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魂穿农户女 > 第117章 上头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牧谦缄默无言,许久后声音低沉“舅父心系百姓,然戎狄常年屠戮我边关百姓无数。

若能一举铲除戎狄这块腐肉,我大夏朝的百姓又何愁不能安居乐业?”

古往今来,百姓生活向来艰辛,他们若不平叛戎狄,难道百姓就能安享太平?

戎狄侵犯百姓,烧杀掳掠,岁岁如此,甚者一年之内竟会有两三次之多。

大夏朝百年间对此皆采取隐忍退让之态,放任戎狄抢夺烧杀,妄图以怀柔之策使其安分守己,不再滋扰大夏朝。

然事实却证明,如此姑息养奸,只会令其变本加厉,乃至大夏朝尚需忍辱负重,每年向戎狄进贡,甚至送亲求和。

不平叛戎狄,大夏朝何以统一天下?

卫延叹息一声,许久才言道“去岁未降雪,今岁收成恐亦不佳。京中粮价已然上涨,此番再度征战所需粮草数量之巨,恐今年又将有不计其数的百姓饿死。”卫延出身奴隶,深知百姓生活的艰难。

这些年陛下不仅连年征伐戎狄,更大肆兴修宫殿,国库已然亏空严重。

此次若再行征伐戎狄,恐将加重赋税致民怨沸腾。

牧谦是有志气,自幼虽苦,却未经历百姓之苦。

他一心平叛戎狄,这想法与李胤的观点不谋而合。

“此次陛下主张再度征战廊西,我虽心有不愿,然难以违逆陛下之意。

我意,此次征战统领之职便辞了。你有征战廊西的经验,我欲向陛下举荐你为此次征战的主帅。”

曹牧谦眉头微皱,上一次廊西之行,不过是陛下先遣他查看一番戎狄的实力。

此次若再行攻打,以他的资历实难胜任主帅。除非舅父举荐或可得统领的机会。

曹牧谦也不推辞“若由我领军,必可将戎狄一举剿灭。”

卫延颔首欣慰“善,你有此决心,何事不成。廊西之战你负伤不少,恢复虽快,也需善自保养。”

曹牧谦点头与卫延又谈了一会儿,方出府准备回茂陵。

岂料曹牧谦刚到府门口,就见一女子立于府门前含羞带怯的拦住他的去路。

曹牧谦眉头紧蹙,口中冷冷吐出一字:“滚。”

周显本就有些局促羞涩,脸色瞬间变得僵硬,她强颜欢笑,急忙解释道:“妾听闻阿姊如今已是侯爷的人,那侯爷便是妾的家人……”

尚未等周显解释完,曹牧谦突然抽出腰间佩剑,直指向周显眉心,距其脑袋仅差一寸。

周显“啊!”的一声惊叫,一屁股跌坐在地,惊恐地瞪着曹牧谦,浑身战栗不止。

曹牧谦的剑缓缓下移,眼眸森寒,直逼周显的眼睛,距离不足一寸。他的声音冰冷,毫无感情,甚至带着一丝厌恶:“若再出现在吾面前,吾便取你的血祭剑,滚!”

周显此时大脑一片空白,吓得连滚带爬,向府内奔去。

曹牧谦收回佩剑,沉稳地踏出府门,直接登上马车,返回茂陵。

一路连滚带爬回到院子,周显跌坐在屋内,哭得伤心欲绝。

为何?为何曹牧谦要如此对待她?她不过是想与他说几句话,他竟然对她拔剑相向……仿佛她是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明明她随他一同来到盛京,明明她的眼中只有他。可他为何要选择张芷兰那个被休弃的妇人,连看她一眼都不愿?

她下意识地抬手轻抚自己的面庞,难道她很丑陋吗?丑陋到他都不屑一顾?

