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杜鲁门对罗斯福的谏言,参战风险与连任权衡
>>>
“先去海军部看看吧。”
“你随意,今天我只负责支持你。”
我们来到美国海军部,进入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海军总部大楼。
在拜访白宫之前,有些事情需要确认。
而且海军部与陆军部、国务院在同一栋楼办公,从各方面考虑,都有必要来一趟。
“每次都像这样带着一大群安保人员,真累啊。”
“就当这是你的工作吧。”
“是,是。”
杜鲁门和老摩根径直走进大楼内部。
摩根家族的两位核心人物出行,众多安保车辆和人员将我们严密保护起来。
平克顿侦探事务所、财政部情报局、中央情报局、总统特勤局等各方人员混杂在一起,共同护卫着我们。
“为什么要来海军部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临时统治区由美国海军部托管。虽然指导方针由ImF制定,但实际事务由海军部设立的军政府代理执行。”
“也就是说,这是你的势力范围?”
“准确来说,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共生关系。”
这是美国海军部因在苏伊士运河附近需要海军基地,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缺乏执行具体事务的人力,双方合作的结果。
因为需要有势力来托管,所以相互理解的海军部是最合适的选择。
“真复杂。为什么不直接把托管权完全交给海军部呢?相比于由ImF制定指导方针,直接交给海军部托管,然后省心不管,似乎更好啊。”老摩根说得有道理。
对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说,统治该地区并没有什么好处。
倒不如直接交给美国海军部,自己省心省力。
“是啊,如果没有石油的话。” 但石油的存在不容忽视。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统治区地下蕴藏着石油,所以该地区的统治必须稳定进行。
更何况这里是伊斯兰势力范围,需要更加谨慎对待。
“您知道伊斯兰势力范围和美国统治体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是宗教吧。”
“准确来说,是政教分离。”伊斯兰世界政教合一,没有脱离宗教的政治,《古兰经》是他们绝对的宪法。
可以说,这是神权国家。
虽然实际上真正实现神权国家的案例并不多。
“在引入美国式自由主义的同时,不能排除伊斯兰教。”
“真复杂。”
“不能强制他们政教分离。” 对于经历过21世纪911恐怖袭击、IS、基地组织、塔利班的杜鲁门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要允许伊斯兰教存在,并小心翼翼地将其融入统治体制。”
“那自由呢?”
“信仰伊斯兰教与否将成为自由的体现。虽然宣称宗教自由,但因为伊斯兰教占多数,实际上就相当于成为伊斯兰国家。”
“原来如此。”老摩根似乎有点兴趣,但看起来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致。
毕竟在当时,一提到伊斯兰教,人们想到的还是像欧洲病夫一样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
嗯,杜鲁门能理解。
“总之,不会对伊斯兰教进行镇压,并且军政府会接纳研究伊斯兰文化的学者。”
“你自己看着办吧。”老摩根说完,就对伊斯兰教的话题失去了兴趣,看起来对在海军部的会议更感兴趣。
我们上了几层楼后,海军将领们纷纷出来迎接。
海军是杜鲁门人脉中的核心部分。
“杜威将军目前正在加勒比海指挥大白舰队海上训练。”
“现在是忙碌时期啊。我们也速战速决吧。大家就座。”
在海军会议室,杜鲁门坐在主位上,老摩根坐在他旁边,环顾着会议室。
虽然他不是利益相关者,但有老摩根看着,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说不定他也是利益相关者呢。
海军将领们看起来也没有特别拘谨。
“ImF临时统治区新设立的海军基地,将在连接印度洋 - 太平洋海域、地中海和大西洋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
“正如您所说,它将成为苏伊士运河附近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海军将领拿出资料说道。
