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万科捂着肚子,哎哟哎哟地跟在周桐后面,嘴里还嘟囔着:“老爷,您下手也太狠了,我这肚子现在还疼呢……”

周桐回头瞥了他一眼,又好气又好笑:“行了,别装了,铜锣又不是铁锤,能有多疼?”

万科立刻直起腰,嘿嘿一笑:“这不是想让老爷心疼心疼嘛!”

周桐懒得理他,环顾四周,问道:“那些金人俘虏关在哪儿?”

万科抬手一指:“就在西边那个牢房,专门腾出来的……”说着就想溜,“老爷,您自己过去吧,我还有活儿要干!”

周桐眼疾手快,一把揪住他的后领子,像提溜小鸡似的把他拽回来:“跑什么?带路!顺便说说,你们是怎么跟那些金人交流的?我记得咱们这儿没几个懂金语的吧?”

万科挠了挠头,龇牙咧嘴地说道:“老爷,您忘了?小顺子懂金语啊!他娘是金人,他从小就会说……”

周桐猛地停下脚步,眉头一皱:“等等……啥玩意儿?小顺子他娘是金人?!”

万科一脸茫然:“对啊,怎么了?老爷您不知道吗?”

周桐瞪大眼睛:“你觉得这事很正常?!”

万科眨了眨眼,理所当然地说道:“这有什么不正常的?几十年前,还有些金人部落还跟咱们大顺交好呢,那时候不少金人定居在大顺境内,小顺子他娘就是那时候来的。”

周桐一愣,脑海中隐约闪过一些记忆——他好像听欧阳羽和他说过。

几十年前,金人部落的可汗曾派使者与大顺议和,甚至主动让部分族人迁居边境,以示诚意。当时的朝廷也接纳了他们,允许他们在钰门关附近定居、通婚。

可后来,那位可汗去世,新可汗登位,野心勃勃,撕毁盟约,率军南下。钰门关被攻破,金人铁骑长驱直入,烧杀抢掠……

*然而,那些早已定居在大顺的金人却站了出来,他们拿起武器,帮助大顺抵抗入侵的同族。甚至有不少人战死沙场,才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周桐忽然想起,自己的母亲似乎也是在那时候被外族叩关的战乱波及,最后被便宜老爹救下来的……说起来,差不多有快一年没有见到这二老了呢。

“原来如此……” 他低声喃喃,心中豁然开朗。

万科见他出神,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老爷?您发什么呆呢?”

周桐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拍了拍万科的肩:“去把小顺子叫来,我有话问他。”

万科咧嘴一笑,抬手一指:“喏,不用叫了,他不就在那儿嘛!”

周桐顺着他的手指望去——他们二人边走边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牢房附近。而小顺子正站在牢房门口,手里还端着一碗热粥,似乎正准备给里面的金人俘虏送饭。

周桐眯起眼睛,嘴角微微扬起。

“看来,事情比我想象的更有意思啊……”

周桐挑眉看向万科:“你不一起?”

万科连连摆手,后退两步:“算了算了,老爷您请便,我还有事!”说完一溜烟跑了,生怕被周桐抓回去审问金人。

周桐摇了摇头,迈步走向小顺子。

“oi。小鬼,干什么呢,这么专注?”

小顺子正端着粥,神情专注地往牢房走,冷不丁被周桐一喊,吓得手一抖,滚烫的粥洒出来,烫得他手指一缩,却硬是咬着牙没敢松手,生怕摔了碗。

“哎哟!”周桐赶紧上前,一把接过碗,结果也被烫得直抽气,连忙把碗放到地上,甩着手直吹气,最后干脆把手指按在耳垂上降温。

“小顺子,你激动啥?”周桐无奈道。

小顺子局促地搓着手,结结巴巴道:“老、老爷,您回来了……”

周桐皱眉:“现在没人,叫哥。”

小顺子这才放松了点,低声道:“周大哥……”

周桐点点头,目光落在地上的粥碗上:“给他们送粥?就这点?一个人喝的?”

小顺子抿了抿嘴,眼神闪烁,似乎怕周桐责怪他给敌人送吃的。

周桐叹了口气,弯腰捡起碗:“快送过去吧,我正好一起看看。”

两人一前一后走向牢房。

刚靠近,牢房里就传来一阵惊喜的低语。那个金人少年原本蜷缩在角落,一见到小顺子,立刻激动地站起来,可当目光触及周桐时,又吓得赶紧跪了回去,头都不敢抬。

周桐挑眉:“我有这么吓人?”

