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云走了,但其实并不是离开,也不是什么都不管。
赵慧兰毕竟是自己的妻子,而闪摩也是他曾经投入巨资,心血建立起来的企业。
如果真的有机会的话,他是希望闪摩能走的更好。
无论是自己的手上还是在郑勇的手上。
只是现在...
“哎...";季云叹了一口气他将视线放在车窗外面。
在酒店住了几天,他是彻夜反侧,反复思索要如何说服赵慧兰。
想了半天,他只想到了‘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想要说服别人就要先说服自己,想要说服自己就必须要先去看看真实的情况。
特别是郑勇成功的将他的产品推广之后最真实的情况。
下基层调研,这是政府单位最常出现的一个词汇。
可对他来说也一样是现在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闭眼回忆,这几天的事情。
他才发现郑勇这家伙到底干了多大的事情!
这可不是卖了几辆电摩啊!
这几乎可以说是一场交通变革!
在广袤的乡间田野和繁忙的城市快递网点之间,一场静默却深刻的交通变革正以惊人的速度铺展开来。
最初,当那些造型朴实的电动三轮车出现在村口时,老农们只是叼着烟斗多瞥了两眼;当快递站点陆续停满这种带着货箱的三轮座驾时,分拣员们也不过当它是多了块电池的旧家伙。可谁都没想到,从第一辆车下线到现在才多久啊!
这种被称作";电三驴";的交通工具,就像春雨后的野草般疯长成势,彻底改写了江海市最基层的运输图景。
思绪飘回到自己刚刚下乡开始调查的时候。
他是坐在开往郊区的公交车上,清晨的郊区公交车上,季云特意选了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
窗外的景色从高楼大厦逐渐变成低矮的平房,就像他此刻复杂的心情,他也是贫苦出身一点点的走向一个商业精英,如今又从商业精英回归到一个普通人。
";杨柳村到了,要下车的乘客请准备。";公交车的电子女声响起。
这是他选择的第一站,杨柳村,他姑姑家,人嘛~总是喜欢从自己熟悉的地方走起。
刚一下车,村口热闹的景象立刻吸引了季云的注意。
‘五辆颜色各异的电动三轮车排成一列,车斗里堆满了新鲜的蔬菜瓜果。一开始季云还觉得是普通的三轮摩托车,可上前一看就发现居然是清一色的";天马";牌电三驴!
车身上还贴着";乡村振兴示范户";的红色贴纸。
";王大爷,今天这车菜能卖个好价钱吧?";季云装作熟络地打招呼,顺手递上一支烟。
王老汉接过烟,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托这辆神车的福!";
“神车?”季云装作鄙视道:“就是个三蹦子,能有多神?看样子应该不便宜吧?万把块钱吧?”
王老汉倒是毫不在意的拍了拍座驾,";八千块钱!";
“你这娃子是出去时间长喽,这玩意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贵。”老汉说着掀开车斗的防水布,露出码放整齐的蔬菜。";这一车菜,去镇上卖完还能顺路拉化肥回来。充一晚上电,够跑两天。";
季云注意到车把手上缠着几圈电线,接口处还用胶布精心包裹着。
";用电的?";他故作随意地问道:“充电不方便吧?八千块含充电桩了么?”
