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青色弟子服、面容尚带稚气的年轻修士,在同伴的怂恿下,半信半疑地走上前去。
他看起来有些紧张,手里紧紧攥着几块下品灵石。
“前辈...”年轻修士的声音有些发颤,“您...您真能知道我在想什么?”
那闭目盘坐的老者,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摊位周围的喧嚣似乎与他隔绝。
年轻修士犹豫了一下,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心中默念着什么。
他脸上带着期盼,又有些忐忑。
过了大约三息时间。
那老者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浑浊的目光落在年轻修士身上,声音平淡:“火候未到,强行冲关,终是差了一线。灵力宣泄,反噬己身,丹田隐痛三日,至今未消,对也不对?”
年轻修士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瞬间面无人色!
他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手中的灵石“哗啦”一声掉在了地上,兀自不觉。
他冲击筑基四重失败,导致丹田受损、隐隐作痛的事情,除了他自己,绝无第二个人知道!
这老者...竟然...竟然一语道破!
连具体症状都说得分毫不差!
“啊...你...你怎么知道?!”年轻修士惊恐地后退两步,看向老者的眼神充满了畏惧。
他再也顾不上掉落的灵石,转身就跑,几乎是手脚并用地挤出了人群,转眼就消失不见。
“哗——!”
人群再次爆发出更大的惊叹声!
“天呐!真的说中了!”
“连这都知道!这绝对不是蒙的!”
“太可怕了!这老前辈到底是什么人?”
姜陌站在人群外围,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
刚才那年轻修士的表情和反应,绝非作伪!
这老者...竟然真的能在瞬息之间,窥探到他人心中隐秘之事!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绝非简单的读心术!
“这...”姜陌眉头紧锁,心中翻江倒海,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身旁的苏九鸢,压低声音问道:“九鸢,你可见过这等手段?这并非寻常卜卦问蓍,倒像是...直接窥探人心念头一般。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他看来,小女帝见识广博,或许能看出些门道。
苏九鸢也正看着那老者,清冷的眸子里只有不以为然。
听到姜陌的问话,她微微摇了摇头。
前世她于仙界遍历,奇术异法见亦多矣。
如牵星引命、龟甲灼纹、梅花易数等大道占卜之术,自有其演算天机、洞察未来的玄妙。
此类术法,往往遵循天道轨迹,耗费心神,且多有禁忌,并非能够随意窥探凡俗琐事。
但此老者之法,并非循天理、演造化之正途。
观其气息,灵力驳杂,根基不稳,不似正统修士。
至于如何做到窥探人心...
苏九鸢黛眉微蹙,也在思索。
世间旁门左道,千奇百怪。
或有可能,是修炼了某种残缺诡异的神魂刺探之术,强行读取他人浅层意识;或是借助了某种特殊的法器或媒介,能够捕捉散逸的精神波动。
甚至可能...是利用了某种精妙的幻术,结合察言观色,诱导对方潜意识,使其不自觉地流露心声。
此类术法,往往另辟蹊径,或有极大隐患与限制,与煌煌大道相悖,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具体如何施为,她亦不甚了了。
前世她专注于大道修行,对此等旁门左道,并未过多留意。
思索间,姜陌的目光又转向了身旁的楚惜月。
按照常理,楚惜月出身魔门,见识或许不如苏九鸢那般高远,但对于各种奇诡秘术、旁门左道,应该比自己了解得更多才对。
“惜月,你呢?你可曾见过类似的手段?”
姜陌随口问道。
然而,姜陌一转头,却发现楚惜月的状态有些不对劲。
易容后的清冷脸庞上,此刻竟带着浓浓紧张和不自然?
她的眼神有些闪烁,贝齿也下意识地轻咬着下唇。
眼神飘忽,完全没有在关注那个洞悉人心的老者,反而心事重重。
“惜月?怎么了?”姜陌察觉到她的异常,不由关切地问道,“可是身体不适?”
楚惜月被姜陌的声音惊醒,这才猛地回过神来,有些慌乱地抬起头,眼神闪烁了一下,连忙摇头:“没...没什么,师尊。弟子只是...是刚才在想一些事情,有些走神了。”
她此刻满脑子都是万道盟告示的事情,心乱如麻,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什么洞悉人心的把戏?
刚才姜陌和苏九鸢的对话,她甚至都没怎么听进去。
看到姜陌和苏九鸢都看着自己,楚惜月知道自己不能再表现出异常了。
她压下心中的杂念,目光转向那个老者,快速扫了一眼,然后脸上露出了几分了然和不屑的表情。
“哦,师尊是问这个老先生的把戏啊?”楚惜月故作轻松地笑了笑,有些几分见怪不怪的意味,“这个啊,其实算不上什么真正高深的秘法,只是一种江湖上流传的、比较精妙的心理诱导和观察技巧罢了,唬唬那些没什么见识的低阶修士和凡人还行。”
“哦?”姜陌挑了挑眉,“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苏九鸢也投来了略带询问的目光。
楚惜月见成功转移了话题,心中稍定,开始侃侃而谈。
她以前在魔门,接触过各种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对于这类江湖骗术,确实比姜陌和苏九鸢了解得更多。
“嗯,以前游历时,见过类似的手段。”楚惜月组织了一下语言,解释道,“这种所谓的洞悉人心,其实核心在于信息获取和心理暗示。”
“首先,他们会提前布置。比如在这流云港,人流量极大,信息也极为混杂。像这种摆摊的,很可能雇佣了一些托儿或者眼线,在人群中散布消息、收集情报,或者观察目标人物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修为气息等等,从中推断出一些基本信息。”
“其次,是观察入微。经验老道的相师或者骗子,往往擅长察言观色。目标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表情、下意识的动作、说话的语气、甚至身上佩戴的饰物、法袍的材质和门派标识,都能透露出很多信息。”
她指了指刚才那个跑掉的年轻修士:“比如刚才那个弟子,神色紧张,手里攥着灵石,衣着是某个宗门的制式服装但品质一般,修为卡在瓶颈......这些细节结合起来,就能大致推断出他可能是个宗门底层弟子,可能遇到了修行上的难题,并且手头不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