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弘治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家皇太子殿下,这次倒是意外没有数落朱厚照。

他耐着性子对朱厚照分析道:“你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还没等朱厚照开心,弘治皇帝又问道:“天下掌握话语权的都是士大夫阶层。”

“真要让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纳税,你觉得这个阶层的人会同意吗?”

“还有勋贵阶层,他们会同意吗?”

“如果我们真这么做了,那不吝一口气得罪了所有权贵阶层,他们都是大明治理国家的肱股之臣,还有一部分举人,他们也拥有免税权,国家这么多老百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了一个科举名额,为什么?”

“考上了才能改变阶层,才能免除税收,因此这么多人趋之若鹜。”

“如果陡然改革让所有人都共同纳税,那时候天下所有人都会反对你。兵部反对你,你会失去兵权;吏部反对你,你会失去人事权;内阁反对你,无人给你治理大明江山。”

“那个时候咱们这个孤胆天子还有什么用?”

“朕再问你,你会不会觉得于谦那一群人放弃祖宗择立郕王很光荣?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很热血?”

“你不妨带入到英宗皇帝身上去看这事儿,今天他们可以换个皇帝,明天他们又会不会换了朕,换了你?”

朱厚照呆呆的听着,而后便是一脸失望的道:“哦,原来不行啊……我果然很浅薄。”

弘治皇帝拍了拍朱厚照的肩膀,道:“朕没说不行,你的想法很好。但事儿不能一口气做完,王安石变法好吗?固然是对国家有利的,可得罪了太多人,最后无奈只能搁置。”

“他的变法类型实在太多,又操之过急……吸取历史教训,任何想要改变国家现状的想法,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朱厚照懂得开始去思考改变,思考国家现状,这自然令弘治皇帝欣慰,他自然也不会打击朱厚照的信心。

但有些危害和道理他也要给孩子说清楚讲明白,国家要先以稳为主,在稳定的基础上,温水煮青蛙的慢慢去改变,而非一口气吃个胖子,这不现实,反而会遭到强烈的反噬,对皇权不利。

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理念中,没有什么比皇权根本更重要,考虑任何事都该以皇权利益为最高标准。

“这些事你不要乱说,连杨廷和都不能说,你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

“要藏着事,不要什么都对外人说,这样会害了你,知晓吗?”

朱厚照似懂非懂,不过还是点头道:“哦,父皇我知道了。”

“好了,回去吧,这些事是父皇该操心的,朕好好想一想。”

“嗯!”

朱厚照兴意阑珊的离去,他以为完美的治国政策,想不到存在这么多的漏洞啊,看来治理国家还真不简单呐!

望着自家大儿子离去的背影,弘治皇帝若有所思。

朱厚照提出的天下所有人一同纳税的理念着实让弘治皇帝震惊了一下,倒不是朱厚照的想法多么先进,而是朱厚照作为太子能想到这些。

只是想要普及这一政策,将会遇到多少阻力?

弘治皇帝其实也不是没想过解决土地困境的办法,只是一直没勇气去做。

现在他不由要好好想一想,看看究竟能不能将这项改革给推广下去!

哪怕只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也能让朱厚照明白其中的难处。什么事光嘴上说,太子或许理解不了。得让他实际看看皇权实施后,会遇到多大的阻力。

皇权不下乡,这事儿从来不是说着完的,他皇帝再厉害,地方官府阳奉阴违又能怎么办?

……

今日休沐。

一大早刘瑾就来找到朱厚炜,说程敏政之子于东宫求见蔚王。

后宫他是进不来的,但东宫可以。

朱厚炜跟着刘瑾一路来到东宫,大哥还在呼呼大睡,这段时间又是上课又是练箭的,着实将他累坏了。

朱厚炜也没打扰他,独自来到东宫正殿。

程埙已经在此等候许久,见到朱厚炜赶忙拱手道:“微臣参见蔚王殿下。”

朱厚炜摒退左右,才对程埙道:“师兄不要客气了。”

“师兄可怪我?”

“此番密云事还是牵连到程师兄贬官,我没护好你。”

程埙赶忙道:“殿下切勿要如此说,臣虽没有父亲的智慧,但也绝非忘恩负义的小人。”

“若非殿下,微臣还不知要被贬去何处,感恩都来不及,怎敢怪罪?”

朱厚炜暗暗点了点头。

程埙继续拱手弯腰道:“此番来寻殿下,是和殿下告别的。微臣要去东南了,当会带着寡母一同过去。”

他是个很孝顺的人,程敏政死后,只有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自然也不会将李莹独自留在北平。

朱厚炜点头道:“好!”

“师兄,调去东南是我的意思。”

“东南备倭指挥使虽然现在看上去是闲暇衙门,但师兄不能太松散,要时刻防范东南濒海有可能的倭寇入侵。”

“凡在东南有任何事,先来信给我,有拿捏不准的事和人,都可以告知我,不要自己做主。”

“此番密云事师兄被牵连,日后当以此为戒,要知晓如何提前脱离危险,无论文武官僚都是人群构成的,每个人心思各异,不要对别人太单纯,工作中务必不要推心置腹。”

程埙听的一愣一愣的,此时竟有些梦幻的感觉,一个四岁多不到五岁的孩子,竟在教自己如何为官如何待人待事,多少有些匪夷所思。

可细细品味,朱厚炜的话又那么令人信服,这些道理程敏政此前也和他说过,他不太明白,自从经历这次密云事后他才有所感悟。

如果早早能做到未雨绸缪,早早想好应对措施,撇清所有责任,也不至于遭到文官攻击而拿不出一点反驳的对策。

他深以为然的点头,然后躬身弯腰,对朱厚炜道:“多谢蔚王殿下,我……我明白了。”

虽然程埙的政治智慧和手段并不高,但忠心就够了,朱厚炜也不指望他能像唐寅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程埙就是他安插在东南的眼睛,山高皇帝远,最起码现在朱厚炜在未来能知晓东南的情况,不会被别人蒙蔽东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