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闹麻了!刚重生就娶错小姨子! > 第306章 周建国纳闷,许承安能力已强到能惊动前一把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6章 周建国纳闷,许承安能力已强到能惊动前一把手?

刚进入五月下旬,放牛沟村委会给加工厂打来了电话,声称他们种植园的段木长出了耳基。

许承安上午八点多接到的电话,下午马上就开着摩托车去了放牛沟,在村支书高德康和村委会工作人员带着来到山上的种植园。

众人先是来到其中一个耳场。

许承安看了眼,便不由得心中一喜。

一簇簇的耳基颇为密集。

放牛沟这种植园耳基的长势比起黑土屯上年的要稍为逊色了些,但比起一般的段木黑木耳又可观多了。

这说明了两件事。

自己研究的低温型黑木耳菌种非常优秀,然而聚灵之源对于黑木耳的生长还是有着一定影响,毕竟黑土屯的种植基地里才有聚灵之源,其他种植园是没有的。

许承安把放牛沟里长出耳基的所有耳场都走了一遍,心中大概有了个底。

根据耳基判断,放牛沟的种植园黑木耳亩产应该能有黑土屯的八成五左右。

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因为黑土屯的段木黑木耳产量本来就算得上很高的。

村支书高德康试探性地问道:“许厂长,您觉得我们种植园这耳基长得如何?”

众村民的目光也都齐刷刷地落在了许承安身上。

这个种植园可是他们脱贫的希望,全村各家各户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许承安缓缓地道:“根据我的经验观察,没意外的话你们放牛沟的黑木耳亩产应该能到我们黑土屯种植基地的八成五左右!”

众村民闻言都不由得欢呼出声。

他们也不指望自己亩产能比黑土屯还高,毕竟别人可是镇政府钦点的种植基地,还有许承安这位首席技术亲自坐镇,自然能护理得更好。

放牛沟种植园的亩产能到八成五就算很成功了,而且自家集体山林和种植园都比黑土屯更大,如此算下来整体收入反而会更为可观!

“许厂长,希望能承您贵言,真多亏了您种前种后那么多次亲临我们种植园指导啊!”

村支书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有专家这句话肯定,那就稳了啊!

许承安笑道:“好说,高支书,你们放牛沟的种植园收成好,我也高兴,我的加工厂那边也能有更多业务是不是?”

高德康很快又想起什么:“许厂长,今年那么多村屯都种了黑木耳,加工厂那边会不会要不了那么多啊?”

这话一出,众村民们又都担忧了起来。

用心种黑木耳,想通过这条路子脱贫的可不只自己一个村子,全阳平镇种黑木耳的山村总共有十个呢!

大家都用心,你能种好,别人也一样能种好,而且还有很多屯子的集体林地比放牛沟都多,村民们也怕市场饱和了,卖不了那么多。

“这件事你们可以放心!”许承安信誓旦旦:“高书记,还有各位放牛沟的耳农朋友,我在这里承诺,你们的黑木耳能种出多少,我们加工厂就收多少,而且收购价一分都不会少!如果沧城卖不了那么多,我就卖到外地去,总之不会让大家吃亏!”

众耳农们闻言自然欢天喜地。

高德康心头大石放下:“那太好了,感谢许厂长啊!”

许承安呵呵一笑:“不用谢,运输、加工、销售、包装等其他事交给我们厂子就行,这个我们是专业的!你们要做的是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出耳期和采耳期好好护理,保证产量和品质就行,因为黑木耳的收购价是根据耳场木耳的品级估算的!现在气温每天都在回升,越来越暖和了,一定得注意病虫害的预防!”

高德康连连点头:“是,许厂长,我们一定好好护理,绝不会有半分疏忽和懈怠!”

全村村民辛苦了大半年,眼看木耳就要收成了,可不能在这最后关头出了任何岔子。

随后几天,其他乡屯也相继来电汇报出耳基的事,许承安每个乡屯都跑了一遍,耳基的长势情况基本和放牛沟的差不多,有些好一点,有些差一点,但是差距有限,全部比不上黑土屯。

看来没有聚灵之源的话,亩产的收成也就八成五左右了。

……

六月初,阳平镇的黑木耳进入采收期,加工厂的运输车辆也暂时停止了其他货运业务,肯定得优先厂子自家的业务。

这些采收的乡屯,能进卡车的就进卡车,进不了卡车的就拖拉机。

黑土屯种植基地黑木耳采收的第一天,便迎来了位大人物。

赵卫民早早就守候在村委会了,这样直到上午九点,两辆吉普车来到了村委会前空地,他连忙和许承安带着众工作人员迎了过去。

两辆吉普车的门打开,其中一辆走下来的是镇书记周建国,镇长陈元中和镇政府的几个重要领导。

而另外一辆吉普车走下的则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上了年纪,然而双目有神,不怒自威,正是王冠清。

“王书记!”

赵卫民神情激动,恭恭敬敬上前行礼握手。

这位沧城前一把手,他自然是见过的,其在位时来过黑土屯几回,赵卫民对其印象非常深刻。

哪怕王冠清已经退休了,影响力尤在。

而且别人到了这个年纪还关心着你一个小山村,自然是值得尊重的。

王冠清有点感慨:“赵支书,记得我最后一次来黑土屯,已经是78年的事了,也是我退休的前一年!”

赵卫民点头:“确实如此,王书记记性真好!”

“这么多年没来过了,你们黑土屯变化很大啊,村外那几里山路拓宽了,修得更平整了,还铺上了砂石,以前我过来的时候,吉普车都不大好走!修路是件很好的事,方便了村民,也和阳平镇有了更多的经济往来。”

王冠清先是肯定了下修路的决策,随后又道:“不过,最让我没想到的是,黑土屯竟然在阳平镇带头开发集体林地种起了黑木耳。赵支书,你做了不少好工作啊,响应上头改革开放的政策,也带着这个小山村脱贫了!”

赵卫民暗呼惭愧,自己哪有这样的魄力,其实都是许承安出的主意。

他连忙谦虚:“王书记过奖了,其实我就做了点微不足道的事,倒是我们村的许知青利用他的学识为屯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赵卫民不敢居功,而且他知道这位沧城前一把手是冲着许承安而来的。

他想要造访屯子黑木耳种植基地的消息,都是许承安告诉自己的,当时赵卫民还极为震惊。

不只赵卫民,周建国得知的时候也有点不敢相信。

王冠清退休之后就几乎不理事了,却是突然间这么关心自己镇子的种耳大计,还亲自到访黑土屯和加工厂,都说明他对于这件事相当重视。

要说许承安和王冠清有什么牵扯的话,也就他女婿农机局局长孔立业这边的关系了。

施家的新居喜宴,还有厂子开业的时候,孔立业都来了,当年还一下子给许承安搞来了三个拖拉机指标,但是周建国也弄不明白许承安是怎么搭上这条人脉的。

但是王冠清可不会因为女婿的交情而对许承安特别青睐,这位前一把手眼里只认有能力的人,他在位时提拔的和重点培养的都是有才干的下属,他女婿都只能当个农机局局长,女儿更是没有什么职务。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前一把手,却为了许承安特地在退休后跑了一趟黑土屯,这就让周建国很纳闷。

莫非这位年轻人的能力已经强到能惊动王老书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