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争雄 > 第361章 乱臣贼子(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景升扮作乞丐,一路乞讨返回京畿。

刚刚准备回京交卸情报,就碰上鼠疫横行的局面,被阻隔在了雄县。

他与雄县的锦衣卫据点联系,有个姓王的小旗出来接待。

“大人是从南边来的?如今京畿乱得很,瘟疫横行。您往京城去,还不如在此落脚几日,休整一番,等乱兵过去再说。”

王小旗看着眼生,顾景升总觉得他说话怪怪的,却又说不上来何处不对,心中狐疑的很。

“紧急情况,要立刻上报。迅速换马,其余莫要多问。”

“好好,您稍等。”

王小旗点头哈腰应了,转身到了后院,冲马夫点点头,又去库房取了些银两来,交给顾景升。

然而,这番做派让顾景升心中疑虑更甚。

他仔细观察王小旗,心中念头闪过,总算知道为何觉得他不对劲了。

这人虽然极力模仿,但他的举止气度不像是锦衣卫,缺少了那股子跋扈不可一世的作态。

要知道,锦衣卫乃天子亲卫,即便是拿着令牌做事的番子,手上也多有人命,拿办五品以下官员那是家常便饭。

可这小子看着对下人都客气的很,显然不是个经常办差的家伙,兴许,是什么人伪装的。

不过,顾景升身边现在没人,这个姓王的不知底细,他不敢贸然动手,于是装作没有发现。

那王小旗还在东拉西扯,聊的都是如今京畿附近的乱局。

顾景升只接了东西,并不应他,步履匆匆,赶着离去。

“大人不多留几日?外面现在可是乱得很。”

“不了,复命要紧。”

顾景升慌慌张张出了据点,心想,这件事也要一并上报。

不知道是什么人,竟然渗透到了雄县!

他往北走了一段,确认那据点里的人并未跟来,于是便转向西南,走西面进京。

沿途看到好些民众拖家带口向南迁徙,当地官府并未阻拦。

顾景升随便拦了两路人,听说民众已经提前得知清军南下的消息,急着逃难。

顾景升心中没底,觉得此去凶多吉少。

不过,皇恩浩荡,他不能放着如此重大的情报不回京复命。

而且,他老婆孩子还在京城。

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北上,结果,才到房山县附近,便遇到了清军的游骑。

如今的明军,畏清军如虎,见着就跑。

顾景升也不例外,他见着清军活动,连忙沿着来时的路往回退。

结果,半路上碰到先前那位姓王的小旗。

顾景升心中一沉,先前明明确认了对方没有跟上来,为何还能追在后面?

那王小旗却像是没事人一样,笑嘻嘻上前行礼。

“大人,卑职来迟,还望恕罪。”

“你如何跟来了?”

“如今京畿乱局并非玩笑,当然是心忧大人安危。您还是跟我们回去多留一段时间。”

“怎可因些许小事就迁延时日?前方不过是些清军游骑,你来的正好,可以助我冲过去。”

“大人这话是不是太过自大?此去京城还有数十里,您确定自己过得去?”

“总要试一试才行。”

顾景升十分坚持,王小旗脸色冷淡下来,嗤笑一声。

“顾大人是不是搞错了形势?既然你要强行去送死,那便别怪兄弟们不客气了。”

“哼,早看出你不是什么好鸟!”

双方既然谈不拢,王小旗拔刀准备开打。

不过,顾景升一开始就存了警惕心,见势不妙,掉头就跑。

而此时,清军游骑已经到了近前,王小旗追了数百米,便舍了顾景升,匆匆南逃。

顾景升迎面撞上清军游骑,吃了对方一箭,好在没有伤到要害。

他将细软扔得到处都是,然后装作坠马,滚落到荒草甸里,隐在杂草中匍匐躲藏。

那些清军见他狼狈模样,并不认真追赶,只捡了地上的银钱,便走了。

华北平原上现在到处都是拖家带口的富户在逃难,这些清军进关劫掠,大头在这些富户,像顾景升这样零散的兵丁,并不是他们围捕的重点。

顾景升苟在草丛中,等到天黑了才敢出来活动。

自当上锦衣卫以来,这是他头回如此狼狈的时候,心中自然愤恨不已,恨不得立刻就回京复命,让圣上派大军剿灭江夏叛贼。

但如今之际,光有愤恨不够,还要能回到京城才行。

夜间行路坎坷,而且还有兵灾,到处都是清军游骑。

顾景升躲得辛苦,不过,运气还算不错,始终没有被清军发现。

躲躲藏藏,到第三天上午的时候,顾景升才遇到一队明军传令兵。

这是从北京派往宣府、大同的宣旨队伍,有个领队的锦衣卫千户,还有个宣旨太监。

那宣旨太监顾景升熟识,平日里在皇宫总见的。

这下子总算是找到了主心骨,顾景升从草丛中冲出来,吓了那锦衣卫千户一跳。

不过,那太监倒是认出了他。

“哎呀呀,顾校尉,如何这般模样?”

