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 第65章 出宫前的准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哥从最初的兴致勃勃逐渐开始兴致阑珊,将耗费了数日功夫绘制出来的地图揉成一团。

不过他也没气馁,道:“弟,不要灰心,相信大哥!”

朱厚炜:“其实,父皇不让咱们出去就算了吧。”

“哪能算!从小到大弟都没求过大哥,这点小小的要求,大哥还是能给你办成的。”

朱厚炜:“可我现在也没求你啊……大哥,我怎么感觉你比我还积极?”

“这个,是么?哈哈。”

朱厚照打个哈哈,搂着朱厚炜道:“弟,你快过生日了,马上你就不是三岁的孩子了,你想要什么?大哥给你弄来。”

四岁……不还是孩子吗?

朱厚炜笑着道:“大哥,你不要折腾了,只要大哥和阿耶阿娘姐姐能天天陪着我就好了。”

“成,既然你想要蛐蛐儿,我让舅舅去找来!”朱厚照拍着胸膛兴奋的开口。

……

东宫。

刘瑾这两日很忙碌,朱厚照又交代给他一项任务,让他秘密去打听一下平常内宫监太监是怎么出宫采办的。

刘瑾得到这项任务后,立刻去内宫监、尚膳监打听消息。

“该死的狗东西!告诉咱家你们平常怎么出宫的?”

“具体点,多少人出宫,什么程序?带什么东西出去?何时回来?事无巨细!谁敢隐瞒一点,休怪咱家对你们不客气!”

作为东宫太监,皇太子的近侍,未来的八虎太监之首,刘瑾在东宫温顺如绵羊,出来后嚣张跋扈不可一世,让这些小太监们无不感到愤慨,稍回答不清楚,刘瑾便一个巴掌就抽了下去!

打听好一切后,刘瑾才满意的背着手离开,只是出了尚膳监和内宫监后,刘瑾的面色才从方才嚣张跋扈恢复了一抹清明睿智的模样。

太子是交代他秘密打听的,但他却很反常的如此嚣张跋扈,在深宫这么多年,他太知道这些太监的性格了,这群人嫉恶如仇,不乏一些人心智聪慧。

今日刘瑾嚣张的作风早就遭人记恨,肯定会将他的反常告知到弘治皇帝那里去。

这才是刘瑾想要的结果。

就算最后太子知道了他的嚣张跋扈作风,顶多骂他一句蠢货,办事都办不明白,这只能说明刘瑾能力不行,并不会惩罚降罪。

但如果太子真要溜出宫了,那刘瑾的下场肯定会被弘治皇帝处死!

他刘瑾如果去弘治皇帝面前告密,这样他在弘治皇帝心里就是首鼠两端的叛徒,日后大概率会被驱逐出东宫,调离太子身旁,因为皇帝不需要这样不忠的人陪在太子身旁。

可如果他不去告密,万一太子殿下真的溜出宫,或者出宫失败被发现,刘瑾的下场依旧会是死。

无论如何都是死,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出这样的办法,并且故意露出自己愚笨的一面,通过跋扈嚣张的作风,故意借着别人的嘴透露出皇太子要出宫的消息,足可看出刘瑾的心智城府多么高明,能陪在朱厚照身旁,最终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太监,刘瑾的生存智慧和能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

一切都如刘瑾预测的那样,内宫监的太监果然因为刘瑾的跋扈嚣张,将他的反常举动告发到了弘治皇帝耳中。

弘治皇帝通过只言片语,大概便猜到朱厚照想要做什么,而后又命人去紫禁城各门询问守门侍卫,一切都如他猜测那样。

他的好大儿正在密谋出宫!

他这个大儿子皇太子就是和寻常人不同,从来不会循规蹈矩。

弘治皇帝在乾清宫暖阁内想了许久,才对外道:“去召左春坊杨廷和来见朕。”

“喏!”

大殿外寒风呼啸,杨廷和很快来到暖阁,拱手拜谒弘治天子,朗声道:“微臣参见陛下。”

弘治皇帝挥挥手道:“杨先生勿要客套,朕召你来有一件事要与你商量。”

“微臣不敢。”杨廷和开口。

弘治皇帝道:“太子年幼无知,不知民间疾苦,虽先生执教高明,他始终无笼统之概念,昔宣德帝以年幼之身便随太宗皇帝征战靖难,乃有最后宣德之盛世。”

“朕想请先生带太子和蔚王出宫看看,了解了解北平的风土人貌,感受民间之疾苦,以期太子未来能感小民之不易,垂心尽力肩负百姓,治理大明江山!”

如果弘治皇帝直接开口,杨廷和肯定会拒绝,太子是国本,安全问题容不得一点忽视。

但弘治皇帝说的有理有据,让杨廷和没有拒绝的理由,只能拱手道:“微臣定不辜负皇上之期望!”

弘治皇帝嗯了一声,示意杨廷和离去,而后又对外道:“去召五军都督府指挥英国公张懋、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五城兵马司总指挥朱敏来见朕。”

这些人是要负责皇太子和蔚王出宫安全的问题,弘治皇帝自然相当重视,也需要他们给出一套完善的保护方案。

最后弘治皇帝才道:“召顺天府尹张宪来见朕。”

“喏!”

前面弘治皇帝召见的杨廷和,是负责太子蔚王出宫后的执教等工作,也有看护教导民情的意思。后面在召的五军都督府锦衣卫五城兵马司,都是为了太子两兄弟护卫安全做准备。

最后召的顺天府尹,才是这次太子和蔚王出宫的关键,作为顺天府尹,张宪对北平地方最为了解,刁恶小民,扒手小偷之类的不归军事力量管辖,还是要他这个京师最高行政长官去管理,免得太子和蔚王出宫遇到不愉快之事。

从顺天府到皇城有一段距离,张府尹坐在轿子内,双目微阖,脑子飞速运转,皇帝绕过内阁礼部单独召见自己,这事本身就不寻常。

在这遍地是官的京师,他虽是最地方高行政长官,但这官当的却着实如履薄冰。

前段时间他上书请罪请辞,弘治皇帝拒绝了他的提议,但他知道这笔账不会这么轻易被皇帝放下,只是还没到时机。

莫非这次皇上召自己,就是为了旧事重提,降罪自己治灾不力之事吗?

一路心情忐忑,张府尹终于抵达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