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十五年,随着大唐人口逐渐增长,土地红利尚未完全消化之际,民众对工商业的需求逐渐增大。】
【而商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大唐再次出现了不少手有余钱的商户。】
【而这些人手里虽然有钱,可以做到丰衣足食,但是却过得没有安全感。】
【钱放在手里,子孙后代总有花完的一天,若是能够将其变为源源不断产出的粮食的土地,那才是最安全的投资。】
【朝中上下出现了大量促进土地私有交易,原先的农田不交易,但是那些未开垦的荒山,河塘可以交易。】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也没有违反政令,还可以鼓励民间的商业交易。】
【只有这样,才能国富民强。】
作为洛尘儒学最权威的研究者。
再加上李婉荺丰富的前半生经验。她一瞬间就看到了政策的隐患。
她当皇帝吸取到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啊?
不就是有的口子一旦放开,就拦不住了吗?
自己放开一寸,他们就会扩大一尺。
就像以前自己征饷一两,下边官吏就敢从百姓身上征五两一样。
这边只要开放荒山的交易,那么肯定有农田变成荒山,流入到他们的手中。
可是下边出现了这样的意见,他们该如何处理呢?
【你直接把这件事汇报给了洛尘,询问是否要阻止。】
【洛尘听后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发生这种现象并不奇怪,我们来阻止也是顺应天道的。”】
【“只不过,我们阻止得了一时,阻止不了一世,等你我都走了,人之道还会继续运转。”】
这一点,李婉荺也知道。
但他们就真的没有办法来阻止这一切吗?
再次允许民间进行土地兼并,那不还会出现新的五姓七望吗?
那他们这一生做的一切还有意义吗?
【“洛尘,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一点的?”】
【“从光昌一朝就已经知道。”】
“光昌一朝?那不就是现在?”
洛尘的回答,让李婉荺一怔。
她刚才还以为洛尘也是老了才感受到这个道理,但洛尘却说在光昌时期就已经知道了?
那岂不是说他明明就知道打倒了五姓七望,还会有新的五姓七望?
却依然冒着死亡的风险发动百姓起义?
为了钱?
洛尘天天处理国政,都没有花钱的机会。
为了权力?
洛尘年纪轻轻就是刑部侍郎,还愁未来没前途?
【“既然你早就意识到未来还会重蹈覆辙,为什么做过去的一切?有什么意义?”】
【洛尘闻言笑了:“意义就是有人做过这件事。”】
【“我以前编的救世灭世理论,虽然有煽动无知民众的目的,但那也是基于当时民众认知所采取的合理解释。”】
【“而灭世和救世确实也是存在,只不过灭亡的不是天地,救助的也不是天地。人能灭亡的只有人,人能救助的也只有人自己。”】
【“这就是王朝循环更替的道理,只不过古往今来换了多少朝代,能吸取的教训也只是前朝而已。”】
【“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把这个根源的问题直接拿出来,只有问题找了出来,才有解决的可能。”】
【在与你谈话后。洛尘花费半年总结出了《王朝周期论》。】
【洛尘认为世袭罔替是人类最大的前进动力,也是覆灭人类社会的根源,为了防止人类真的因为极端的兼并而走向灭亡。】
【公元二十七年,因为早年周游天下落下的病根,洛尘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
【洛尘将政务全部移交给李婉荺,而自己开始创作《救世圣言启示录》】
【启示录的内容主要包括揭发豪绅如何影响社会发展,如何欺压民众,而洛尘是如何发动民众对抗豪绅,如何组织民众打击豪绅等。】
【不过,洛尘的启示录只写完了不到一半,就提前离世。】
【公元二十八年,冬。洛尘将最高领袖之位传给李婉荺后,离开了世间。】
【随着洛尘的离世,朝中恢复土地交易和土地契,以及人身买卖自由的声量占据上风。】
【而洛尘未完成的救世启示录中并没有如何解决现在问题的答案。】
虽然知道洛尘也是人体凡胎,早晚会死。
但李婉荺看到推演中的洛尘离自己而去,顿时感觉自己的内心被人挖去了一块。
没了洛尘这个可以对照的老师。
她也不知道接下来做得对不对。
但就像洛尘未完成的启示录一样,后边的内容总要有人去填补。
于是李婉荺趁着自己还能动,去拜访了自己的大姐和七妹。
【“大姐老矣,还能提刀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