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兰贵妃面色不改,心里已经把嘉嫔祖宗十八代骂个遍,三十多岁还不安分守己,绞尽脑汁地勾引皇上,还有了孩子。

强装善意地笑容回答:“妹妹说得哪里话,你是大庆的有功之臣,我替你高兴还来不及,怎会生你的气,妹妹好生养着,要听母后的话,免了礼数。”

又看向文帝,贤惠福身。

“皇上,妹妹有孕不宜侍奉圣驾,不如今晚去我宫里休息,臣妾等着皇上。”

太后若有所思看了眼文帝。

文帝摇头,敷衍应答。“你大着肚子不方便,朕去养心殿休息。”

兰贵妃喜脸垮掉。“既如此,臣妾告退。”

看人走了,太后又问了些琐事,回寿康宫,临走嘱咐文帝:“云青安顿好嘉嫔,让他为哀家看看。”

文帝起身应道:“儿臣明白。”

…………

凌昊从慕靖处离开,直接上大街,并没有骑马回府邸,闲情信步,脑海里思索着,轩辕皇族覆灭的前后。

拓跋能当立,纯属趁虚而入。

当年突厥内部闹中立,轩辕皇族多有不满者,起兵围困都城,眼看要破城,拓跋从后霸占多城,起兵围剿轩辕起兵者,在城外大战多月,后来不攻自破,拓跋进京把轩辕氏斩杀殆尽,立新国做王。

大庆得到突厥求救信,大兵压境时晚矣,与拓跋兵城外战一月有余,斩杀拓跋多名大将,无奈出使求合,二者订下盟约数十年不可战争。

自那时轩辕皇族覆灭,杳无音讯,当下出现信物,不由让他感慨,轩辕族后继有人,想报灭国之仇,眼前境地他能出力灭拓跋,也是一条妙计。

午后阳光明媚,沿着巷子一直往前走,两边百姓偶有认识他,微笑着打招呼一闪而过。

慕靖的府邸离百花巷,只有几条街的距离,凌昊走着不觉累,径直到百花楼附近,看见青翠的柳叶才发现,已然走了几条街。

肚子开始咕咕,回头看眼侍从,问道:“饿了吗,找个地方吃饭。”

侍从点点头,牵着马跟在他身后。

这个点百花巷人挺多,大多数是吃饭谈心的,找了家沿河的二楼雅间,点了几道菜,无聊打量着门外的景。

清风拂过脸颊,吹起鬓角的碎发飘零,大手把碎发牵制耳后,错眼神间,一道厉光瞒过眼球,灼热感让他闭上眼。

缓和间往身后看去,斜角一张桌有位男人,摆弄着手里的短剑,剑刃亮如烟花,剑柄是象牙雕刻,镶嵌着绿松石,与刚见过的剑鞘,如放在一起,可以合二为一。

凌昊下意识扫向他的桌前,并没看见剑鞘之类物品,就起了疑心,又想到靖王所说的神秘人,要亲自与他们交代。

难道对面这人就是?

目光往上探,面皮青黄内瘦,眼睛却炯炯有神,头发微卷发蓝,穿青色直裾长衣,下穿青色短靴,有种格格不入的美感。

男人意识到有人看他,转头与凌昊对视,浅笑点点头,用突厥语打了招呼。

二楼没有其他人,凌昊听到突厥语心中疑惑更甚,干脆起身到了男人对面,亲自斟茶递过去,用突厥语应和,眼神却落到那柄短剑上。

“这短剑要价几何?”

男人爽朗大笑,把短剑递过去,依旧用突厥语说:“朋友,我有三卖三不卖!”

“有合适的剑鞘我就卖,剑鞘与剑柄是同料我就卖,剑身能出能进我就卖。”

“这三样缺一不可,没有我就不卖,三样全占我送给你。”

无情拿过,凌昊正仔细端详这把短剑,挑眉用汉语调侃。

“朋友,这三样你有吗?”

小二把饭菜端上楼,看看凌昊与男人,怀着疑惑的心把盘子,放在二人跟前,还不忘问一句那男人:“爷,你的菜让小得放哪?”

男人声音带着不可一世的魅力。

“打包,送去靖王府。”,手利索接下凌昊腰中佩戴的黄玉,交给伙计吩咐。

“有了它,自会有人结账,去吧。”

伙计脸色松下,立刻应和。“好嘞,小得明白。”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凌昊还有什么不明白,眼睁睁看着他做戏。

待酒菜摆上,二人敞开心扉,聊天聊地,话多起来,男人用酒说话的情景,情不自禁与他所想的人融为一体。

轩辕皇族的遗孤,轩辕太子的儿子轩辕琼。

轩辕琼的父亲是轩辕皇朝,百姓最看好的太子,笈及之年参与朝政多年,不满他意见的兄弟大臣很多,合计上演内乱的局面,尚在襁褓的儿子跟着母亲悄悄出城,经历生死苟活人世。

意外被高人所救学武艺傍身,在山里隐居十多年,母亲病亡时把轩辕琼的东西给他,说了实话让他报仇。

下山到了卧龙县,卧龙寨的山匪抢劫他,不是他的对手处于诚信,让他落草为寇。

又在卧龙寨隐居多年。

把事情说出口,凌昊点点头,问他的打算。

“我想帮着拓跋弘,拿回突厥的权利。”

话出口惊呆了凌昊。

眸光瞬间锐利起来,盯着眼前面不改色的男人。

“大侄子,你确定要这样做吗,拓跋弘可是你仇人!”

轩辕琼讪笑,眸光阴寒如深渊的千年寒冰。

“眼下突厥大乱,跟着拓跋弘回乡,这个理由最合适不过,我报仇的机会还能大些,要不然你帮我像个法子!”

凌昊沉吟片刻,他还真想不出合适的方法,也只能应下孩子的要求。

“我这儿没问题,皇帝,拓跋弘那边,你必须说服靖王,让他开口向皇帝提出。”

轩辕琼饮下手中烈酒,点头应道:“叔说得有理,来,喝酒。”

…………

青哥万没想到,皇帝亲自下令召自己进宫,跟着太监去蕊语阁,诊了脉开方子,去了寿康宫给太后请安。

太后闲坐在榻上念佛经,听人禀报说神医来到,把人请进来。

太后打量从门外走过来的少年,二十多岁模样,浑身散发的气质,真与自家儿子有几分相像。

这几天她的耳里灌满了,说神医何其好,皇帝对他客气几分,留在宫中人却拒绝。

她倒要看看何许人也,能让皇帝多看几眼。

看过一眼,心里有五分满意,真的是少年有成。

青哥低着头跪倒磕头,嘴里恭恭敬敬问好。“臣子叩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来吧。”,顺着青哥起身的姿势继续说,“抬头,让哀家看看你。”

紫含的目光慢慢聚集,青哥容貌清晰瞬间,陈旧模糊的女子形象在脑海炸开,与眼前这个少年融合成一体。

新后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