小顺子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周大哥,他们可能……呃,有点怕您。”

周桐哼了一声,指了指粥:“这碗是给谁的?”

小顺子看向牢房深处一个佝偻着背的金人老者,低声道:“给那位‘阿布’(草原语,爷爷)的。”

周桐点头:“给他吧。”

小顺子用金语说了几句,那金人少年偷偷瞄了周桐一眼,见他没有阻拦,这才小心翼翼地接过碗,连碗边粘着的粥都舔了舔,然后赶紧捧给老者。

周桐静静看着这一幕,嘴上却突然问道:“小顺子,万科刚才和我说,你娘是金人?”

小顺子身体一僵,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衣角,但还是点了点头:“……是。”

周桐见他紧张,语气放软了些:“别怕,我就是问问。”

小顺子这才稍稍放松,低声道:“阿娘教我金语……”

周桐:“你娘呢?”

小顺子沉默了一下,才道:“当年……闹饥荒,饿死了。阿爹帮朝廷打仗,战死了。我是被几个叔叔带到军营,才活下来的。”

周桐没问那几个“叔叔”是谁。他猜得到——多半是当年钰门关守军中,小顺子父亲的战友。

他叹了口气,低声道:“我真是讨厌打仗。”

小顺子反倒安慰他:“周大哥,您不一样,您……您是好官。”

周桐笑了笑,目光重新落回牢里的金人身上:“他们几个,什么来历?和你娘是一个部落的?”

小顺子摇头:“不是。但那个少年——他叫‘巴图’,是他们族长的小儿子。这次是跟着他爹随军出征的,他爹也死在战场上了。他们部落很小,现在……已经没有男人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他们怕回不去,部落就绝后了,所以才投降……”

周桐若有所思:“原来是这样才投降?不是走投无路?”

小顺子赶紧摇头:“不、不是!是我没说明白,他们其实……”

周桐抬手打断,笑了笑:“行了,我知道了。”

他望着牢里那些金人,眼神渐渐深邃。

“小顺子,你们关系挺好的啊?”

小顺子一愣,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结结巴巴道:“周、周大哥,你想说什么?我……我有点不明白你的意思啊……”

周桐摆摆手:“就是字面意思而已。”

小顺子松了口气,但随即又紧张起来:“是……不不不,不是……”他支支吾吾,生怕周桐误会他和金人有什么勾结。

周桐没再逗他,目光重新落在牢里的金人身上,沉吟片刻后问道:“小顺子,你在军营里还有没有熟人?”

小顺子想了想,点头道:“有一个,是李叔。”

“去把他叫来。”

“是!”小顺子如蒙大赦,转身就跑。

周桐背着手,慢悠悠地踱步回到军营,没过多久,小顺子就带着一个年过五旬的老兵匆匆赶来。

那老兵身材精瘦,脸上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但眼神依旧锐利。他走到周桐面前,抱拳行礼:“属下李铁山,见过大人!”

周桐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忽然笑了:“李铁山……我有点印象,当年在北城墙上,好像是你和另外几个拉着小顺子的?”

李铁山一怔,随即露出感慨的神色:“大人好记性!那会儿小顺子才这么高——”他比划了一个不到胸口的高度,“现在都长成大小伙子了。”

小顺子站在一旁,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周桐点点头,目光温和:“这些年年辛苦你了。”

李铁山连忙摆手:“大人言重了!小顺子这孩子懂事,我们几个老家伙也就是顺手照看,谈不上辛苦。”

周桐沉吟片刻,忽然问道:“李叔,你当年……也和小顺子的父亲并肩作战过吧?”

李铁山神色一黯,叹了口气:“是。老高——小顺子他爹,是我带出来的兵。那小子性子倔,打仗却是一把好手,可惜……”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周桐明白他的意思。

“李叔,”周桐忽然正色道,“我想请你帮个忙。”

李铁山挺直腰板:“大人尽管吩咐!”