这一刻,周显的心死了,她彻底明白这个男人不会属于她了……她方才看得真切,那个男人眼中的冷漠、厌恶……犹如一把利剑,刺穿了她的心。

突然,她痴痴一笑,她又岂是不知廉耻的女子。如今她跟随姊夫,虽地位不及那男人,可谁又能断言日后之事呢……

周显的眼眸中划过一抹怨恨,今日所受的耻辱,她定要百倍奉还。

她低头看向湿了一大块的裙摆,眼底的怨恨之色更盛。

而芷兰这边此刻正一脸愁容,站在东院看着堆满的各种礼物。

这里有太子、太子妃、侧妃、赵破奴、高不识、仆多、以及好多她不认识的人送来的各种昂贵物品。

秋月、秋菊几人负责登记入册。她在旁边看着头有点大,按着现代的规矩,结婚收的份子钱要等到人家结婚时再还回去的。

所以这些礼物要记录好,等着人家有喜事了,同样也要送个差不多的礼过去。

院子里堆了一堆东西,婢子有条不紊的登记入册。

即便如此,曹牧谦回来见此杂乱无章的院子也忍不住蹙起眉头。

之后的几日府里接二连三的收到贺礼,都是庆祝冠军侯纳侧夫人的。芷兰没有时间关心这些事了,她又开始每日忙着去渭河张罗茶坊的事。

改建茶坊如火如荼的进行,她每日除了去酒肆就是在茶坊,每隔一两日孟婉也会亲自来一趟茶坊瞧瞧,顺便与她在酒肆坐坐闲聊一会。

直到几日后二娘找到她,与她说起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小米与赵破奴定亲的事情。

她扶额,把这茬都给忘记了。最近实在太忙了,每天回到府里还要回一趟空间,导致她每晚一沾胡床就睡着了。

曹牧谦的脸则是越来越黑,好几日不和她说话了。她心里明白,曹牧谦这是心里埋怨她只忙着改建茶坊而不关心他。

她也没有办法,也不知道成婚后她心里的变化为什么这么大?她觉得如今没有什么值得她担心的了,她只需要努力挣钱就足够了。

其实就算她不挣钱,曹牧谦有很多钱,足够她锦衣玉食的生活了。可她还是想找点事情做,就像每天给自己找个班上,忙忙碌碌的日子过的也能快一些。

二娘提醒了她小米的亲事,她这才想起,欠小米一个正了八经的上头礼。如今她是冠军侯的侧夫人,又认识太子妃这样的人脉。

她一定要给小米办个风光的上头礼,她想着不如等茶坊改建好,小米直接在这里举办一场风光的上头礼。

至于和赵破奴的婚事,芷兰还真就认真想了想。赵破奴无父无母,小米嫁过去不用被公婆立规矩,日子过的肯定是舒心的。

她派二娘给赵破奴过个话,表示她没意见,这门亲事她同意。不过她希望小米不要嫁的太远,就让赵破奴在茂陵寻个宅子成婚。

二娘高兴的应下了,转天就去寻了赵破奴将芷兰的意思说了个明白。如今张芷兰已经是侯爷的侧夫人了,赵破奴还有什么可拒绝的。

如二娘所说,娶了张小米那个小女娘,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赵破奴隔了三日后派媒人去小宅要了小米的生辰八字,找人卜算了好日子,同样是夏季六月初六。

赵破奴带着大雁跟着媒人开始了六礼的仪式,最后亲迎只能六月完结。

一时间真是双喜临门,热闹极了。小米如今除了是待嫁的新娘,更是满怀期待等着阿姊允诺她的上头礼。

二娘嘱咐小米在家多做做成婚要用的东西,而自从定下亲事,赵破奴去小宅的次数也多了,时不时的就会给小米带些好吃的。

小米从最初每次见赵破奴都吓得直往后躲,到如今见到赵破奴也能怯怯的露出一个笑容了。

十几日后,茶坊终于改建好了。孟碗很高兴,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茶坊能装饰成如此模样。