顾景升心中委屈,却不能同这太监多说。

“嗐,任务不顺。不过好在摸清了情况。咱现在要回京复命,公公借我马匹盘缠,到了圣上面前,自然为您叙功!”

“好说好说!”

传旨太监给了顾景升银两马匹,还派了两个护卫给他,这才分别。

靠近京城,那两位校尉戴上了口罩,还给顾景升也给了几个,让他戴上。

“京城如今到处都是鼠疫,听闻戴口罩、勤洗手能减少疫病,圣上已经下令,凡入京者均需佩戴口罩,每两个时辰用石灰水洗一次手。”

那校尉同顾景升讲了京城疫病的情况,顾景升并未往心里去,只觉得九月的天气戴着口罩还是有些闷热的,便挂在下巴上,却不想,入城的时候,那门丁说什么都要让他戴好,否则不予入城。

“如今城中这些事是何人管辖?如此不通情理?”

“圣上委派杜宪杜公公提督京营,主管此事。听说东厂与北镇抚司也参与其中,但有不从者,都会军法处置。城中已经将贵戚同百姓隔离开来,如今进入外城、内城、皇城均有严格的门禁。”

顾景升觉得这事情有些不太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他没有再过多询问,带着两个校尉准备前去复命。

哪知道才进了城,便被打包送往城南的一处院子,里面聚集了大量外地进京的客商。

“你们知道我是何人?如何这般对我?”

顾景升自然是不从的,不过那执行的京营校尉面若寒霜,并不理会他。

“你们这般作为,是要只手遮天吗?!”

顾景升还在叫闹,那校尉似乎是被惹怒了,抄起手中长棍就砸了过来。

“肃静!防疫乃圣上下旨,尔等配合隔离,不得有误!凡抗拒不遵者,按战时脱逃论处,斩立决!”

一番呵斥下来,小院里鸦雀无声。

顾景升还想争辩,那校尉直接拔刀向前,便镇住了他。

顾景升这时候也意识到方才感觉不对是啥问题了。

如今京城上下,似乎都被京营把持,各方消息传递缓慢。

如此一来,若是京营有变……

他不敢再想。

不过,既然不能直接回去复命,顾景升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要将消息传递出去。

他拿着锦衣卫令牌私下里找到看守,请他帮忙联络仪卫司。

那看守将令牌与密信直接交给了负责监督防疫的北镇抚司。

负责人,正是北镇抚司镇抚使季闻道。

自上次陈吉发预言京城鼠疫,并让季闻道回京准备之后,他便带着吴邦辅,说服了司礼监太监杜宪、东厂太监王之心等人,想要利用这次防疫,彻底掌控住京营和锦衣卫,扩大权柄。

因为在这个时代懂得防疫的人并不多,出现疫病,皇帝首先是找钦天监占卜。

过去,钦天监与杨嗣昌关系要好,曾为他入阁做了很多手脚。

这次,陈吉发让王徵给汤若望写信,与钦天监合作预测了鼠疫的事情,杜宪和王之心趁机向崇祯皇帝建言,以防疫为名,下达了封禁令、口罩令和洗手令,同时将防疫的主动权掌握在了京营手中,由东厂和北镇抚司负责监督。

过去的一个月,京城鼠疫局势得到极大缓解,本该在历史上造成北京三分之一人口死亡的惨剧并未发生,崇祯皇帝龙颜大悦,对当初提出防疫办法的杜宪、王之心、吴邦辅、季闻道等人便更加信任了。

如今,吴邦辅已经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基本接手了他父亲吴孟明的指挥使职权,只等老头退休就可以转正了。

而季闻道升任锦衣卫指挥佥事兼北镇抚司镇抚使,可谓是大权在握,前途无量。

顾景升的信送上来,给了季闻道十足的惊吓。

私募乡勇,截杀缇骑,渗透锦衣卫联络点,走私勾连豪族,桩桩件件,都是杀头谋反的大罪。

自胶州的事情之后,季闻道已经知道陈吉发这人志不在小。

私养兵马,勾连武将,的确是有不臣的企图。

他们之所以勾结在一起,除了之前长期的政治联盟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季闻道本身也是很有些野心的。

靠着同盟,季闻道已经到了镇抚使的位置,现在,已经开弓没有回头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