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毕,朱标又望向老朱身边的朱政,感慨地点点头:“孩儿初还担忧您委任朱政担任骠骑卫统领稍欠妥当,但今日看来……”
眼下再看,自己宛如困于井底般见识浅薄,不了解天下英才啊!这般年纪就已初具名将风范,日后必定大有可为。
不过还是要牢记谨慎持身的道理,绝不能松懈。
如此才不致辜负自身卓越的天资。
为大明王朝和黎民百姓效力!”
朱政听罢点头应承:“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小人铭记于心!”
“嗯!”朱标满意地微微颔首。
看到这番场景,老朱心中更为喜悦。
这般父子相教的温情画面,正是他期盼已久的。
不错!
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样子啊!
正当他欣慰之际。
随着朱标的发言结束。
众人也不再沉默,纷纷开始表态。
而首先出声的竟是李景隆。
但见他以无比钦佩的眼神注视着朱政,高声赞叹:“短短数月之间,竟让全军上下整齐划一,令行禁止。
军容气象焕然一新,仿若重获新生,成了这般强盛的队伍!
小殿下确实是天纵奇才,雄姿英发,决策非凡。
令末将钦佩的五体投地。
对殿下的敬仰如滔滔江水,绵延不断;又似泛滥的黄河,一发不可收拾啊!”
李景隆此话出口,在场所有人只觉牙酸难耐。
然而此人脸上满是诚挚之情,仿若这些赞颂之词皆由衷而出。
令人一时难以分辨其真伪。
随后起身说话的徐允恭,则明显不似李景隆那样擅长言辞,仅是深深一鞠躬后称赞道:
“小殿下训练兵马别具一格,实属罕见,令末将心悦诚服!”
看到徐允恭与李景隆接连站出来,公开表达对朱政的崇敬与支持。
一群淮西武将心底不禁冷哼一声,对他们这种看似讨好的举动极为不屑。
而那些不太清楚内幕的文武百官则感到疑惑不已。
莫非徐允恭和李景隆两位国公之后,早已结识陛下收养的儿子,且关系颇为深厚?
倒是李善长观察至此,内心更加笃定先前的猜测。
果然,陛下意图借助这批新兴势力,以朱政为首,
来制衡并削弱淮西集团的权势啊!只是此举恐没那么简单就能达成目的。
别说是手握大权的蓝玉等淮西文武不会坐视不理,他李善长更不可能轻易答应。
倘若上位非要强力推行,咄咄逼人毫无回旋余地。
他也只能勉为其难与上位抗衡了。
到时便各凭手段吧!
思索至此,李善长双眸深邃。
恰在此时,
就见老朱忽然将目光落在他身上,似笑非笑问道:“韩国公,你意下如何?”
李善长闻声回神,虽神情自若仍不见任何情绪波动。
不过话语平淡地回道:
“这般军容整洁的军队,依老臣看当可位列演练之首。”语毕。
诸如詹徽、刘三吾等众文官亦连连点头附和赞同。
毕竟即便不通军事,也不是睁眼瞎,连优劣差距显而易见之事都辨别不出。
显然,
朱政统领的骠骑营卫在演练中的表现确实优于其余营队不少。
而蓝玉、冯胜以及耿炳文三人虽然面容平静无波,
但类似傅友德等其他淮西武将心里却是颇有不服之意。
毕竟利益冲突摆在眼前嘛。
尽管朱政表现再出色,众人依然不会认可他,甚至越优秀越让人反感。
心中虽不满,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毕竟事实无可争辩。
总不能无中生有地撒谎。
好在后续还有演练项目:营卫对抗厮杀和展示个人武艺的环节。
对抗部分他们并未寄予厚望,毕竟骠骑卫由各营精选精锐组成,占据优势很正常。
至于最后的个人武艺比拼,对朱政来说无疑是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毕竟年纪如此幼小,即便天赋过人,也不可能在武勇上称霸。
到了那时,哪怕地位再尊贵、权力再专断,也难让人心服口服,众人必然要说些什么。
然而蓝玉对此持有不同见解。
他曾亲身领教过朱政那令人瞠目的神力,深知朱政并非外人想象般不堪。
就这样,在没有任何异议下,朱皇帝立刻召来定远侯王弼等诸营统领,当众举起朱政的手,宣布军阵演练第一名是骠骑卫!
王弼等人满心不快,却只能默默点头应和。
校场上的骠骑卫士卒则兴奋欢呼,庆祝胜利!而朱政脸上不见半分得意,只是微微眯眼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荣耀。
周围彩声四起,即便他神情淡定,但仍显得意气昂扬、风采无限。
站在人群中的朱允炊看到这一幕,妒火中烧,恨不得将牙咬碎。
他的目光怨毒地落在陛下身旁受万众瞩目的朱政身上,心中痛苦如同被千万只蚂蚁啃咬。
相比之下,朱权与朱穗等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尽管过往和朱政有过纠葛,但此刻目睹朱政登高指挥、受三军推崇,心中竟也升起几分佩服之意。
聪明如朱权,更萌生了主动改善与朱政关系的念头。
他清楚作为皇子,未来继承皇位无望,必会封王离京,若能借助朱政练兵之才训练藩王部队,既能提升自身安全,出巡时也倍有面子。
况且彼此间本就没有深仇大恨,如今早非孩提时期,又何必继续为敌?若打不过便联合,何乐而不为?
但有些人可没那么容易释怀。
比如旗手卫那边的李鸾,此刻完全愣住了。
他呆望着站在陛下身边、气质截然不同的朱政,满脸震惊——这怎么可能!这不是曾经正通酒楼那个狂妄自大的少年吗?怎么会有如此转变?
在那一刻,李鸾感觉自己的思维仿佛陷入了僵滞,无论如何也难以理清头绪。
早前,当朱政初登场时,他就隐约觉得此人有些眼熟。
但由于距离太远,他猜测不过是错觉罢了。
然而此刻,朱政已近在眼前,那份熟悉感无法再忽视。
一切变得明朗起来——那个曾经对李鸾傲慢无视、经调查出身卑微的少年,被他指使人欺压掳掠的人,竟然正是传闻中老朱亲自抚养长大、疑似皇家血脉的宫中弃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