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换做寻常时候,刚才老朱就应该立刻下令,让锦衣卫拿下李鸾并就地正法。
然而他并未当即指示出手,原因在于老朱一贯的原则:要么不动手,一旦动手就必须赶尽杀绝,决不留有隐患!
因此,眼下必须慎重考虑李鸾身后关联的人物,比如李善长乃至整个淮西集团——这是一举一动则波及全局。
此刻朱政的言辞间透露出来的果断和残酷,倒是完全契合了老朱的性格特点。
最关键的是,朱政并没有因为一时冲动就嚷嚷着要立即斩杀对手。
他采取了一种先纵容后擒拿的策略,显得极富智谋。
能自我约束,深思熟虑后再行动,这份成熟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某种非凡气质!
这一番举动让老朱欣慰无比。
当下,老朱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真好,孙子没辜负我的教导,我很欣慰!
按照你的方法办,让李鸾这条狗再多苟活些时日吧!\"
话语结束后,老朱与朱政互相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二人相视露出彼此心领神会的笑容。
而此时一直跪在地上的人——李景隆已被这一切弄得彻底愣住。
所谓“给他时间机会让他自寻死路”,还有“一旦开始就必须彻底铲除”这是打算断人退路啊!这也太狠辣了吧!
仅仅有点过错,就要杀人吗?想至此处,李景隆心中充满了恐惧。
原来以为朱政只是个小角色而已,却没想到此人竟是能与蛟龙争斗的猛虎!其手段狠绝程度,简直与皇爷无异啊!并且最让李景隆震惊不已的是——
这样的“荒谬”建议居然得到了皇爷的认可,并且表现出非常欣慰的神情!
那可是国公李善长备受看好的小儿子啊!就这么简单几句话就把生死给决定了么?这不太儿戏了些吗?
皇上也未免太过宠爱这个抱养的孩子了!
以前听到传闻说朱政在宫里颇受老朱喜欢还不怎么信,觉得夸大了。
现在看来,非但不夸张,根本就是疼到骨子里去了!
这种待遇,恐怕连太子的长子朱允炆都无法企及吧!
这一刻,李景隆感觉自己所认知的世界正在崩塌,怎么也无法理解为何朱元璋对待这样一个捡来的孩子竟能如此器重,仿佛是不可碰触的逆鳞一样!
越想越觉得惶恐不安,接下来会面临何种处罚真是难以预料,不会真的如李鸾那般结局吧?
情急之下,李景隆赶紧把头垂得更低,额上汗水已将地面濡湿一片。
就在这时候,
老朱像是刚刚才想起他似的,猛地转过目光瞪向李景隆,冷哼着问道:\"还有你,李景隆,你说说自己该承担什么罪责?”
这一问,李景隆立马抬头哭喊着表白:\"陛下饶命啊,臣真的蒙冤啊,今日的事情完全与臣无关!只是应李鸾邀请喝酒而已呀。
实在想不到他会做出这种泯灭天良的行为来!发现后臣立即将与其的关系切断,再不会有瓜葛。
恳请陛下明查,臣真的对这些毫无知晓啊!”
听完此言,老朱勃然大怒,呵斥道:\"放肆!你以为咱眼瞎看不见你的小伎俩?
若非看见朕坐在这里,你能这般迅速和李鸾划清界限?怕是在旁装作不知,还想趁火打劫捞点好处吧!”
李景隆面色惨白,勉强挣扎着呼喊道:
“我……我绝对没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
我真的冤枉啊……”
“住口!!”
朱元璋猛然瞪眼,愤怒地吼道:
“你就算是文忠的儿子,是我的外甥孙,居然连这点担当都没有。
你对得起我对你的重用吗?啊?
这实在让我太失望了!”
朱元璋是个注重亲情的人。
他对自家人一直都很看重。
李文忠是他的亲外甥,
从小就跟着朱元璋,被他当作亲生儿子抚养。
而李文忠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栽培和信任。
屡建战功,名扬天下,被誉为诸将之首!相比之下,
李景隆虽号称文武双全,风评也不错,
但这次的表现却大失水准:先是倨傲无礼,后又卑躬屈膝,进退失据,满是惊惶畏缩之态。
这让朱元璋很是看不上眼。
他早早让李景隆继承国公爵位,派他四处练兵。
回京之后又让他在五军都督府担任中军都督同知。
在这年轻一辈中,他地位仅低于徐允恭。
甚至朱元璋最近还打算考察一下李景隆,想把他将来留给朱政做心腹!!
但眼前的这副样子,实在让人失望透顶。
“是……是……臣有罪!”
李景隆此刻被朱元璋一顿怒骂,脸色变得惨白,再也不敢申辩什么,急忙叩头认罪:
“陛下所言,臣不敢反驳,确实有罪。
惭愧于父亲之灵,也辜负了陛下的一片厚恩……”说着说着,他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平日里伶牙俐齿、情商极高的李景隆深知朱元璋最为珍视亲情,也知道自己的父亲在朱元璋心中的重要地位,于是有意识地利用情感牌来打动朱元璋。
听到这些话,
朱元璋心里确实有所触动。
他暗自叹了口气,随后转头看向朱政,问道:
“麟儿,你看怎么处理这个不成器的东西??”
朱政听了以后,瞥了一眼那可怜巴巴望着自己的李景隆,想了想后说道:
“我觉得曹国公虽然有点错处,
不过他已经幡然醒悟,并且当机立断做出了正确选择,似乎不用过多苛责……”
听到这话,
李景隆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些。
感激的目光投向朱政。
朱政轻轻一笑,回了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既然我这个乖孙这么说,那这次就饶过你吧!”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即冷哼一声,挥了挥手道:
“起来吧,以后给我夹着尾巴做人,勤勉做事。
下次若再如此,看我怎么惩治你!”
“是,臣谢陛下宽恕,一定牢记陛下的教导!”
李景隆心中欣喜,知道此次已然过关,急忙叩谢皇恩。
然后小心翼翼地撑起已经麻木的双腿站起来。
“哦对了,还没给你们相互介绍呢!”朱元璋忽然想起,
然后便简单介绍了李景隆与朱政彼此相识。
毕竟论起来也算一家人。
善于逢迎的李景隆今次见识到朱政在朱元璋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下定决心要与朱政结交。
马上恭敬行礼道:
“原来是小殿下,臣李景隆,拜见小殿下。”朱政笑着摆手道:
“我并非什么小殿下,直接叫名字就行了。”
“臣怎敢如此放肆,请小殿下切莫如此说!”李景隆忙不迭摇头,
接着立马奉承道:
“小殿下真是气度非凡,尊贵无比。
今日得以结识小殿下,实属微臣莫大的荣幸。
刚刚多亏小殿下替微臣求情,心中感激不尽。
他日定当在府上设宴,略表谢意,还望小殿下赏光!”
朱政微微一笑,并未多言,只回应道:“不必客气,不必客气。”
话音刚落,他对李景隆露出了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
对于李景隆,朱政的看法与老朱有所不同。
在他眼中,虽然李景隆诸多方面都无法与其父李文忠相提并论,但他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八面玲珑,善于圆滑应对,简而言之,很会忽悠。
从靖难之役就可以看出端倪。
尽管李景隆屡战屡败,却依然是朱允炆信任的心腹,从未遭受任何惩罚。
这份本事若能用在其他地方,必定大有可为。
当然也有一些流言和猜测,说李景隆早已被朱棣收买,是建文朝廷中头号卧底。
不过朱政并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打算静观其变。
要是可能的话,他也不介意跟李景隆交好,将其作为一手备用之棋,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