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军心可用,河北之兵方才赢得大战,正是士气强盛之时,袁绍剑指北方,布下号令:

“高柔!”

“臣在!”

“我命你即刻北上,说服公孙瓒联合对抗辽东!”

“是!”

“审配!”

“在!”

“我离去后,你全权负责三州之事,稳固后方,调动后勤!”

“是!”

“田丰!”

“在!”

“我命你为随军军师,跟随北上,指挥分析作战!”

“是!”

“牵招!”

“在!”

“我命你率领巨鹿卫固守巨鹿城,坚守后方,一旦有变,即刻支援!”

“是!”

“颜良,文丑,张合,高览,鞠义,郭图,许攸,沮授!”

“臣在!”

“我命你们随我北上,调动河北军精锐,前去决战!”

“是!”

“陈琳!”

“臣在!”

“我命你写下讨贼檄文,震慑宵小,状告天下!”

“是!”

1月1日,辽东军南下,河北军北上,河北决战正式开始!

····

1月2日,袁绍正式发兵讨贼。

不出1日,讨贼檄文出,而传告天下,内容如下:

····

《讨段贼檄》

盖闻圣主应天而兴,枭獍凭险而逆。今有辽东段贼,豺狼其性,蛇虺其心,窃据玄菟之野,裹挟乌桓之众,拥羌胡之膂力,仗鲜卑之弓刀。

观其发迹始末:初附公孙,暗通乌桓,不顾诸侯讨董之义,私入辽东,窃取昌黎;再投鲜卑,勾结异族,不顾汉家儒道之仁,阴馈粮秣,先屠辽西,再屠辽东,摧残汉民,坐观成败。

待我三军定冀州,彼竟窃辽水;见我万骑破青并,彼乃吞乐浪。更驱高句丽之卒,引扶余国之兵。

界桥之役,袁公奋武威以摧白马,段贼匿羽翼而藏獠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发辽东之兵突袭河北,引异族之民,窃取中原。

【狼烟蔽白山之日,铁蹄踏碣石之尘!】

若论其暴虐:掠渔阳则婴孩悬槊,屠昌黎则老弱填壑。使乌桓掠我妇孺为奴,纵鲜卑焚我宗庙为戏。

幽燕沃土,尽成狐兔之窟;辽西膏腴,悉化虎狼之巢。百姓啖草根而苟活,士人衣左衽以偷生,此非独河北之祸,实乃华夏之殇!

袁公四世三公,海内人望。

昔诛阉竖于雒阳,今讨逆臣于冀北。带甲三十万,良将千员,谋士如雨,粟支十年。

更兼田元皓运筹帷幄,麴义先登陷阵,颜良文丑万人敌,张合高览虎狼师。

今奉天子密诏,清剿国贼,凡擒段尘者封万户侯,斩其首者赐千金。檄文所至,若幡然悔悟者,既往不咎;负隅顽抗者,九族不留!

嗟乎!辽东寒甲岂敌中原铁骑?乌合之众焉挡仁义之师?吾恐段贼之首,不日将悬邺城阙下;辽东之众,终将箪食壶浆相迎。

檄到如律,勿谓言之不预!

····

檄文一出,传遍天下,必为当世名篇。

中原,陈留。

曹操读完檄文,一阵大笑:

“陈琳果然有才,如此檄文,相比那段尘看到,脸色必定不好看了。”

此时,旁边戏志才也走上前来笑着说道:

“主公,袁绍这是欺负辽东无文人,此檄文一出,其不仅师出有名,气势上也能压人一头。”

荀彧却面色严肃,谨慎说道:

“主公,所谓檄文只是小道耳,那段尘在意,则回击之,不在意,则弃之不顾,真正的重心,还是在战场之上,段尘经营辽东多年,兵精粮足,此为初次南下,士气正盛,可不是一篇檄文遍能小觑的。”

经此一言,曹操笑容淡去,也是说道:

“河北此战,乃大汉百年未有之大战,投入何其百万之多,何时我曹孟德,也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号令百万,一统江山。”

想到这里,他一时惆怅,也少了些许兴致。

别人都开始大军团作战了,他现在还在和吕布周旋,所谓嘲弄,又从何谈起呢?

“主公不必妄自菲薄,所谓天下之事,有得必有失,有先必有后,河北一战,必有一伤,双方皆是经营多年,非三五年不可尽吞其土,我们便可趁机壮大,合纵连横,并非全无机会。”

荀彧总是这样,曹操乐观是他劝告,曹操悲观是他依然劝告,他好似是一个情绪调节器,永远能够理智的做出最终选择。

·····

江东

府内传来一股哄笑,只见孙策越读语气越是急迫,众人的心境也随着那优美的语句沉醉其中。

终于,最后一句读完,江东众人对视,自是一阵哄笑。

却见庞统笑的最大声,当众人停息,他仍然笑不停。

“哦!不知士元为何如此激动?”

孙策疑惑,此事虽然有趣,却也不值得庞统如此大笑啊?

难道少年心性,皆是如此?

“哈哈哈!”

庞统笑声暂缓,只是道:

“我想到我一好友,孤身前去辽东投奔,此时刚刚到辽东,其明主却被如此檄文辱骂,想起心情,自是一阵舒畅。”

此话说出,众人又是大笑不止。

孙策最先停下,说道:

“士元之友或有辞赋之才,不日辽东反击之檄文,或能传告天下了。”

大汉如今,你征伐我,我征讨你,如此传播度的檄文,却还是第一次出现,自然新奇。

但战争终究是双方的,单单你来骂我,我不还手,自是不行的。

不等庞统回答,旁边周瑜却先说道:

“主公,我看那辽东必不会回应,只会在战场上见分晓了。”

“哦,此话怎讲?”

众人疑惑。

只见周瑜说道:

“辽东之民,尚武而不重文,辽东之兵,出关作战,此还是第一次,士气正盛,比不为檄文所扰。”

“况且,陈琳此篇檄文,传颂于天下,对仗工整,论证严密;辽东必无此道大才,更是不如,因而所谓檄文对骂,不可能出现。”

众人仔细一想,果真也是如此,辽东善战,此仇必然是要在战场上拿回来的。

抛去檄文,仔细一想,众人就能立马看清河北局势。

孙策说道:

“袁绍退兵,本以为辽东不敢追击,却不知其,想都不想,直接南下,如今河北也只能是仓促对敌了。”

周瑜也是暗暗点头:

“河北谋士,还是小觑辽东了,本想要争取个先机,却不想让辽东直接占了地方,这次出兵,河北被动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