豪的才能,也不想真的重处林豪,
遂决定顺坡下驴,
就此放林豪一马。
可林豪哪里会让两位“大佬”“坏”了自己大事,抢先一步开口说道,
“两位大人的回护之情,下官铭感五内,”
“但今日下官不仅是就事论事,还要争一个理字。”
这几句话,犹如助燃剂一般,
让朱元璋心中刚刚熄下去的火苗,再度爆燃,
“混账!争一个理?你还得寸进尺了。”
“你哪里来的理可争?你当真以为咱不会杀你?!”
林豪一脸坚毅地扫视左右队列中的官员,而后直勾勾地迎上朱元璋的虎目,大声说道,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臣不怕死,为了这个理,臣视死如归!”
朱元璋显然理解到了这句诗的含义,再度被林豪气到血脉喷张,
“横刀”、“向天笑”,
这混账是在嘲讽咱的死亡威胁吗?
如此豪迈的一句诗,竟被他用来埋汰咱,
咱今天真要弄死他,
估计要被背上万世的骂名了,
不行!
咱得想办法诛他的心。
大殿中的官员们,尤其是那些文官,
他们不顾早朝礼仪,充满敬意地注视着林豪,细细品味着他通过诗句表达的态度,
“去”是指即将赴死的自己,“留”是我等同僚,
“肝胆两昆仑”是说无论他,还是我等,都有忠勇赤诚的气魄,
他不仅是在表达悍不畏死之志,
也在勉励我等要坚持一个理字,
何等烈丈夫,才能写出这样的诗,
这林豪,绝对是一个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陛下若是要开口处置他,
我等必须站出来力保他才是。
于是,君臣各怀心思,整个大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林豪傲然挺立几息,发现朱元璋迟迟没有进一步指令,
而文官们却是眸中带着敬意地注视着自己,心中暗道一声,
不好!
又演过头了,
慷慨赴死的调性,又拔得过高。
要坏大事了!
难道要前功尽弃了吗?!
这时,
蒋瓛也察觉到林豪有“翻盘”的迹象,
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遂开口大声驳斥道,
“林豪,你少在那里装高深!什么横刀去肝胆的,”
“你念两句诗,骗得了两位大人,还有一众不明真相的大人,却瞒不过本官。”
“诸位大人,林豪此子刚才看上去是就事论事,实则是在发泄对陛下的不满,”
“他表面上是为靖宁侯案发声,实际目的却是想为胡逆翻案。”
一提到“谁沾谁死”的胡惟庸,
大殿中的空气又一次凝固,
那些想着关键时刻站出来,力保林豪的官员们,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詹、任二人均倒吸一口气,有些不可置信地打量着林豪,
此子帮叶升说话,可以理解,
毕竟叶升案疑点重重,根本就是陛下有意整治武勋,
他作为言官,出面劝谏,于公于私都是有好处的。
但是说他和胡惟庸直接扯上关系,
实在过于荒诞,
毕竟他如此年轻,在朝中根基浅薄,
而且非淮西籍人士,
可是,当着陛下的面,蒋瓛可不敢胡乱污蔑人,
难道个中真的有什么隐情?
蒋瓛见两位高官如此犹疑的表现,便知道自己说到点子上了,
打出胡逆这张牌,满朝文武不会有人再为林豪出头,
他又转头朝朱元璋一拜,说道,
“陛下,臣知道您宅心仁厚,已无条件宽赦了这林豪,原本想着将他涉案的记录全部封存,”
“但他实在悖逆狂妄,不懂感恩,”
“还是借着死保靖宁侯,来替他们胡党的招魂,”
“臣身为忠臣,实在不忍君父被如此这帮编排,”
“请陛下允许臣将他的罪证过堂,让朝堂上的诸公看清他的真面目。”
蒋瓛奏禀的语气拿捏得十分到位,
他将自己成功地塑造成了一个替皇帝考虑的大大忠臣,
而林豪也是被他的话所“感染”,
他今日第一次正眼注视着蒋瓛,
在心里为蒋瓛的“助攻”写了一个大大的谢字,
幸亏有这样的奸佞,自己的求死之路,才能走得顺畅。
朱元璋却是把林豪看向蒋瓛的期盼目光,理解为心虚,
咱刚才是被这小子的胡搅蛮缠给气麻,
想对付这种伶牙俐齿的人,
还是得跟他摆事实,
一对质,他必然就哑口无言,
到时候,
他只有认错求饶的份,
等咱诛了他的心,
再宽赦他一回,以彰显咱的气度和爱才之心。
“蒋瓛说的有理,”
“这样吧,你林豪不是口口声声要为叶升申辩吗?”
“干脆,咱直接来个公开庭审,也让满朝文武评评理。”
“去!把叶升,还有相关证据都带上来。”
“臣遵旨!”蒋瓛拱手一拜,旋即领着围着林豪的锦衣卫退出大殿,
杨靖也躬身领命,吩咐刑部官员取来案件的卷宗。
不多时,
靖宁侯叶升便被押上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