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大战之后,第一师和第二师都撤回到了溪口镇驻防。
丘清权的第二装甲师本来是隶属于第二军应该返回草原的,夏想并没有让他归建。
他是和代安澜一起成长起来,两人指挥风格不同,却都是部队难得的战将。
夏想让他们回防溪口自是有重要任务安排。
溪口,北大营指挥部。
夏想和夏百里正在商量着部队发展的事情。
“夏大哥,代海鸥我原本打算让他负责我直属的机械化军,直属纵队扩编为第四军后直接交给了牧承,现在不好再调整了。”
夏百里点了点头:“当时战事紧急,你又不在!怕海鸥老弟控不住那些悍将,只有牧承能压得住了!咱们也计划把第五装甲军交给海鸥带了。”
夏想微微皱眉:“还有雨庵,他心性高傲!两人是同时成长起来的,我原本打算让他直接接手第二军的,可是吴伯不想回来坐镇指挥部。”
作为山匪军中的元老,吴伯在夏想军中一直是二号人物的存在。
只是随着夏百里的加入和逐渐稳固住地位以后,吴伯这二号人物也多是象征意义。
吴伯一切以夏想势力发展为重,自知指挥能力和军事素养比总参谋长差了不止一大截!
这若是回来坐镇中枢,不免会影响夏百里的指挥,所以他宁肯在外带兵也不回来给夏百里添乱。
夏想军队的建设、战略布局几乎都是夏百里一手运作的,可以说夏想穿越民国后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把夏百里请回军中,并无条件的信任支持他。
夏百里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才道:“司令,你的意思是雨庵的部队也扩编成军?”
夏想点头:“雨庵的能力独领一军没什么问题,接下来除了军队的建设,咱们是不是督促一下金陵政府构建一下长江防线?”
夏百里叹了口气道:“金陵你们浦江系那位虽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可是他更在意中央军的发展和西江的事情!”
“那你看,有没有必要我去金陵和他们谈一下?”
夏百里起身在指挥部踱了几步:“你不能去,我真怕他冒险赌一把,将你抓起来!投鼠忌器,咱们再多的军队也白搭!还是我去吧。”
“那行,也给中央军带一批军火吧,他们想借助汉斯那边的关系搞些装甲师出来,这次两个师在淞沪打的不错。”
“可是我怕他又把这些部队调到西江打消耗去了!”
“跟他讲好条件,新组建的机械化部队不能参与到西江大战,只能用于备倭。”
“嗯!我们也有能力断了他和汉斯那边的联系,如果没有我们的后勤支援,那些也不过是一堆废铁!”
正在此时,代安澜和丘清权前来报到。
“报告!司令好!参谋长好!”
“哈哈,雨庵、海鸥你们来了,我们刚刚还聊起了你俩!”
两人有些忐忑的坐下!不待夏想招呼,王福生送上了两杯热茶又给夏想和夏百里的杯中添上水。
看了看他们两个,夏想和夏百里对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夏百里这才说道:“叫你们两个来,是有些事情,战前部署的第一装甲师扩编第五装甲军的事情,海鸥老弟你这以后的责任就更大了!”
代安澜立刻起身立正:“请司令和参谋长放心,卑职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夏百里摆手示意他坐下这才转身对着一侧的丘清权说道:“雨庵,我们根据你最近的表现,也决定让你独领一个军!”
丘清权也是激动的起立敬礼:“卑职多谢司令和参谋长栽培!”
夏想开口道:“雨庵,你坐下,你和海鸥一样把你的二师扩编成第六军,不过你们两个军先扩编到三万人,历练一番后再编成六万人的大军。”
......
此时大夏军队从北伐时期的各路军、方面军、集团军,经过数次调整后部队编制有些混乱。
金陵军委会此时正根据各地军队发展情况准备调整一下最近这些有些混乱的编成。
不待夏百里前去商议长江区域国防战略建设的事情,军委会通知夏想前去参会商讨整军的事情。
夏想军团的将领自是不会让他去,便由夏百里组队带领夏牧承、吴伯等数名将官前往参会。
此次军委会组织的整军会议由浦江系那位大佬主持,各派系主官参加。
主题虽是整军却不削减大家的军队数量,只是统一编制成大夏国民军,以集团军为单位,下辖各军、师、旅、团的构架。
参会的各派系大佬自是不会反对,反而借此机会伸手跟金陵政府要粮饷弹药。
浦江系的大佬身为大夏掌权第一人,自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最终大夏民国所有军队编成了四十个集团军,其中属于浦江系的就有十二个,东北系的八个,其他地方军阀就是西北军和川系的稍微多点了。
夏想的第一军团本来就连听宣不听调都算不上,军委会商议后直接给他自己保留了大夏第一军团的编制,直属于金陵军委会,名义上只听大佬的命令。
夏想任军团长兼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官,在大夏年轻将领中与那章少帅旗鼓相当,若论实际掌控的兵力和在大夏国民军中的影响力,夏想只是比那位差些资历和手腕了。
况且夏想此时麾下编成了六个军,二十多万人马了。
只是历经草原和淞沪两次大战,夏想那些精锐老兵损失了数万人,新补充的这些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看似二十多万人,比起当初的十五万精兵,战力并没有增加多少。
夏百里前往金陵参会并与大佬商议长江防线的时候,留守北大营总部的夏想也没有闲着。
他带回的这些重卡首先被配属到新成立的两个军的装甲师,这些重卡主要是用来拉那些重型坦克,方便快速机动!
坦克到位后还可以加入运输补给的车队,通过江浙那发达的交通网,可以将第五军快速部署到各个沿海地区,应对倭军可能的登陆。
大夏现代的秦箬云这次还算给力,和厂家谈好了转让东风猛士生产线和技术的事情,夏想将生产线安置到宝欧派人帮忙建成的第一汽车制造厂。
不多久第一辆真正国产的大夏汽车落地......
此时花旗引发的经济危机正在持续发酵,除了大夏这边在飞速的建设和发展外,那些帝国列强的经济都是一片萧条。
倭国占据了东四省和满洲以后拥有了大批的优质资源,包括当年满国在关外的那些金矿也让他们搜寻到了。
倭国便借助这些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大肆购买军事装备,虽然倭国和大夏都受到武器禁运的制裁,对于倭国来说它们并不缺生产能力,它们紧缺的机械、钢铁石油都不在制裁之列。
花旗商人的钢铁和石油加持下,倭国几个大型的船舶基地、飞机制造基地、战车基地快速建成了。
在两次战役失利的刺激下,这个时代的倭国军力发展的更加强大。
不但重建了那些被夏想大军消灭的精锐师团,倭皇一咬牙又在现有基础上从本土增加了二十个师团的征兵任务!
退到辽省的关东军也不甘于寂寞,有些蠢蠢欲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