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年一次的大明外察是常例,旨在肃清大明的官僚队伍。

这次由吏部和都察院组成的考察班子素来以公正严明为准,吏部尚书屠滽前职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有风宪官的履历,本就嫉恶如仇。

吏部侍郎王鳌也素来以公正严明出名于任上,更别提现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三个嫉恶如仇公正严明的高官组成了大明弘治十二年的外察考核班子,在地方上真是大杀四方,丝毫情面都不讲究。

湖广布政司辖下的知府陈哲、毛智、孙识等,广西布政司辖下知府王俨、许坦、史书,广东布政司辖下施裕、林表、王坦等三百二十六员各年老有疾例致仕。

河南布政司使李云、参政徐杰、佥事余琦等三百七十七员各罢软无为。

山东按察使刘福、指挥佥事董宁、知府李哲等四十八员各才力不及例调用。

自外察考核班子从京师出发地方,到二月初,不过半个月时间,已经分别在湖广、河南、广西、广东、山东等地惩治了接近七百五十多名官吏。

这些地方官或是因为年老有疾,却依旧霸占官位不肯退去,被查出后立刻勒令其主动请辞。

或是因在地方软弱无能,没有作为,直接罢黜其官职。

或是因才能不够,不达标准,直接遣调其现有的岗位,朝下继续调整。

整个大明朝地方官人心惶惶,不断动用关系写文书去往京师,如果按照吏部和都察院这么考核下去,整个大明的官场都要震荡!

以前也不是没外察过,但每次都会控制在五百名左右的官吏调整,地方官早就将人都推出来了,就等吏部和都察院来考核,谁知这次吏部和都察院竟会如此猛烈,现在考核的进度还没到一半,已经惩治了七百多名,随着考察的继续,还不知多少官吏会被牵着其中。

这些地方官在京师多都有自己的恩师和关系网,现在全部人人自危,送去京师的书信多如过江之鲫。

……

弘治十二年,二月初二,万众瞩目的弘治十二年己未科进士选拔终于如期而至,顺天贡院天不亮就已经人山人海。

会考的举人们纷纷光溜溜的在等待检查防止舞弊,进入考场后便有序进入自己的考棚,准备为期三日惨无人道的会试比拼。

鱼跃龙门,就在这一次!

唐寅和徐经一同进入考棚,两人都自信满满的来到自己考棚内,眼眸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少还未进入官场的新科举子的梦想,他们现在还只是小白一个,还没被官场磨平棱角,各个意气风发。

主考官李东阳和程敏政等人数日前就被封闭在顺天贡院,等李东阳开口一句‘下放试卷’,弘治十二年的会试比拼正式开始!

二月初二,龙抬头,江西全境下了一场难能可贵的春雨。

一名身穿青色儒袍的白面书生,手持着问县学同窗借来的油纸伞,面色沮丧的走在乡间小道。

道路上都是泥泞,打脏了少年的青色儒袍,袍子的颜色已经掉色,显然是经常洗涤的原因所在。

少年不过十九岁,回到介桥村家中,便一脸为难,叹息的对父亲道:“爹。”

老父亲也身穿儒袍,标志着他曾也是一名科举身份,数十年醉心科考却连举人都未考中,如今年过五十,已无自信再去参与科考,将所有希望放在培养自家儿子身上。

“惟中,你脸色不太好也,出何事也?”

少年道:“今年,县学教谕让我们交一年的学杂费,合计十两银。”

严家并不富裕,因为父亲和儿子一同科考读书,花费可想而知,老父耗尽了家资依旧寸步未进,儿子考中了县学,奈何家中实在太穷苦,学费都是问邻居亲朋借的,少年不是廪生,县学也没有禄米补贴。

若是学费交不上,恐怕要从县学退了去。

可是村里能借的钱几乎都借光了,老父亲实在不知该怎么继续开口问别人借钱。

“走!”

儿子前途为重,不管苦成什么样子,都要为儿子保驾护航。

春雨中,介桥村的一座座木屋前,老严秀才跪在泥泞的村屋前,恭敬的磕头叩首。

“哎呀!老严秀才,你这是干什么?”

“当家的,快去给惟中拿点钱来。”

“家穷,只能凑一两银子。”

严父严肃的开口:“逆子!跪下!”

十九岁的少年眼中含着泪花,跪地磕头道:“李大娘,惟中他年若是高中,定千万倍银子还回!谢谢李大娘,谢谢马叔!”

就如此,老严秀才带着儿子一路给村里亲朋好友左邻右居全部跪地叩首,堪堪凑成了十两银子。

少年跪在地上,颤抖着握着举全村之力给他凑成的十两银子,这份银子宛如千斤重,泪水和雨水冲刷在少年倔强的脸上。

少年抬眸,眼神坚毅的遥望北方,暗暗发誓:“我严嵩定会高中进士!今日诸位之恩,严嵩他年以国之力报答!”

严父带着严嵩回到村落房屋,紧紧望着严嵩,道:“惟中,我严家未来的希望全部靠你了。”

“全村人的希望,也都在你了,你一定要高中,不要辜负村里的期望。”

严嵩紧紧握拳,发誓道:“我严嵩未来一定入阁为相!我一定会成为分宜之光!他年等我发达,村里每一个人都要去皇城为官!”

“今日之恩,严嵩没齿难忘,一人得道,我要让鸡犬升天!”

严父点点头:“好!”

少年带着十两银子,和全村人的希望,毅然决然的踏上了乡道,朝着分宜县学出发。

雨越来越大,严嵩回眸凝望介桥村,一处处破败的房子,一个个褴褛的村民……他们那么善良,那么淳朴。

相信我,三年后的举试,我定会高中,有朝一日,我定会将全国一半财富全部搬到这里,让你们安享晚年。

十两银子的赠予,我一定会用百万两的银子来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