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皇帝的旁边,则站着太子赵承泽。

他们一进来便跪在地上行礼。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帝点点头,抬起手,“诸位请起吧。”

赵承泽看着底下的人,目光微动,目光落在了领头的沈知闲身上。

这应该是沈知秋的哥哥沈知闲吧,倒是个人才。

他写的那篇确认他也看过了,确实是个好文章。

就是他的观点与周围人的观点有些相悖,不知道父皇会不会因此责备于他。

不过不管怎么样,看在这人是沈太傅之子,沈知秋的哥哥,沈知秋又是秦玄昭心上人份上。

他在父皇要责备他的时候,他也会站出来为他说话的。

而且,他也觉得沈知闲说得十分有理。

只是他的父皇可能无法接受这个观点罢了。

不过好在,他的父皇没有因此偏见,该给的名次依旧按照实际的给了。

等所有考生都起来之后,皇帝接着开口:“朕今日见诸位才俊,心中甚是欣慰。”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让每个人的神经都紧绷到了极点。

经过短暂的静默后,皇帝也知道在场的考生心情可谓极其紧张,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冲一旁的太监示意,太监会意便,拿着已经撰写好的圣旨上前一步,缓缓地开始宣布排名。

“下面便由洒家宣布殿试的最终结果。”

考生们紧张地屏息以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听到心跳声。

太监扫视了底下的考生一圈,这才缓缓开口:“一甲一名,状元,沈知闲。”

沈知闲听到自己的名字,心中微微一紧,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

他跪在地上,低头说道:“谢主隆恩。”

对于这个结果,赵承泽则满意的点点头。

旁边的秦嘉元面色僵硬,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他的排名紧随其后,为榜眼。

“一甲二名,榜眼,秦嘉元。”

秦嘉元听到自己的名字,心中五味杂陈,心里更是愤恨无比。

他同样跪在地上,道:“谢主隆恩。”

殿内的其他考生,看到前两名的名次被确定后,心中除了叹息之外,还有一种了然的感觉。

沈知闲和秦嘉元向来是状元的热门人选,只是分先后而已。

如今看来倒是沈知闲胜一筹。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太监继续宣布下一个名次。

“一甲三名,探花王成文。”

话音落下,场中便有一名长相英俊的男子跪了下来。

“谢主隆恩。”

随着一甲名次落下,太监陆续又宣布了二甲的名单。

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被念出后,前十名都被确认了下来。

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皇帝最后的声音响起。

“至于此次科举考试的名次……”

皇帝停顿了一下,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朕希望诸位都能记住这一刻的荣耀与未来责任。”

他的话语虽然温和,却带着不可抗拒的威严。

大殿内的所有人都深深低下了头颅。

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此次殿试,朕看到了诸位的才华与见解。”

“尤其是沈知闲,你的答案让朕印象深刻。”

沈知闲微微低头,心中却波澜起伏。

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沈家的一种荣耀。

“沈知闲,你提出的民为邦本的观点,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

皇帝的声音中带着赞赏,“朕倒是疑惑,你为何会有如此想法呢?”

要知道,场上的考生之一对于最后一道题,大多是在拍他的马屁,唯有沈知闲的回答有些不一样。

沈知闲抬起头,谦逊地回答:“回皇上,这并不是我一人所见,实是先贤所说。”

“自古有孔圣人曾有民本论之说,今民之道大不可离君也,也……”

“朕看你提起了不同于他人所提及的见解。”

皇帝微笑着打断了沈知闲的话,“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沈知闲见状,微微抬头,眼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

“陛下,臣以为,民为邦本,乃治国之本,民心向背,决定国家的兴衰。”

皇帝点点头,脸上露出了欣赏的表情,“不错,你有自己的见解,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

一旁的秦嘉元听着沈知闲的回答,心中更加不甘。

他看着皇帝对沈知闲的赞赏,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沈知闲继续道:“臣想,君臣应同心协力,同舟共济。”

“而百姓如水,君主需用心以润其泽,否则会成为暴政之源。”

听着他的话,皇帝没有回答。

赵承泽听着,微皱起眉。

说实话,沈知闲这话有些逾矩了,不知道皇帝会不会震怒。

想到这里,他偷偷看了一眼皇帝。

却见皇帝紧抿着唇沉默不语,显然心中已然有些不悦。

他冲沈知闲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必再说下去,或者说再说一些挽回的话。

沈知闲顿了顿,对于沈赵承泽的眼神他自然知道的。

但他必须要说下去,既然他那首诗成了威胁沈知秋的话。

那他就必须要从根源解决。

只要他这番话过了皇帝的明目,就算将来那首诗被拿出来,也威胁不了沈知秋,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沈知闲低下头,继续道:“如前朝君主陈文皇,他信奉黄老之学,与文姬皇后一同,选择与百姓休养生息。”

“他们通过推行新政,减赋税、减刑罚、整顿军队、改革吏治等,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百姓饱暖后便都奋勇前行,这正是以民为本最好的实践。”

“国家逐渐繁荣昌盛,带来了后续的文和帝的盛世。”

他这话说完之后,场中一片静默。

原本他们都以为沈知闲提到陈朝,是为了贬低他们。

倒没想到,他居然在夸赞陈朝。

尤其是夸赞成陈朝最繁荣昌盛的那段时期。

要知道,陈朝可是前朝,是不少大臣忌讳的存在。

就算提到陈朝,大多是贬损,绝不会有夸赞之语。

这话完全踩在皇帝的雷点上,哪怕他如今被皇帝亲封为状元。

但谁又知道他这话会不会惹怒皇上,从而打把他打入大牢,撤了他状元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