芷兰改建的茶坊少了男人喝茶的那种粗狂,反而是精致中带着满满少女心思。船舱内部的花,绿色植物不在少数。所用的漆器都是制作全新的,并且漆器上分季节的雕刻着各种花卉。

为了迎合女生的口味和喜欢爱美的心思,她特意晒制了不少花瓣作为花茶使用。

在茶坊里服侍的佣工统一都是女子,并且穿的直裾深衣样式都是她特意找人制作的。不仅穿在身上能展现女性独特的优美,干活的时候也很方便。

大夏朝的女性都是以披着头为主,可她让所有佣工将头发挽起,看着干净又有些与众不同的洒脱感。

芷兰也是通过想要给小米举办一个风光的上头礼想到,日后茶坊也可以承接一些女娘来此举办上头礼,刺绣比赛,绘画比赛,甚至生辰时都可以在这里举行。

芷兰简直是越想越兴奋,有一种要一展拳脚大干一场的气势。她有些惋惜,要是有朋友圈的功能该多好,拍一些视频和图片壮壮声势。

为了第一炮打响,芷兰决定让小米的上头礼在船头甲板上举行。

到时候一定要雇佣乐工,好好奏响一首引人入胜的曲子,好以此吸引周边所有人观看。

芷兰也不会做衣裳,就想着干脆从曹牧谦当初送她的嫁妆里挑几匹好料子,让小米自己去做。

小米如今毕竟是平民,可以选好料子,但是不能选太艳丽的颜色做上头礼的服装。

小米心中也是有些失望的,毕竟她见识过了阿姊的婚服,那样好看的颜色她也很想穿一回。

所有事情准备就绪,如今就差挑个好日子给小米举办上头礼了。

但是举办之前还要给茶坊先开业,这茶坊开业曹牧谦是帮不上忙了。

而孟婉这么多年也不曾与哪家贵女有过多来往,这就导致了茶坊开业有可能一个捧场的客人都没有。

对此孟婉并不着急,她并不怕赔了银钱,就算最初没有客人她也不是十分在意。

按着原来与芷兰商量的,是想着以她的名义邀约京中贵女来此赏景赏花。

不过在此之前,芷兰想着还是先给小米举办上头礼。这次的上头礼,李桂香,二娘是要参加的。

孟婉听说芷兰要给家妹办上头礼,倒也十分热情的想要来观礼。芷兰求之不得,所以茶坊连着雇乐工唱跳了三日算是正经的开业后。

芷兰就准备给小米举办一场热热闹闹的上头仪式,她上次去廊西可是顺了不少首饰。随便拿出一套是上好的头饰。

芷兰给小米准备三套,其中一套是及笄礼用,另外两套则是留着小米成婚时用。

曹牧谦还送了她不少首饰,到时她再给小米准备一个妆奁,里面多放些首饰。

还有上好的布料也要多多准备,傍身的钱财也不能少。多给小米预备一些,她才能在赵破奴那里站住脚。

小米与赵破奴不似她和曹牧谦,前者更像是为了成婚而成婚,就如同当初她与曹知谦一样。这世间夫妻千万种相处方式,有些夫妻这辈子都是客客气气,却又无法相互靠近。

她希望小米与赵破奴不是如此,如果能像她与曹牧谦那样的相处,小米这一生大概也是幸福的, 如此她也就放心了。

上头礼三日后在茶坊举行,小米兴奋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就在她开开心心等着上头礼举行的时候,第二日小宅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这几位不速之客不是别人,正是在榆州生活的张家人。

几人在小宅门前伫立许久,最终张老汉轻瞥张大顺一眼,张大顺这才万般无奈地登上台阶,迟疑了半天才叩响大门。

张大顺谨小慎微地轻叩几下门扉,同时不忘小心翼翼环顾四周,那战战兢兢的模样,再结合身上穿着的破败不堪颇,实在像极了要饭的乞丐。

张家众人同样穿的破败不堪,蹲在墙角,静待张大顺叫门。

看他们这副模样,不难察觉张家的生活似乎颇为艰难。

昔日芷兰尚在榆州时,张家人的日子过得顺遂,每个人都精神饱满。

然而现今的张家人,衣衫褴褛,神情萎靡,与当初从上水村逃荒至榆州时相比,并无多少差别。

小宅门开启,奴婢面露厌恶之色,看着战战兢兢的张大顺,不耐烦地斥道:“此处岂是你等讨饭之地?速速离去,另寻他处!”

张大顺惶恐至极,结结巴巴地说道:“不,不,俺们不是讨饭地,俺来寻芷兰,张芷兰,俺是她阿翁嘞!”

奴婢愈发气恼,从门内走出,戟指张大顺,怒斥道:“你可知此处何地?此乃冠军侯府邸,你竟敢来此寻人,莫非癫狂了不成!速去他处乞讨,否则我以大板子侍候!”

张大顺惊恐万状,连连后退,不敢再言语半句。不远处的张家人,神色紧张地望向张大顺,见他被骂得狼狈不堪,他们也不敢上前,甚至不约而同地向后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