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289章 孔明设益州计,孙权求荆州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9章 孔明设益州计,孙权求荆州姻

刘备恍然,方知如此入川,乃是绝佳时机。

那现在呢?

又当有何为?

诸葛亮笑道:“先让他们打着吧,这期间,咱们还有别的事要做。”

“何事?”

“孙权会亲往荆州,而后会请主公前往江东一趟。主公以为如何?”

“他来荆州……而后请我去江东?”

刘备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阿斗所言,甘露寺摔杯之危。

他来倒无妨,如今大好局势,我再入险地,或有不妥。

“他有何理由请我入江东?”

“呵呵呵……”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了笑:“今江东之局岌岌可危,孙权之威信已堕至谷底。我料不出十日,鲁肃或欲假盟友相见之名,邀主公一行江东,以安士民之心、以稳江东之势。”

“嗯?”刘备一怔,这个邀约是他绝然没有想到的。

但他想去吗?

想到那暗藏幔布之后的刀斧手,他是一点也不想去。

但他没有立刻决定,而是问向诸葛亮。

于他而言,若军师阻其行,纵有金山银山,亦不足动其心;

若军师遣其往,便是刀山火海,亦无所畏惧。

刘备素信军师之算无遗,断不疑其言有误。

立刻询问道:

“军师,那你说,备该不该去?”

诸葛亮坚定道:“主公可去,我亦与主公同去。”

“这……”

刘备见诸葛亮也要去,不禁担忧:“江东人心叵测,不可不防啊,我自去即可,军师可于荆州主持大局。”

诸葛亮心中一动。

知刘备怕其受到伤害,终感主公拳拳关切之意。

然而,在诸葛亮看来,此行江东,他心有十足把握,料无半分凶险。

“主公不用担心,此去必无凶险。”

“哦,既如此……若去江东,于我等利在何事?”

诸葛亮笑而言道:“名曰助孙权安江东之局,实于主公大利也。其一,与江东诸臣诸将相见,令其感主公之德,主公若至,亦必得江东之民拥护。此绝佳良机。

其二,曹占庐江之地局势动荡,多地兴起义军,与曹操为敌。主公此去,亦有助于将他们收为己用。

其三……”

说到此,诸葛亮笑了笑:“其三,亮还未曾想到。”

刘备心中却大为震惊。

不久前,他刚刚与阿斗言及庐江之危局,正愁如何接应雷绪起义军。

未曾想,军师竟早有打算。

“那我去得?”

“嗯!”诸葛亮笑了笑:“主公,若孙权有所求,公必应之,倾力相助。主公当记,今日对其之助愈厚,来日于公亦愈有裨益。”

诸葛亮让刘备竭尽所能帮助孙权,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

但现在的刘备,已然深信不疑。

观目下之局,刘备可谓尽施仁行善举。

然非于其失业非但无分毫损耗,巨利竟接踵而至,甚至令他始料未及。

这一切都在于军师的谋划,哪有不信之理?

当即表态:“备必循军师所言而行。”

果然,未过三日,鲁肃与孙权共入江陵。

刘备亦彰隆迎之礼,亲率文武,出城三十里以礼相迎。

孙权见刘备,遥遥拱手一拜,朗声而言:“孙权见过刘皇叔。”

恭敬之意,尽显于表。

刘备见孙权,想到前世二弟为其所害,心有芥蒂。

然身为成熟的政治家,谁还不会点应酬之礼?

于是上前回拜,而后携孙权之手:“公为骠骑,我为车骑,吴侯犹胜一阶,何必多礼?”

孙权满面真诚的感慨道:“皇叔救吾母,此乃再造之恩,安敢不拜?况且,皇叔之车骑将军乃威震四海,实至名归,某这骠骑将军,却为人所利用,提之实乃汗颜。”

诚然,孙权虽有吴侯之爵、骠骑之位,且虚领荆州牧之名,爵禄秩位皆略逾刘备。

然此乃曹操存心折辱刘备,特加恩赏于孙权。

故天下人视之,其德望与军功实难与刘备相做比较。

“哎呀,吴侯切勿此言!”

刘备谦逊的拍了拍他的手:“既是盟友,何分彼此,当共图大业为重。”

孙权看着刘备,点头言道:“正是如此!”

刘备遂引江东众士入城。

酒宴过后,孙权似有密事要谈。

刘备见此,要孙权与鲁肃入得内厅。

孙权又拱手一礼:“皇叔,可知我此来所为何事?”

刘备迷茫的看看诸葛亮,又看看鲁肃,最后说道:“可为结盟之事?”

孙权慨然点头:“既为结盟,亦为小妹之喜。”

“哦?”

刘备自知孙权小妹乃是何人。

当然是阿斗口中的小母香香。

却不知今生所要嫁给何人?

莫非是看上了某位荆州才俊?

故而吴侯特来求亲?

以固盟好?

想到此,刘备既为香香能于今世找到良人佳配而感到高兴,又莫名的感到一丝丝的失落。

“不知吴侯看上了我荆州哪位才俊?备自当成人之美。”

孙权肃容正襟,执礼甚恭:“权素敬皇叔弘毅宽厚,德冠寰宇。舍妹孙尚香,久慕皇叔英名,若能侍奉巾栉,实为孙氏之幸、江东之荣。望皇叔勿辞,成就这段金玉良缘。”

“啊?”

刘备心中一讶。

按前世阿斗所言,乃两位夫人俱逝,方有得娶孙小妹之时。

今两位夫人尚在,怎能再娶他人?

若得纳妾,又觉得亏待了小妹。

“哎呀!”

当即脸色一红,摆手辞道:“备已有糟糠之妻,虽非显贵,却曾共患难、守寒微,不敢轻弃。今若背伦再娶,必遭天下非议,损公与某之仁德名节。望吴侯海涵,另择佳婿,勿以某为念……”

话说至此,忽然想起一事。

军师似乎有言,不应拒绝孙权之请。

也不知此事算与不算?

听闻此言,孙权眼圈一红,竟然悲戚一声,长揖及地:“今江东正值危难,皇叔不愿救我乎?”

说罢,竟掩面流涕。

刘备余光看向诸葛亮,却见诸葛亮悄无声息点了一下头。

刘备赶紧起身扶起孙权:“吴侯,何至于此?”

“能救我江东者,非皇叔莫属。”

刘备当即言道:“你我既为盟友,自如唇齿相依!吴侯尽可明言,备今在此明誓,无论何难,必当倾力相助!”

刘备的坚定语气没有阻住孙权的哭声。

却让坐在一旁的鲁肃骤然抬头,他看向刘备的侧影,眼中写满了真诚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