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元璋:“真是我的好孩子啊!你当是神仙还给我增加四年的寿命是吧!”

朱棣:“这是诋毁,反正我没改。”

叶枫:“李世民给了李渊最后一次机会,希望这一次李渊能把自己画的饼实现。”

“带兵去处理杨文干了。”

“这个时候李元吉慌了,他可不希望李建成被废,李世民当上太子。”

“在李元吉心中只要秦王被扳倒了,其他人不足为虑,皇帝该由我来当。”

“李元吉连忙拉拢了封德彝和后宫的嫔妃去求情,希望李渊能够放过李建成一马。”

“不要废了李建成。”

“在一番游说之后,李渊原谅了李建成。”

“李渊什么人,一位老谋深略的政治家,从晋阳起兵的准备到长安稳定各方势力利益的高明政治家。”

“拎不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前一脚给李世民画了饼,后一脚就自己啪啪打脸。”

“政治家果然不要脸,李渊这是在爱护李建成吗?”

“明显把李建成当成挡箭牌,希望李建成和李世民继续斗,最好斗得两败俱伤才能稳固自己的权力。”

“李渊才是政治的高手。”

“杨文干的造反这件事情的疑点很多,比如,李元吉为什么要让要让宇文颖促使杨文干起兵。”

“至于李建成为什么要起兵,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深有体会,同样是太子他为什么要起兵造反?”

“杨文干起兵,前去送兵器的尔朱焕,桥公山心里恐慌举报了,宁州突然出现的杜风三人之间有什么关联。”

“等等。”

“这些问题由于缺乏史料和文物证据已经很难知道确切的答案。”

“所以,这件事情上解读上就有很多种可能。”

“我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李世民平定之后要求李渊兑现承诺。”

“李渊却将这件事情定义为是太子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和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所引起的兄弟不睦。”

“继续让李建成当太子,自己继续画饼给李世民从而稳定局势。”

“李世民不想继续吃饼了,他已经明白是李渊不想让自己合法继承大唐。”

“皇帝本人都不愿意自己合法继承大唐,只能通过政变了。”

“李建成也明白了,自己和李世民之间只能拼的你死我活了。”

“李渊需要自己这位太子来直面李世民的攻击,他在一边当老好人。”

“深陷于棋盘之中,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最终走向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确定了只能通过政变上位,他就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政变的影响缩小。”

“未来的天下是自己的,政变影响越大对自己越不利。”

“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

“李世民选择了花钱,收买人心,安插人手等多种手段来一步步锁死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的活动范围。”

“步步为营。”

“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直接下黑手了,只要弄死李世民一切都好说。”

“双方在这件事情的考虑程度就不一样,所做的事情也就不一样。”

“李渊在一边默默的鼓励李建成和李元吉对李世民下手。”

“比如,《旧唐书,李建成传》记载李建成邀请李世民晚上去东宫喝酒。”

“喝到一半李世民喝吐血了,随后被李神通狼狈的扶回来西宫。”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李渊的表现非常的可疑,单纯的说了一句,秦王向来不能饮酒,以后不要夜宴了。”

“后面,李建成和李元吉借着前方发生战事,打出了一个丝滑小连招。”

“第一步,让李渊将秦王府之中的尉迟敬德等人调给李元吉前往前线平定战乱,将李世民的兵权暂时分解。”

“第二步,利用李渊将李世民的智囊团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贬出秦王府。”

“第三步,借刀杀人,利用李渊将李世民杀了。”

“这套丝滑小连招的核心人员是李渊。”

“李渊听完了李元吉的计划,问道:李世民有平定四海的功劳,又没什么罪证,一旦想要杀他,用什么理由。”

“言下之意,怎么合理杀死他。”

“李元吉:李世民经常违背你的命令,私自分散金钱来树立私恩,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还不算谋反吗?”

“李渊沉默不语。”

“瞧瞧李渊的反应,李元吉赤裸裸要杀死李世民,李渊连一点警告都不说,这是一位爱护儿子的父亲嘛?”

“沉默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要是李元吉聪明一点就当李渊默许了。”

“杀了李世民之后,李渊问责完全可以说,当时我以为你默许了。”

“领导需要余地,手底下的人要懂领导的意思,明朝嘉靖一朝的文官最懂领导意思了。”

“李元吉偏偏要李渊亲口说出来,李渊能说吗?”

“李元吉马不停蹄找李建成继续商量如何杀死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安排的间谍全程听到了。”

观众心想,难怪李世民杀李元吉一点负罪感都没有,这种弟弟不杀还等什么。

一个跳梁小丑。

要是没有他,说不一定李建成和李世民不用闹到玄武门。

叶枫:“李世民知道他们的计划之后犹豫不决,依然希望东宫先动手,自己再反击这样就名正言顺。”

“尉迟敬德见到李世民迟迟不能下定决心,对着李世民道:大王现在处事迟疑,并不是智者.....。”

“最重要的是这句,我们有800人穿着铠甲,拿着弓箭进入皇宫那么一切就成了。”

“李世民如此果断的一个人,明知道对方要对付自己还在这里犹豫,一群手下逼迫自己发动政变。”

“仿佛自己发动政变是迫不得已,那这800人是如何悄咪咪进入宫中。”

“常何,玄武门之变重要的角色之一,担任皇宫的保卫工作。”

“李世民早就安排了一切就等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弄死他们。”

“大家都来看看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先计谋杀我,我顾念兄弟之情犹豫不决。”

“而我手底下的人不听我的话,长孙无忌等人用逃离秦王府来威胁我动手。”

“而尉迟敬德都已经直言不讳强迫自己动手。”

“没有办法,我迫不得已才动手杀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