";俺们农村人用不了那种高档玩意,这东西方便得很!";王老汉从座位底下掏出一个插线板,动作熟练得像变魔术,";你看那个电线杆就有个插口,没电了在哪就能充,在家也行,晚上插上,早上拔了就走。";
季云这才注意到电箱杆上是多了一个配电箱,配电箱有个三向插座,一个插线板接着链接出来,地上有一堆的插线插在插线板上给电三驴充电。
老汉得意的看着季云,";比烧油省多了!以前去趟镇上,光油钱就要十五块。";
正说着,一阵";滴滴";声传来。一辆改装过的电三轮缓缓驶来,车斗被加高成了双层,装满了黄澄澄的橘子。
开车人季云认识,村里种橙子卖橙子的李婶,此时戴着碎花头巾,脸上洋溢着赚了钱的喜悦。
";李婶,今天又去镇上?";王老汉高声问道。
";是啊,顺便接孙子放学。";李婶停下车,热情地招呼季云,";小云回来了?";
说着给季云手里塞了个橘子。
季云拿着橘子,趁机打量着这辆改装车。
";这车能拉这么重啊?";他故作惊讶地问道。
";两百斤没问题!";李婶拍了拍加高的车斗,";俺专门找人焊的双层架子。早上拉橘子去卖,中午带农药回来,下午还能接孩子。";
她凑近些,神秘地说:";有时候去镇上办事,就在政府大院门口充会儿电。门卫老张是我表舅,睁只眼闭只眼。";
季云咬了一口橘子,甜中带酸的汁水在口中爆开。
看着这些坐在车坐上攀谈的乡亲们,他突然想起三年前自己力推的那款高端电动摩托,售价两万八,号称";都市精英首选";,当时赵慧兰还夸他有眼光。
结果就是都市精英的从来不选。
跟村子里的人攀谈了一会,像是李婶这样改装的还不多,大部分村民对这个东西的用处就是拉货和拉人。
特别是拉人。
季云已经不止一次见到一个车斗里塞着好几个人从他面前经过了。
在村子里又逛了逛便往回走,沿途看见村子的快递点,季云倒是想起来快递似乎用三摩车的很多,可以到那边去看看。
回了城叫了一辆出租就往江海市最大的快递分拣中心去。
人还没到就先接受了一波洗礼。
司机是个话痨,听说他要去物流园,瞬间就开了话匣子。
";现在跑运输的都换电动车啦!";司机指着窗外一辆辆穿梭的电三轮,";省油钱啊!我表弟在顺丰干,说他们站点全换了。";
等到了那就更是震撼了!
远远地看去,季云就看到分拣中心门口排着长龙的电三轮车队。几十辆统一涂装的车辆正在排队充电,充电线像蜘蛛网一样从墙上的插座延伸出来,场面蔚为壮观。
";这些都是新换的?";季云装作好奇地问门卫。
门卫上下打量着他:";来应聘的?这批车换了三个月了。";
他指着正在充电的车队,";以前加一箱油五十多,现在充满电才几块钱。站长说一个月省下的油钱够发三个人的工资。";
季云借口找工作混进了分拣区。站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正指挥工人给新车安装防雨棚。
";这批车续航120公里,载重800公斤,够跑一天了。";站长擦着汗对季云说,";就是充电桩不够用,得轮流充。";
一个正在装货的快递员插嘴道:";我们都有秘密充电点!超市门口、小区物业,给保安递根烟就能充。";
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显然这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季云注意到角落里停着几辆改装车。其中一辆加装了保温箱,另一辆的后斗被改造成了可升降的货架。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辆焊接着太阳能板的车,车主正骄傲地向同伴展示。
";这玩意儿真能充电?";有人怀疑地问。
";当然!";车主拍着太阳能板,";晴天能多跑二十公里。我花了八百块装的,两个月就回本了。";
季云悄悄用手机拍下这些改装车。
蹦说,一开始像是村子里李婶的改装他就觉得离谱了,现在一看感觉更加离谱。
而这东西的主要作用是拉货的,有人能给这玩意装太阳能电池板?
那....
季云第一时间就来到江海市郊的商贸城。这里也是曾经三摩车使用场景最多的一个,现在这里的场景让他彻底震惊了:上百辆改装得五花八门的电三轮正在装卸货物,俨然一个自发形成的物流集散地。
";广州专线,今晚发车!";
";义乌小商品,包邮到家!";
";冷链运输,新鲜直达!";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季云那是看的一愣一愣的,就算是已经知道有人改装这玩意跑长途了,可居然有这么多。
还真是怪吓人的嘞!特别是他看到了一辆堪称";变形金刚";的电三轮。
车主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此时正在吃盒饭,见季云感兴趣,以为是生意来了,立刻放下筷子介绍起来。
";这车能跑长途?";季云问道。
";当然!";汉子掀起座椅,露出下面的备用电池舱,";跑广州都行!";
他指着车顶的太阳能板,";路上饭馆、加油站都能充电,给个十块八块的就行。";
说着又展示可升降的底板和折叠侧板,";不同货物用不同模式,比烧油的车灵活多了。";
“老板要用车么?”
季云傻呆呆的看着这辆电摩。
人民的指挥是无用的,其实就连郑勇自己都没想到有人会这样干。
他前世见得最多的就是摊贩把各种东西整合到电摩上,晚上跑出去出摊。
而这一幕很快就被季云看见了。
因为来的时候时近黄昏,正好也是那些小摊贩出摊的时间。
随后季云就看见了一辆辆被改装的奇奇怪怪的车辆出现在商贸外。
简单,方便,出行便宜,改装潜力大。
郑勇那小子是怎么倒腾出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