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忆 修改于4.16
当时小美的确有些生气,这又不是在行里上班,偶尔迟到一两次,经理至于上纲上线的狠批一气?本来她一个会计小白对刚上手的工作就够头痛了,还被经理各种的嫌弃看不上。你说你一个在金融系统干了几十年的老会计,在这种小事上,就不能对我这个新手多多包容体谅一下吗?
“小方,你出来一下!”
争吵声让隔壁的杨澜会计终于在办公室坐不住了,于是来到隔壁门口招呼小美道。
“杨会计,你。。。找我有事?”小美这才结束了与领导的争吵,忙过去问道。
“走,咱们出去说吧。”杨澜看着她说。
跟在杨澜后面的方小美以为杨澜真的找自己说事,还没出商场的大转门,就迫不及待的问道:“杨会计,你找我什么事啊?”
“唉,你呀。。。”杨澜拉着小美走到大楼外面,在一处花坛边停下来,叹了口气,这才继续说道:
“这事本来我不想多说,但小方你也是,干嘛非要和你们经理争个高低对错呢?毕竟人家可是你的直接上司。这么多人看着,万一事情传开了,被有心人添油加醋地乱说一通传到你们行,对你有什么好处?”
“再说,领导能当面说你,人家也是真心为你好,总要好过那些暗地里给你穿小鞋使绊子的人吧?”
小美这会儿也彻底冷静了下来,听了杨澜的话,觉得刚才自己和领导那样争执确实有点不对。
但她也觉得很委屈,自己又不是故意要迟到的。自从黎远山调到市行储蓄部之后,时不时就会到外面出差,接送儿子上下学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孩子又不是机器,怎可能事事都按照大人的要求来?有时你越着急着出门,越容易丢三落四,只好再返回去取,来回一耽搁,就有些不赶趟了,何况她还要提前去行里提货,7点40分前必须要到。
尤其每次上班路经塔山下面的那段大弯道陡坡时,即便小美再怎么着急赶路,万不敢直接带着儿子骑车往下飙车。她自己倒是无所谓,摔了也就摔了,但绝对不能让孩子陷于危险境地啊。
每次要下这段坡时,她都是在前面推着自行车慢慢往下走,小暄暄则紧紧拽着后车座跟在妈妈后面。小小年纪心眼颇多,担心他妈妈万一控制不住车把滑下去,一双小手还格外小心的拉着后座不放。
“谢谢你啊,杨会计。”小美看着杨澜真诚的笑脸,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杨澜比小美还小一岁,但在处理事情上却比她成熟多了。她对小美这个会计知识几乎一点都不懂的人总是倾囊相授。
“不要紧,反正我就在隔壁,遇到什么问题的话,你可以随时过来找我。”
杨澜会计个子中等,身上带着南方人特有的精明和干练,和这里的姑娘有些不同。第一次见面时,她就表现得非常友好,让小美觉得和她相处起来很是舒服,也很愿意和她交朋友。所以,小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去隔壁找杨澜帮忙,有次连她对面的老会计都看不下去了。
“我说方会计,你们办公室里不是有懂行的人嘛,怎么老跑过来找我们商场的杨会计帮忙?我看啊,干脆建议你们领导把她调过你们银行算了。”
“真是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小美忙不迭地给人家赔着笑脸弯腰道歉。
她还挺怕坐在杨澜对面的莫会计,倒不是说莫会计人不好,只是他个子特别高大,平时总是一脸严肃。说话时,还常常带着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这让小美在面对他时总觉得有些不大自在。
“没事的,莫会计是在同你开玩笑呢,别理他。”
杨澜回转身打断了小美的道歉,笑容亲切的问:“你这是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看到她那熟悉稳重的笑容,小美顿时安心不少,走上前赶紧把手中的表递了过去。
“杨会计,你看这样填对不对呀?”
她对此也很无奈,金店刚成立,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没有现成的会计制度,更没有正式的业务规章。她一个英语专业毕业的人,不得不一边学一边做,去排除重重困难嘛。而且身边又没人可求教,她不来找商场里的会计帮忙,还能去找谁呢?
找他们经理?小美想想都觉得不大妥,试问有哪个领导愿意听一个笨手笨脚、不懂业务的下属在自己面前诉苦或求教业务方面的知识呢?这不是自找不痛快吗?她可不敢去凑这个热闹。
更何况经理本来就对她不大满意,有时候还会当着那两个柜员的面嘲笑她不太懂业务。好在那两个小姑娘很懂事,从来没有跟着附和,只是乖巧地听着,不说话。这也让小美对她们颇有好感。
两个小年轻的年纪跟小美教过的高中生差不多,也让小美觉得,只有和这样岁数的年轻人相处起来,才特别简单舒心。
“方会计,你原来当过老师啊?”
有一回,其中一个看着她办公桌上压在玻璃板下面的一张张写着祝福语的明信片,抬起脸有些羡慕的问道。
“嗯,当过几年英语老师吧。”小美笑着回应道,心里还闪过一丝失落。
“您太了不起了呀!方会计,我在学校时,英语就不怎么好,要是有不懂的地方,能来您这里请教么?”另一个姑娘也露出了尊敬的表情,夸张的说道。
这让小美有些找回了昔日的傲娇,于是十分爽利的回道:“好啊,遇到不会的,来这里问我好了。”
“哼,学那些东西有什么用!”虽然经理鼻腔里哼了声又小声嘀咕了一句,但小美也没咋恼她,人家说的对,目前看真没啥用。
这不,眼下如果不去找隔壁的杨澜会计,以她一个完全没有会计知识储备的人,怎么可能搞的懂《利润表》和《资金平衡表》这些复杂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