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72章 反思与总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汶上一间会议室,115师高级干部在开会讨论此次战役的得失,李振华也列席了这次会议。会议上,罗政委首先肯定了这次战役是一次胜利,同时感谢了沂蒙军区李振华、黎明的出手相助。但是对于前期115师被围也提出了批评,特别是陈光代师长在得到了提醒后,还是搞成了被围的被动局面。这时李振华说了一句公道话:罗政委,我也只是预测,主要还是此次鬼子消息封锁的太严,行动太快造成的,换作另外一个人也不见得能处理的更好。

罗政委脸色也缓了下来,陈光也主动起身做了自我批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会议后半程,讨论了115师今天的去向。会议决定先去鲁南,加强平邑以西滕县以东的力量,与山东军区连成一片。同时决定师部精减,干部下沉到团营,提升团营自主性。罗政委又点名让李振华提提意见。

李振华道:我赞成去鲁南,鲁南刘黑七部蠢蠢欲动,这是一个祸害,115师去鲁南可以震慑住他,适当时机消灭他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在鲁南武器装备也好补给。鲁南有的是兵源,沂蒙军区是因为干部少,担心扩张太快影响战斗力。115师这方面就好的多,老红军、长征干部比例很大,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建议115师到鲁南后,利用沂蒙军区的后备兵源迅速扩充。力量强大后,115师可以分兵向北进入济南、淄博、青州以南山区,再往西与泰西留守部队连成一片,恢复泰西根据地,威胁济南及津浦线。目前泰西根据地不适合大部队驻扎,济南那边日军力量还很强大,我们没有必要过早和日军硬碰硬。下放干部及提高团营的自主性更是好事,目前我们还是以游击战为主,积小胜为大胜,比较少有大规模的战斗,扩大团营的自主性有利于激发基层部队的主观能动性,下放干部又能加强对部队的掌控,这样部队能放的出去又能收得回来,我特别赞同这个措施。

罗政委笑骂道:我是让你提意见,不是唱赞歌。

李振华道:这不是唱赞歌,而是我也这么认为的。

会后李振华找到罗政委,道:刚才会上罗政委提到我要提提意见,我这有个小小的建议。

罗政委严肃起来,他讲有意见就提,我们共产党人最不怕的就是意见多,只有不断的修正错误,才能实现进步。

李振华知道罗政委的为人,于是说道:首长,这一段时间我在军区司令部接收到许多中央发下来的文件,发现有些过火的苗头,文件中多次提到肃托。什么是托洛茨基派,我到现在还没真正整明白,我担心肃托会演变成肃反。沂蒙军区我倒是不担心,有完整的制度。军队有军事法庭,民间有巡回法庭,党内有监察委员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我们杨文翰首长讲过一句话我很赞同:人的脑袋不是韭菜,割完一茬还能长出一茬。主席也讲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我觉得115师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有必要的话,可以借鉴新四军这方面的制度。

罗政委郑重的点点头。拍了拍李振华的肩膀,说道:振华,我谢谢你能这么信任我,我会针对这个事采取措施的。

陆房战斗的消息传出后,第115师浴血奋战的精神震动了全国,特别是击毙了日本中将尾高龟藏,这可是抗战以来从没有过的战绩,就连蒋介石也发电报给八路军总部,表示“殊堪嘉慰”。日本方面则是遮遮掩掩的称有八百人的死伤,中将尾高龟藏在济南病逝。而中国则拿出了领章、证件的照片,打脸日本。但日本主打一个死鸭子嘴硬,死不承认。这已经不重要了。第115师挺进山东本属“先斩后奏”,但是他们以陆房战斗中的英勇战绩,使国民党在事实上承认了第115师在山东的合法地位。此外,陆房战斗还打击了驻山东日军的嚣张气焰,打出了八路军的赫赫威名。

李振华在与115师会师后3天离开汶上,离开前把火箭炮和火箭筒悉数交给我115师,还留下了操作人员。这让115师上下都很感激。期间陈师长私下找到李振华,感谢他在会上为他说了句公道话。

李振华真诚地对陈光道:首长,我说的是实话,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不能保证比你做的更好。多和罗政委沟通沟通,罗政委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比我更清楚。

陈光郑重点头对李振华道:希望以后有机会和你一起打仗,痛快。振华,你知道吗,你颠覆了我对炮兵的认知,以前我们没有好的装备,这一仗真让我大为感慨,火箭炮的威力竟然如此强大。以前能和日军战损能有个2:1,我已经觉得很不错了。这次战损1:3,火箭炮占了绝大部分的功劳,让我感觉得装备的重要性,能做这些装备的人才的重要性。

李振华想起后世所说得中国人火力不足恐惧症。

……

三天后李振华、黎明回到了蒙山,一到蒙山就被黎玉政委拉到司令部,询问当日的战况。黎政委虽然得到了115师的战况通报,但怎么也比不上亲历战事的李振华了解的详细。

李振华详详细细讲解了战斗的过程,当听到火箭炮威力时大感意外,107火箭外表其貌不扬,十二根铁管有那么大威力,李振华告诉黎政委,二十具火箭炮一轮齐射,240枚火箭弹摧毁了演马庄。唯一遗憾的是射程及准度差了些,只能覆盖射击。火箭筒同样也存在这两方面的问题,火箭筒精准射程100米左右,同时两种武器耗费炸药的数量有点大。

黎政委已经非常满意了,有了这两款武器,打装甲车、碉堡就不需战士们用命的拼。新四军、八路军普遍都缺重火力,有了火箭炮就可以弥补这一空白。关键是这玩意自己能造,不限数量。黎玉政委要李振华尽快将这两款武器定型,并投入大规模生产,尽快装备部队。事情完成之后,再去鲁南与杨文翰司令会合,到各根据检查工作。

翌日,李振华就去了椿树沟,与熊大正进行了一番长谈,详细描述了两款武器在战场上的表现,也针对射程及精度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鉴于我军急需重武器,把现在的107火箭炮稍稍改进一下火箭弹喷射孔,火箭炮上划上刻度,定型为39一1型火箭炮。而后还完善火箭炮射击表。火箭筒则加装机械瞄装器及稍微改进尾翼定型为39一1型火箭筒,尽快生产一批装备部队,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同时加紧研制第二代改进型。

熊大正点头同意,107火箭炮2000m射程,火箭筒150m射程已暂时能满足军队的需要。批量生产的问题不大,原先炸药不足的问题在搞到日本一大批肥田粉后也得到了解决。

熊大正还告诉李振华一个好消息,爆破筒也制作出来了,爆炸威力也很可观。李振华大喜,也将爆破筒也列入了大规模制造的行列。同时李振华又提醒熊大正军工厂要适当分散,蛋不能放在一篮子里,随着山东军区力量不断扩大,小鬼子迟早会关注到,遭到鬼子大扫荡是时间问题,所以军工厂不能太集中,避免被一锅端。在做好保密的同时,还要做到狡兔三窟。军工厂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易于搬迁的问题。

随后十来天的时间里,李振华又来过兵工厂三次,基本解决了两种武器的量产问题。定型量产的问题解决后,李振华就要准备去鲁南与杨文翰汇合,去检查各根据地政策执行及军队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