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乃边军一小卒 > 第132章 一悲一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根偷袭鞑子军营后,鞑子军营混乱一片。

军营内人心惶惶。

早有鞑子信使流星马,快马加鞭的把前锋营遭袭之事的情报送往后方。

而鞑子大营中一片狼藉,死伤众多。惨叫哀嚎声不绝于耳。

哈赤躺在回撤的马车上,脸色铁青,显然已经不行了,

即便是军中巫医也已无力回天。

但他仅剩最后一口气时候,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留下大营,全体前锋营后撤,退回白龙山一侧。

他也怕偷袭过后,就是乾军的大举进攻。

留下大营,也是作疑兵。若手下一把火烧了大营,乾军必然知道他们撤兵,势必追杀上来。

鞑子大军接到哈赤命令,开始轻装后撤,放弃了大营和无用之物。

就连那些没法救治负伤的鞑子,也被放弃,有些自我了断了,有些则被杀死,绝对不能让乾人抓到一个活的。

还有那些捕获的乾人奴隶,能杀尽杀。尽量一个不留。

即便如此,奴隶中还是有不少趁乱逃走的,但鞑子也没时间管了,只能任其逃走。

鞑子的军纪还算严明,边撤退,边组织有生力量殿后,若乾军真来,起码还有一战之力。

鞑子的前锋军就这样,还算有序的情况下,开始往白龙山一侧撤退。

哈赤在回撤的车辕中呼出了最后一口气。彻底魂归长生天。

传信的流星马八百里加急,驿站换乘两骑,终于把情报传回了大金都城。

大金朝廷皆是大惊。

要知道哈赤可是作为接班人培养的,他在大金皇室和朝廷威望极高。

是他带兵完成统一草原的最后一步,也是他让铁真族在大金长期处于领导地位。

他是大金可汗几个皇子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

大金的皇帝本来就打算,等自己宾天以后,让哈赤接任皇位。

哈赤也是大金最有希望入住中原的第一位雄主。

大金上下都认可的一位接班人。人们从哈赤的身上看到了大金的希望。

可现在这个希望没了,灭了,死了!

朝堂之上皆是悲痛万分。

但很快,这种悲痛便转化为了无尽的愤怒。

大金皇帝重重的把情报摔在大案之上。

他怒意滔天,此战他们大金损兵折将,他还死了两个皇子,一个皇孙。

这样的仇他必须要报。还有那个叫刘根的他必须要杀!

他不相信乾人像情报中所说,能飞天遁地,使用雷火之术!

本来,他采用的策略是买通大乾朝中高官,让大乾不断的腐烂下去,慢慢拖死大乾。

这样的军事策略是最稳,最有效,也是代价最少的,但就是过程有些慢。

大金都等了几代了,也不在乎这几年。

可现在,他不打算再跟大乾拖时间了,他要召集大军进攻大乾,直逼大乾王廷。

让整个大乾为他的儿子们陪葬,让整个边军为他儿子陪葬!

他要生擒了那个叫刘根的乾人,在全国游行,找到刘根的至亲至爱,当着他的面,一点点刮下他们的血肉。

他要让刘根感受到最大的痛苦后,才将他杀死!

大金皇帝悲愤万分。恨的立刻就想带兵找到乾人刘根!

他立刻下令:“召集大金所有勇士,全面进攻大乾!直至踏平大乾!找到那个叫刘根的乾人!”

朝中那些激进派都亢奋异常,他们要替哈赤报仇。

那些主张慢慢耗死大乾的大臣,也加入了激进派。

大金皇帝的一怒,全国上下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早就想侵入中原了。

入侵大乾是大金长期以往的国策,全国上下都就将这个思想烙印在骨子里。

只不过,以前都是以掠夺骚扰为主。慢慢的蚕食。

这次才算是真正的拉开了序幕,打全面战争。

旨意下达,大金皇帝无力的往龙椅上一坐。

这道旨意,他等了很多年,可没想到是用儿孙的命换来的。

眼泪从眼角滚落,他无力的抬抬手:

“吩咐下去,全城随我迎哈赤将军回家!”

大金都城,全城哀悼。

不论男女老少,官员平民皆着素缟。

在皇帝带领下,都在等着哈赤的尸体回城。

而相比之下。

刘根这边,总兵牵马,大军跟随,百姓夹道欢迎。

一路风光的回到屯军城。

在屯军城的大门口,还教训了下知县马德,暂时给小翠和城中百姓出了口恶气。

有不少被欺负过的百姓,看到刘根斩掉马德乌纱帽那一刀,心中皆是暗喜。

同时,刘根闯入鞑子军营,诛杀鞑子将军之事也在城中传开了。

城中百姓有不少是从周围被屠的村子逃难来到屯军城的。

他们有的失去了双亲,有的失去了妻儿,还有的被砍去了手脚,侥幸活下来的。

鞑子一来,家破人亡。

让这些人如何不恨。

尤其还有像二狗小黑这样,见过哈赤亲自带兵闯入村子,进行屠杀的村民。

他们恨鞑子,恨哈赤。无时不刻都在幻想着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可是他们无能为力,连他们都沦为了乞丐,残人。别说报仇,自己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他们也把希望寄托在边军的身上,可是前有杜嵩带领的镇北军全军覆没,后有朝廷派个太监守城。

这怎么指望的上!

这边军苦守屯军城,能守住就不错了,还怎么指望边军杀尽鞑子,替自己和家人报仇。

同样,这也是当初镇北军的难处,庙堂之上,朝廷不断下令让其出兵驱除鞑虏收复失地,下边的民意也希望他们出城痛击鞑子报仇。

被夹在中间的杜嵩也确实为难,别说杜嵩为难,谁来谁为难。

即便是这新上任的边军总兵张巡也为难。

还好,张巡不像杜嵩那般死板,知道变通。

不然张巡也不会安排这场偷袭,不管这场偷袭的成功与否。

他都能给上边和下边一个交代。

还好刘根偷袭成功了,即便没成功,死了几个不相干的军卒,他也能堵住悠悠众口。

他张巡的压力起码还能小一些,保住边军的有生力量。

这也是张巡为什么这么高兴,一个总兵甘愿为一个把总牵马的原因。

刘根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了。

即便在城门口,刘根不明原因的大骂知县马德,他也极力维护刘根。

甚至刘根出刀砍向马德,他也不慌张。

大军入城,百姓欢呼雀跃,夹道欢迎。

屯军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热闹了。

这可不像刘一德当初为了迎接总兵张巡的那般虚假,是全体军民发自内心的高兴。

而且刘一德当初早把街道清理的干干净净,反而现在派上了真正的用场。

刘根在街上还看到自己的父亲和妹子。二人虽不敢相信刘根能立此大功,可此时也是高兴万分。

任栓锁等人,也都高兴的向人群挥手,抱拳。

他们这辈子还从未受过这等待遇。

张巡算是安抚了民心了,只看朝廷那边怎么说了。

而就在众人高兴之时。

王擒虎被人搀扶着来到大街上。

他的神情严肃,来到刘根面前,沉沉的说道:“根,耗子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