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与陆逊打扫完战场,一同领兵回了武安。
此战先是以赵林精骑放火劫营,再由陆逊领精锐步卒埋伏,以逸待劳,杀退蛮兵。
赵林亦回军掩杀,使蛮兵溃逃,又被一营人马拦住去路。
如此三番四次,约莫斩首两千余,伤者无算。
赵林精骑折损百余人,步卒七十余人,轻伤者数百,可谓自领兵出城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战。
虽仍是大胜,但在赵林心中,自己亲手带出来的精锐,便是一换十,也是亏了。
好在五千蛮人的兵器尽弃于地,待将来得胜回师江陵,当能再打造精良兵甲千余,收获颇丰。
这边赵林与陆逊回了武安,安排值守警戒,犒赏全军。
那边联军大营,两个汉人将军见蛮人空手而回,急去瑶族蛮兵营寨。
时蓝岭已取下了箭矢,在脸腮上绑了绷带草药,胳膊亦吊在胸前,坐于帐中休憩。
其子却在帐外催促蛮兵收拾行囊。
二人见状,急进帐,问蓝岭曰:“蓝首领可有所获?为何令士卒收拾行囊?”
蓝岭脸腮受创,忍痛曰:“盘瓠子民不敢与天神作对。”
二人闻言愕然,追问何意。
蓝岭却是不答,只挥手叫来亲信族人,将二人请出营帐。
二人无奈,只得去问蓝岭之子。
此人约有二十八九岁,生的碧眼突出,面如重枣,身长九尺有余,善使大弓,背负蒺藜骨朵,与其父狼牙棒相似。
此人却不承父姓,乃随生母姓氏,唤作沙摩柯。
二人问曰:“此战可有斩获?敌情如何?”
沙摩柯汉语不甚熟稔,言道:“柯未曾出战,不知详情,只知天神震怒,斥责我族无德。”
二人闻言更奇,追问详情。
沙摩柯却不再言语,只催促族人速速收拾行囊,竟是一刻也不愿久留。
巴马瑶族势大,又与其余蛮夷联合,号为五溪蛮。
二人知拦不住瑶族撤兵,又恐强留,使交恶五溪蛮之众,遂不加阻拦,只一同回帐中,议论军略。
二人却不知,三方虽是划分营帐而居,却到底在同一营寨,蛮人撤兵之事怎能瞒过士卒?
军中之人不知婉转,便与相熟之人打探消息,蛮人亦是实诚,便将赵柏轩乃是天神降世之事相告。
有善言辞之蛮兵,将山麓一战述说的绘声绘色,直唬得汉人士卒已信了七成。
待蛮人陆续撤离之时,敌军主将是天神之事已传遍全营,士卒皆无战心。
二人得知军无战心,便谨守营寨,速遣人报信与杨桓。
及信使翻山越岭抵达杨桓大营,呈上书信,具言实情。
杨桓闻言,怒曰:“蛮夷愚昧,你家将军亦为痴傻耶!那赵柏轩乃是赵云之侄,既出自人身,怎能是天神!”
信使讷讷不言。
杨桓强压怒气,言道:“我弟出兵象州,料已克城而下,回报你家将军,速速进兵攻武安,我弟探得消息,自会引军相助。”
那使者闻言大喜,抱拳告辞,急回转报信。
杨桓见使者已走,谓左右曰:“二将无能,待退了敌军,可择机取其郡县也。”
话音刚落,忽有副将进帐,抱拳曰:“将军,敌将赵云在外搦战。”
杨桓问曰:“其军几何?”
副将曰:“约有马步军五千。”
杨桓闻言,披挂上马,点起本部五千士卒,又去请南宁守将李宏,宾阳守将王勇,各率五千兵马,一齐出营对阵。
及三人领兵出营,射住阵脚,三人领部将十余人出阵搭话。
杨桓曰:“赵子龙,汝后路已断,不思如何保全性命,却来挑衅,不知死耶!”
赵云闻言,叫亲卫捧着一木盒,策马出阵,来至两军中央,将木盒放在地上,口称:“我家将军送礼与杨将军。”
言罢,便策马回阵。
杨桓见状,不明所以,便叫副将策马去取来木盒。
尚未接在手中,已嗅到一股刺鼻、干涩、辛辣、腐臭混合的怪味。
杨桓心中猛的一跳,已有不祥预感,急掀开木盒观之。
待见到木盒之中,自家亲弟头颅正躺在盒中,双目犹自圆睁不闭,满面惊恐之色。
杨桓大叫一声,将木盒抱在怀中,抬起一手,戟指赵云,面目狰狞,怒骂道:“赵云!我与你势不两立!”
喝罢,便叫左右齐出,全军进攻。
赵云见杨桓果真怒而兴兵,心道:“柏轩此计虽妙,却有些......”
心中有些不喜此计,却也知战场争胜,当不择手段,此计虽不合心意,但是敌众我寡,也只好出此下策。
遂急引军后撤。
杨桓见赵云欲走,怎肯罢休?将盛着亲弟头颅的木盒交给亲卫,自引大军追杀。
两军一逃一追,直追逃了十余里,不曾厮杀一阵。
李宏、王勇见大军越追越远,前部已追进一处山谷,且两侧地势愈发险峻,便急纵马赶到杨桓身侧,劝曰:“杨将军,莫要再追了,恐有埋伏啊!”
王勇亦劝曰:“杨将军,赵子龙故意送令弟首级,激怒将军,其必有诈,不可不防啊!”
杨桓却怒道:“赵云杀我亲弟,此仇不报,我枉为兄长!”
言罢,不顾二人劝阻,只叫大军速速追杀。
如此又行了三五里,大军已有七八成入了山谷。
李宏、王勇见谷内虽阔,谷口却狭窄,李宏急劝杨桓曰:“将军!不可因怒兴兵啊!此地险峻,若赵云投石截断谷口,我等皆死矣!”
王勇亦劝曰:“我军连追近二十里,可曾见到敌军丢盔弃甲?此必有诈,将军不可再追啊!”
杨桓闻言,强压怒气,四下打量山谷。
只见谷内宽阔,四周皆为高山险崖,远眺前方,不见赵云兵马,回首去看谷口,却见谷口两侧的山崖上,各有百余士卒,正投下碎石树木,将谷口人马砸死无数,连人带石、木,垒作一堆,已然堵住谷口。
杨桓见状,怎能不知中计?
大惊之下,已无追杀之念,急叫大军结阵,另派数百人去搬谷口碎石。
却不料正在此时,四周山崖上皆竖起大旗,正前方大旗上书:汉骁勇将军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