周桐指了指牢房的方向:“那些金人俘虏,我想让你和小顺子一起照看。”

李铁山一愣,下意识看向小顺子,后者也是一脸茫然。

周桐看着李铁山紧锁的眉头,轻笑道:\"李叔,我想让他们去城外的草场放牧。到时候由你和小顺子带着几个弟兄看着就行。\"

李铁山搓了搓粗糙的手指,犹豫道:\"大人,这...合适吗?万一...\"

\"他们不会跑的。\"周桐打断道,目光转向牢房方向,\"现在出了桃城,说不定就会被其他地方的守军抓去换军功。\"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小顺子一眼,\"再说了,咱们桃城不是早就习惯和金人打交道了吗?\"

小顺子低着头,耳根微红。

李铁山仍不放心:\"可万一出事...\"

\"放心,我都想好了。\"周桐拍拍他的肩膀,\"我过会儿找赵德柱让他在城外设岗哨,他们只能在指定区域活动。再说...\"他压低声音,\"等钰门关那边能通商了,就送他们回去。他们没必要现在冒险逃跑。\"

李铁山思索片刻,终于点头:\"既然大人都安排妥当了,属下遵命。\"

小顺子眼睛一亮,立刻跑向牢房去通知这个好消息。周桐在后面喊道:\"先给他们带些吃的!我去拿钥匙。\"

他转身带着李铁山找赵德柱商量岗哨等的事宜。

等周桐和李铁山来到牢房时,小顺子正兴奋地用金语和里面的俘虏说着什么。见周桐过来,他开心地喊道:\"周大哥来了!\"

牢里的金人闻言,立刻跪倒在地,不住地磕头。

周桐让小顺子翻译:\"告诉他们,因为身份特殊,暂时安排你们住在军营附近。等过些时日,会给你们找块草场放牧。不想和村民打交道也没关系,小顺子会教你们汉语。等钰门关能通商了,你们就可以回家。\"

小顺子一字一句地翻译着,那些金人听完,眼中泛起泪光,激动地说着什么,又连连叩首。

\"他们说,感谢大人的恩德,一定会守规矩。\"小顺子转述道。

周桐点点头,又嘱咐道:\"跟他们说清楚,百姓们对他们的身份还有些敏感,暂时不要随意走动。等过段时间大家熟悉了,再慢慢扩大活动范围。\"

小顺子认真地转达后,那些金人纷纷表示理解。那个叫巴图的少年甚至用生硬的汉语说道:\"谢...谢大人...\"

周桐笑了笑,掏出钥匙打开牢门:\"走吧,带你们去新住处。\"

走出阴暗的牢房,金人们眯着眼适应阳光。周桐注意到那位年迈的\"阿布\"走路有些蹒跚,便示意小顺子去搀扶。

\"大人...\"李铁山欲言又止。

\"嗯?\"

\"您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

周桐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好的纸条,递给李铁山。

李铁山展开纸条,上面详细标注了城外几处隐蔽的岗哨位置,以及巡逻路线。

\"这些地方,\"周桐指了指图上几处标记,\"都是视野开阔的要道。赵德柱会派精锐弓箭手轮值守着,一旦发现异常,立刻鸣镝示警。\"

李铁山仔细看完,眉头稍展:\"大人考虑得周到。不过......这些金人若是发现被监视,会不会心生不满?\"

周桐摇头:\"不会明着盯。赵德柱挑的都是猎户出身的士兵,擅长隐蔽。况且——\"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我给他们的准备的活动区域,是水草最丰美的那片河谷。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哪有心思乱跑?\"

李铁山终于露出笑容:\"原来大人连这都算好了!\"

\"对了,\"周桐又补充道,\"你和小顺子带他们去驻地时,不妨直说——就告诉他们,城外不太平,为了安全,暂时别离开河谷。这话不算骗人,最近确实有流寇出没。\"

他望着前方互相搀扶的金人,轻声道:\"李叔,你当年在钰门关,可曾见过宁死也不肯对百姓举刀的金人?\"

李铁山一怔,随即想起什么,缓缓点头。

\"这些人,就是那样的金人。\"周桐拍了拍腰间的佩刀,\"况且,我的刀,从来不只是用来杀人的。\"

阳光洒在一行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小顺子搀扶着老人,不时用金语低声说着什么,巴图跟在一旁,时不时好奇地偷看周桐。

桃城的城墙上,几个士兵望着这一幕,交头接耳。有人不解,有人感慨,但很快又各自回到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