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对话又快又轻松,如果现在武家兄弟没走,那一定听不明来房俊和武媚娘在说些什么!
不过这也正常,凭借他们的智商很难理解这么高深的问题,否则武媚娘也不会以为房俊真的在帮武家的兄弟了。
“总觉得这真的是一个绝佳的计策,难道吐蕃人真能察觉到?”
武媚娘仔细回忆着房俊刚刚说过的话,她觉得如果这个计策真的能顺利进行。
那简直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了,只要几年的时间,吐蕃就会进入到缺粮的情况。
只是在细想了一下之后,武媚娘自己先笑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自己男人说的是对的,吐蕃能在强盛的大唐压制下快速崛起。
那靠的绝不是禄东赞和松赞干布两个人,如今的吐蕃可以说一样的人才济济。
这样的计策,如果换个人去执行,也许还能长久一些。
武家兄弟,估计不出三月,他们就得死在吐蕃了。
“夫君,为了这两兄弟而如此煞费苦心,是不是有些没必要呀?”
看着武媚娘那聪慧的眼眸,房俊轻笑出声。
“就你聪明!!!”
夸了武媚娘一句,房俊就露出了一抹微笑。
“当然,他们两个还不值那么多仙酿!”
看着高深莫测的房俊,武媚娘咯咯咯的娇笑了起来。
别人不知道,可房俊却太了解吐蕃了,这个国家不仅切断了河西走廊,还攻占过长安。
李世民的目标是高句丽,可他房俊的目标却是吐蕃。
这一次,房俊要主动刺激一下禄东赞,让他来大唐。
至于武家兄弟?仙酿的运输人员才是房俊真正在吐蕃的布局。
一石三鸟,这一次就连聪明的武媚娘都猜不透她的男人了。
武家兄弟离开了,可另外一个人却到了。
“公子,王玄策到了!”
正在喝茶的房俊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上直接露出了非常开心的表情。
这让武媚娘都有些意外了,她很少能见到房俊会因为一个男人这么开心。
现在的神机营还没有专门办公的地方,所以王玄策在到达长安,去了吏部一趟之后,就被送到了房俊的庄园。
当然这也是房俊提前和吏部打好了招呼,至于王玄策的到来,除了房俊之外,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视。
毕竟一个外地的小官,在长安这种遍地大佬的地方,属实很难引起别人的重视。
当然,直到那送王玄策来见房俊的吏部官员,再看到了房俊竟然亲自出来相迎的时候,那吏部的官员才知道,此人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王兄,我可是等了你好久了啊!哈哈哈!”
听到这位连皇子都不给面子的房俊竟然主动称呼王玄策为王兄。
这吏部的官员脑袋上开始冒汗了。
仔细回忆了好一会,好在他并没有因为轻视王玄策而难为他,现在他甚至庆幸自己来主动送王玄策到这里来了。
本来只是为了讨好一下房俊,混个酒钱,可现在看来自己似乎还走了狗屎运了。
果然,就在他沉思的时候,房俊笑着给了他一锭五十两的银子。
拿着这银子,那吏部的官员脸上的都出现了一丝错愕,这他么也太多了吧?
他只是一个吏部的小官,每月的月俸也就两贯钱,这一下拿了这么多的钱,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辛苦兄弟了,拿去喝酒吧!”
那吏部的官员听到房俊的话,赶忙点头道。
“多谢房大人,下官告辞了!”
如今的长安,都知道帮房俊的忙,绝对不会白帮,谁不知道房家的生意日进斗金。
不过王玄策在见到这一幕的时候却有些皱眉,这算贿赂吗?
可仔细想想又不对,贿赂是向上的,哪有向下的。
赏赐?可这是不是太多了。
房俊看着王玄策的样子,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一般。
“王兄觉得房某这么做是不对的,是吗?”
一听到房俊这么说,王玄策赶忙弯腰拱手道。
“下官不敢!”
刚才王玄策听到房俊称呼王兄的时候,就有些意外,他还以为那吏部的人也姓王。
如今竟然发现房俊真的是在称呼自己为王兄,他赶忙行礼,连道不敢。
“行了,今天是在我的庄园里,没有上官下官的,只有朋友,如果王兄还愿意教房某这个朋友,那就称呼我二郎就行了。”
看着房俊那根本不似作假的表情,王玄策心中满是疑惑,可他同样是豁达之人。
既然房俊都这么说了,他王玄策要是再扭扭捏捏还真不像个男人了。
“房兄!”
房俊见到王玄策这么说,顿时开心的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这就对了吗?请!”
王玄策看到如此热情的房俊,虽然还保持着相对的谨慎,但心情属实放松了不少。
不过,随着两个人一人一斤的仙酿下了肚之后,话也变得多了起来。
房俊算是了解了王玄策为何能在如此偏远的地区最终获得李世民的召唤了。
黄水县临近西南边疆,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民情都更加复杂,这里生存着不止汉族一族。
王玄策不仅妥善的解决了各族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周边贸易,还把黄水县治理的井井有条。
而且房俊知道,即便没有他这一次的要人。
王玄策依旧会在两年后被李世民召见,一个小小边境地区的县令,能直接上达天庭,之后更是三次出使印度。
加上那一人灭一国的伟大壮举,房俊觉得这故事,放在其他小说里,妥妥的男主角啊?
只可惜后来的王玄策表现的太过于突出,反而受到了一些人的诬陷,最终反而没有太多出头的机会。
不过这一次不会了,因为他遇到了房俊,在没有拔苗助长的前提下,这些牛人现在差的只是一个机会罢了。
而这个机会,房俊自然会给他们。
只不过,印度还不急,房俊已经给王玄策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地方。
就在房俊了解到这位牛人和历史上的记载的几乎毫无差别,甚至更胜一筹的时候,房俊笑着说道。
“王兄,你对吐蕃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