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宴席,由太守林如渊做东,设立在一处花船之上,请了芳远斋不少姑娘献艺。
在场除去伺候的奴仆,主角不过五人。
清河崔郎崔奕、弘农杨郎杨焕新、太原王郎王之令。
他们三人游学至此,便是为了一睹“兰陵双杰”的风采。
兰陵双杰。
其一,自然是世家的骄傲,萧家大郎萧素锦。
其二,便是读书人中人气颇高的林如渊。
宴会之上,并没有出现什么有人挑衅,然后萧素锦装逼打脸的爽文场景。
就说这些世家贵公子,每个人不仅才学出众,为人处世更是拔尖,绝不可能做出这种没脑子的事情。
况且他们几人,也并非是第一次见。
之前几人来访就有过接风宴,众人就已经切磋过才学,所有人对素锦都是心服口服。
素锦穿越那么多的世界,就算是头猪,在才学方面也定会有所长进。
更别说她本就有原主记忆,诗词歌赋只会比原主更加出众。
大家行了酒令,众人便发现,之前的接风宴,素锦已然手下留情。
他的才学,比他们想象之中还要渊博。
他们与他相比就如同星辰与皓月,无法争锋。
大家再看向萧素锦时,眼中也带了崇敬与仰望。
只能感叹,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萧郎不仅容色出众,才学更是当世风流名士之首。
除了萧素锦,大家对林如渊也赞叹不已。
不愧是六元及第的天降文曲星,如此也堪与萧郎比肩。
大家或讨论时事,又偶尔又诗兴大发,赋诗两首,萧素锦在其间,并没有刻意的炫耀,但本事在那里,只要他所做之诗,便令在场之人,无不惊叹。
就连林如渊看向他的眼神,也是惊叹连连。
萧家大郎不过十五,才学就已然胜过万千有才之人,的确是少年英才。
萧素锦表哥王之令,更是惊叹道:“以前家中祖父常说,萧家出了神仙子,定能让萧氏一族扶摇直上,百年不衰。
那时我少年意气,犹有不服。然而,如今见了表弟,方知所言非虚。表弟如尘世之仙,无人能比。”
萧素锦轻笑一声,“表哥何必妄自菲薄,表哥的一纸《农时赋》,令天下农民皆奉为仙令,表哥亦有大才。”
其实不只是王之令,在场世家贵族之人,都没有草包。
当然,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世家之中,也并非人人都如他们这般优秀。
每一家的风姿无双的郎君,多是举全族之力供出。
如同萧素锦。
萧氏一族就算曾经萧家有所心思,但在素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天赋时,便举族尊她一人。
某种程度上,如今萧家说话最管用的不是王华荣。也不是萧家的族长,而是他这位尚未弱冠的萧郎。
可惜,在她女儿身曝光之后,萧氏一族分崩离析,后全族死在那一场大水之中。
众人又是一番商业互吹之后,性子最为跳脱的杨焕新便道:“诗词歌赋我们已然论过几场,如今便说说那些志怪异谈,我最近可是听了一个极真的。”
素锦听闻,倒也没有多吃惊。
别以为世家子就是书呆子,其实他们最知道怎么吃喝玩乐。
露天席地,醉酒一场。
豪迈高歌,打马游街。
弓箭骑术,红袖添香。
古史今事,皆知一二。
他们玩起来,比真正的纨绔还要放荡不羁。
不仅通晓诗词歌赋,天文地理、算术掐算,大家其实都略知一二。
所以像这种志怪异谈,更是大家常说的话题。
崔奕笑道:“杨郎不要卖关子了,你若不说,我便说我知道的怪谈。”
杨焕新直接站起身,仰头用酒壶直接往嘴里倒酒,就算酒液浇了一脸,流进脖颈,也丝毫不急,他笑着道:“崔郎莫急,且听我细细说来。”
“大家也知道我们来此走的是水路,传说那一条水路流向北海,在那北海之中,有真正的水君与公主,公主向往人间,便偷偷来到人间,却被大妖掳走,想要吃了公主增长功力。
公主虽然法力低微,但身上带有水君的护身法宝,成功的逃离妖怪巢穴,但身受重伤,化为一条小蛇,被一农家少年捡走,悉心照料。”
王之令笑着接着他的话道:“后面的故事我知道了,定是这公主感念对方救命之恩,化为人形,与她做了一对平凡夫妻,以身相报,可是如此?”
崔奕不喜这等高贵女子以身相许的戏码,这在他看来纯粹是那些落魄秀才的臆想。
“按我说,定是这水君寻来,感念这农家少年救下自己的女儿,给予不少金银财宝。
于是这人立刻从农家子,成为一方巨富,余生娶得几房娇妻美妾,平安富贵一生。”
王之令不赞同道:“崔兄,这等志怪异谈,何必如此现实。世人多有困苦,喜爱造梦,让自己精神富足一些,我等出身便养在金玉堆砌的锦绣中的世家子,又何必去打破他们的美梦。”
崔奕倒是坦然,他义正言辞说:“这水君之女,又怎会爱上凡人,这凡人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其中年华正好相貌能看,也不过就那么一二十年。
而公主却能长生不老,容颜常驻,两人若是强行结合,定是没有什么好结果。
公主会觉得曾经的郎君,如今也不过是白发苍苍,身有异味的老者。
而那凡人看着妻子容颜不改,又怎甘心就这样死去?公主生悔意,凡人生贪念,一对怨偶罢了。”
王之令依旧不服:“就不能够好好过完这一世,公主报了救命之恩,凡人也能有一段完美的情缘。
反正世上又无仙神鬼怪,世人以此在自己困苦生活中,寻找一丝乐趣,又有何不可?
崔郎所言,太过残忍,吾并不赞同?”
崔奕却依旧坚信自己的说法,“就算世上没有仙神,人也应该着重于现实,不要生出不该有的妄念,现实那些肖想世家贵女的穷秀才,不就是这种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