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诸夏。

昭天市。

天苑半山庄园,七天前。

“你怎么想的呢?”

姜行矩指尖滑过平板电脑上显示的名单,那上面是郝云花费数日精力,从最初四百多人的大名单中精心筛选出的十三个名字。

他没有立刻评价这份名单本身,反而抬起头,目光带着一丝探究,望向坐在对面沙发上,身体坐得笔直、表情认真的少年。

“李栋,开锁匠,因为参与一起重大盗窃案,坐牢三年半,儿子也是游手好闲。”

“陈默,诈骗犯,因为诈骗……诈骗团伙,对方报警后被抓,坐牢三年,一天前才刑满释放。”

“苏晴,一个被推出来背锅的倒霉蛋记者,现在住着二十平米的出租屋,天天吃泡面。”

“谭成坤,外科医生,三年前不顾规定为一个危重病人强行手术,被吊销执照,然后远遁东南亚小城,在鱼龙混杂的黑帮地盘混饭吃。”

姜行矩念出名单最前列四个人的身份背景。

当然不止这四个。

郝云一共筛选了十三个人,但是背景全都大同小异——反正目前都过得不怎么样!

一时间,姜行矩是真有些好奇郝云的筛选标准了。

“因为时间成本。”

面对姜行矩探寻的目光,郝云的声音带着一种与年龄不太相符的认真和条理。

“时间成本?”姜行矩微微挑眉,这个切入点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的心底被勾起了一丝兴味,表面平静地问:“为什么这么说?”

郝云似乎是在组织语言,几秒后才继续解释:“虽然我不知道哥你具体在计划什么,你也没跟我细说,但我能感觉到,你很着急。”

由于他策划哥什么事都喜欢自己藏在心里,所以很多事情郝云都不知道,也没有去探听过。

但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姜行矩的行动总是带着紧迫感,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他身后追赶一样。

姜行矩表情不置可否。

郝云观察着他的表情,见对方没有反驳,继续说:

“如果我们选择那些生活顺遂、看起来品行端正的正常人,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接触、去试探、去验证他们的真实性格、三观和人品。这当然是最稳妥的方式,因为时间能暴露很多东西。”

“可惜,”

郝云话锋一转,“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慢慢考核他们!所以我反其道而行,选择的都是那些……已经处于人生低谷,甚至可以说是跌落烂泥里的人。”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然后缓慢剖析着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很容易伪装自己,展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样子。

“但在跌落谷底、一无所有的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挣扎、选择和底线,往往才是最接近真实的。因为这个时候,伪装的成本太高,也没什么必要了。

“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甘心。”

郝云的声音低沉了些,虽然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但他想到了自己,“他们这种不甘心,非常强烈。”

李栋不甘心自己在颓废糟糕的生活中继续沉沦。

陈默不甘心自己一时心软为民除害却落个牢狱之灾。

苏晴不甘心自己坚持正义、报道真相却被当成弃子。

谭成坤不甘心自己为了挽救生命而打破陈规却被体制和规则判了死刑。

“哥,他们的人生都被各种各样的‘锁’给锁住了!但最关键的是,他们在这种绝境下,内心的不甘还没有被磨灭,更没有因此就彻底自暴自弃而放弃最后的底线!”

“他们有能力,有不甘,最重要的是,还有底线。”

郝云做出了最后的总结,“这样的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打破人生枷锁的机会,我相信,他们爆发出的能量,绝对比那些安于现状的‘正常人’要强大得多!

“而且,他们经历过黑暗,才更懂得光明的可贵,也更容易对我们……对破壁者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能极大地缩短我们建立信任的时间成本。”

他说完,安静地等待着姜行矩的评判。

客厅里一时间只有窗外微弱的风声和夜晚的虫鸣。

郝云的分析,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真的有点出乎姜行矩的意料。

“时间成本……人生低谷……不甘心……底线……”

姜行矩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

郝云的这套筛选逻辑,虽然剑走偏锋,甚至带着点“在垃圾堆里淘宝”的意味,但从效率和效果的角度来看,竟然……相当合理,甚至可以说,非常高效!

姜行矩瞟了他一眼,手指在平板上滑动,调出另外几人的资料,“这几个人呢?比如这个程序员,履历很干净,技术也不错,为什么没选?”

郝云看了一眼,立刻回答:

“他太干净了,哥,人家名校毕业,大厂背景,一路顺风顺水,这样的人或许技术很强,但他缺少驱动力。我们给不了他比现在更好的生活,他凭什么为我们卖命?

“而且,一旦遇到挫折或者更大的诱惑,他背叛的成本也最低——最关键的是,我们好像不需要一个程序员。”

“这个退伍兵呢?身手不错,看起来也很忠诚,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姜行矩又指向另一个。

“他忠诚的对象不是我们,”郝云摇头,“他的所有社会关系都指向体制内,这种人太‘正’了,不适合我们。”

姜行矩没有再问下去。

郝云的回答已经证明,他确实不是随意挑选,而是在践行着自己的“理论”。

“不错。”

即使是在生物学家的人格影响下的姜行矩,此刻也对郝云发出了赞许。

少年顿时咧开了阳光的笑容,像是一只被夸奖的金毛犬。

如果他有尾巴,恐怕已经翘上天!

“那就这四个人吧,李栋、陈默、苏晴、谭成坤,其他人暂时搁置。”姜行矩手指在平板上划过,将这四个人的信息单独列出。

郝云眼睛一亮:“哥,你的意思是,要开始接触他们了?”

“嗯。”姜行矩应了一声,目光重新落回那四个名字上,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这四个人,能力各异,背景复杂,性格也必然天差地别。

要怎么接触他们?

“哥,要不……我去试试?”

由于刚刚才被夸奖过,郝云此刻信心十足,竟主动请缨。

“你?”姜行矩抬眼看他,“你想怎么接触?”

郝云挠了挠头,有些不确定地说:“就……直接告诉他们真相?或者……用钱砸?”

姜行矩:“……”

“行了,这件事我来安排。”

姜行矩摆了摆手,“你现在的任务,是继续给我盯紧‘人格基准测试’,每天早晚把结果发给我。另外,体能和射击训练不能停,尤其是格斗。”

“哦……”郝云垮着脸应了一声,但又问道:“哥,你不是已经找到对抗那什么……人格覆盖的方法了吗?”

“找到了不代表解决了。”姜行矩淡淡道,“在彻底解决之前,任何一点松懈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你作为吹哨人,监督我的精神状态是否稳定,是你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好,我一定时刻注意!”在帮助自己策划哥变回正常人这件事上,郝云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