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面圣不顺的朱棣沉着脸,回到燕王府邸的书房,
燕王世子朱高炽迈着不属于他肥胖身躯的步伐,闪身上前行礼道,
“父王,您终于回来了?大师和儿臣都担心死了。”
下午进京时,他们的脚程过慢,
加之,又遇上凉国公和迎接团官员闹矛盾,更是耽误了很多功夫,
以至于皇爷爷派人来催他们一行人入宫,
可到了宫里,
却被告知皇爷爷有急事,
独让父王留下候旨,
其他人先行回府。
于是,
父王一人在宫里,直到现在才回来。
这期间,朱高炽担忧会有事发生,急得一直在书房里打转,
现在见父王无恙归来,他终于放下心来。
朱棣看了一眼坐在位置上盘着佛珠的道衍,对朱高炽说道,
“尔等瞎担心什么?孤是在宫里侯见你皇爷爷,能有什么事?”
“你速去内院知会你母妃一声,告诉她,孤已经回来,等会找她。”
“是,儿臣告退。”朱高炽知道父王是有事和道衍大师商议,很识趣地朝二人行礼退了出去。
朱高炽离开后,
道衍看着朱棣坐到书桌后,叹气不语,便开口问道,
“阿弥陀佛,殿下这般失落而归,可是没见到陛下?”
朱棣摇摇头,“见到了,但也可以说没见到,”
“孤和蓝玉,在御书房外院子里,一直等到日落,才见父皇从太庙回来,”
“父皇只是上下看了孤一会,嘴里不停地念叨什么,‘好好好,好你个老四’,然后就让孤回去了,”
“他看向孤的那个眼神,冷得让孤胆颤,”
“孤满肚子思念的话,都没机会诉说。”
道衍闻言,盘着佛珠思忖一会,说道,
“阿弥陀佛!”
“陛下此举,应该是对您和其他几位王爷有所防范,”
“这样看来,陛下在太子葬礼后,立太子次子为皇储的决定几乎不可更改。”
道衍和尚的志向,是成为一名造皇者,
当初他以随侍僧人的身份,投奔朱棣时,就说过要送他一顶“白帽”,让他王上加白成“皇”,
所以这些年,他不仅在燕王府讲经,教导几位小王爷,还负责燕藩的谍报工作。
像朱允炆受命参与早朝听政的事,
他早就已经知晓,
并第一时间将朱元璋此举的意图,反馈给了燕王。
“朱允炆,那黄口小儿,在人前学处处学大哥的处事,学雄英的行为举止,可骨子里就是一个坏种,”
“一个庶出子,根本就不配当储君,可父皇偏偏就被他蒙蔽了,一心想着立他为储。”朱棣想起朱允炆小时候那副矫揉造作的样子,顿时没有好脸色。
朱棣是从骨子里喜欢太子大哥的嫡长子朱雄英,
可惜早在洪武十五年,朱雄英就夭折了,
并被朱元璋追封为虞王,谥号“怀”,
虞中带“吴”字,“吴王”是朱元璋潜龙时的封号,
也体现了朱元璋对这个嫡长孙的怜爱。
道衍喊了一佛号说道,“殿下应该庆幸陛下立了他,”
“如果陛下从嫡子中选储,长幼轮序,殿下排在秦、晋两位王爷之后,以两藩的势力,殿下的机会渺茫,”
“亦或者,虞怀王仍在,以他的聪慧和母族的支持,殿下更无半分机会,”
“只有让朱允炆继承储位,让陛下主动剪除那些会威胁朱允炆位份的武勋们,头一个便是蓝玉,”
“陛下这样做的同时,也削弱了朝廷抗衡我燕藩的实力,”
“此消彼长,待日后殿下的机会便会到来。”
“明白了,孤会保持着耐心。”朱棣微微颔首,
想到蓝玉,他冷笑一声继续说道,
“以前孤不信父皇会对付蓝玉,今日孤却是信了。”
“下午孤和他二人在御书房院里,大眼瞪小眼地干等,”
“孤还入了父皇的眼,”
“而蓝玉,父皇连正眼都没瞧他一眼,还当着他的面,故意让内侍传口谕说‘安分一点’,”
“算上,之前的‘取回来’的旨意,”
“父皇这是在往死里敲打他,”
“可那蓝玉却不是一个记敲打的人,他一定会整幺蛾子触怒父皇。”
“蓝玉,他真的不记打吗?”道衍眉头轻蹙,盘着佛珠的手一顿,轻声说道,
下午那个年轻的青袍官员分明用最直白的言语,
震慑住了骄纵的蓝玉,
这在过往,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只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大师,你怎么了?刚刚你说什么?”朱棣见道衍难得有些失神,便开口询问。
道衍双手合十,施了一记佛礼道,“阿弥陀佛,老衲只是想到了一些反常之处,”
“比如,陛下这般连续敲打蓝玉,倒不似他过往雷厉风行的做派,”
“还有他极度冷眼对待殿下,也出乎老衲的意料,”
“老衲会再细致地分析,朝堂近期的一切人和事,看看能否排查出什么变数,”
朱棣闻言,回想起下午所有发生的事,正色道,
“的确有些古怪,”
“父皇之前一直是亲厚信任孤,现在却突然如此冷漠,”
“还有,一个低品阶官员敢当面硬顶强势的蓝玉,”
“这些事,必定内情,”
“就有劳大师,好好分析了。”
······
凉国公府,
书房,
“可恶!陛下不赏就算了,还晾了本帅一个下午,”
“这建昌平叛,本帅就不该去。”蓝玉拍桌厉喝,发泄心中的不满。
“父帅慎言,”蓝太平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偷听,才继续说道,
“陛下让熊大人‘取’您回来,又面传口谕‘安分一点’,”
“主要还是在于储位,”
“他老人家早前让朱允炆参与早朝听政,分明是下了决心要立朱允炆为储君,”
“但又担心我等武勋,拥立三殿下,”
“所以才连番敲打您,”
“如果您不妥善应对,恐怕陛下会下狠手。”
蓝玉眼露寒芒,“怎么应对?难道还放弃支持三殿下不成?”
“让朱允炆那庶子上位,他身边围着一堆腐儒,我等武勋还有出路?”
蓝太平苦着脸说道,“可形势比人强,三殿下已经被陛下以抄经为名,禁足在春和宫里,”
“而且叶侯爷案虽然算完结了,但锦衣卫还掌握我等干涉办案的线索,”
“据传,叶侯爷和那个叫林豪的,胡乱攀咬出了很多不利您的话,”
“陛下随时有可能拿这些所谓‘罪证’,对您不利。”
“叶升仗义,应该不会说不利本帅的话,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蓝玉眉头一挑,语带狠厉地说道,“等等,你刚说林豪?”
“不会是下午骂本帅的那混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