“ImF从英国皇家海军接手的海军基地,美国海军正在充分利用。”英国皇家海军基地,说实话,准备《威斯敏斯特法案》的英国政府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
最近随着无限制潜艇战,德雷斯顿级潜艇大量出动,英国海军精神几近崩溃,对海军的优先级也大幅降低。
相比海外海军基地,国家安全似乎更为重要。
“我们可是捡了个大便宜。”我们首先接管了与波斯湾相关的海军基地。
因为苏伊士运河是英国的生命线,所以不能动,但波斯湾附近的海军基地是可以的。
所有基地都转归美国海军所有,美国海军正开心地进行改造并使用着。
“我们美国海军一直在持续扩充海军力量,目前美国国会相比于裁军,更倾向于扩大势力范围。”海军力量的扩充,美国陆军因为没有战争所以相对平静,但海军却在蓬勃发展。
美国国会和国民舆论也处于强烈支持的状态。
这也没办法,美国帝国主义吞并倭国带来的刺激,对自由主义者来说都如同强力毒品一般。
所以怎么可能阻止海军扩张呢。
“部长,其他强国都在衰落,国际海军裁军条约也没必要了。”
“是的,目前没有哪个国家拥有像美国这样强大的海军,而且我们美国就算扩充海军力量,暂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海军裁军是没钱的国家才做的事,我们有钱,那就扩张。
罗斯福是这样想的,美国民众也是这样,大家都太好战了。
这很好。
“啊,关于运输船相关的委托事项,进展顺利吗?”这是今天拜访海军部的主要议题之一,即海军部运输船队的扩充与改编。
“为了扩充运输船队,我们正在尽可能多地确保运输船。主要着眼于大型运输船,目前正在海军造船厂进行建造。”
“好的,拜托了。这些运输船可是在关键时刻能为美国带来胜利的关键资源。”为什么需要大规模的运输船呢?因为最近杜鲁门听说纽约兵工厂研发出了坦克。
试验运行成功,在陆军部内部进行的性能测试也成功了,是轻型坦克。
但是……数量有点多,所以必然需要大量的大型运输船。
不过海军部并不知道这件事,这只是陆军部内部部分人知道的秘密。
“拜托了。”
“啊,您之前提到的运输船,我们也在积极研究。”
“嗯?啊,你说的是那个啊。”对,杜鲁门还委托了另一件事。
“是的,就是能收纳战斗机,甚至还带有跑道,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大型运输船。可以说是移动的空军基地。”航空母舰,杜鲁门向海军提及的大型运输船就是关于航空母舰的设想。但目前还不是急需的,开发起来也有难度。
“这部分您可以慢慢来,毕竟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
“好的,交给我们吧。”从英国皇家海军那里接手了几个海军基地后,海军对杜鲁门简直是感恩戴德。
“真的非常感谢。海军有需要帮忙的时候,请尽管叫我,我们互相帮助。”
“好的,拜托了。”大型运输船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准备就绪。
就算现在战争爆发,纽约兵工厂生产的坦克物资,也不会因为没有运输船队而无法运输。
节省了不少时间,这样就够了。
摩根父子在海军部的热情款待下,悠然地离开了大楼。
“事情都办完了吗?”在被安保人员簇拥的大楼入口,同行的老摩根问道。
“是的。”
“那现在是不是可以和罗斯福谈谈战争基金的事了?”
“是的,但在此之前,我要先向罗斯福总统确认一些事。”杜鲁门微笑着。
如果如他所料,白宫的罗斯福总统绝不会贸然发动战争。
杜鲁门大概能猜到原因。
“这事儿可相当重要。”罗斯福的意图,得先搞清楚他的意图。
>>> 在白宫与罗斯福关于参战的讨论
“如果美国参战,首先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将面临冲击。”在白宫,杜鲁门和老摩根坐在总统办公室。
罗斯福总统坐在对面,认真听杜鲁门说话。
老摩根把发言机会交给杜鲁门,自己在旁边喝咖啡。
但杜鲁门从一开始就先阐述了参战后可能面临的风险,罗斯福听到这些不太中听的话,脸色立刻变得不太好看。
“咳咳。”罗斯福毫不掩饰地清了清嗓子,杜鲁门则轻松地无视了他。
“纽约证券交易所第一天股价可能会下跌10%以上,说不定战争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暴跌。”
“……杜鲁门,纽约股市这么不坚挺吗?”罗斯福的疑问很合理。
但在战争期间,证券交易所从未有过繁荣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休市或关闭才是常态,即便开市也难以避免股价暴跌。
因为战争本身会极大地降低稳定性,无法保证胜利,风险必然急剧增加。
战争不可能没有风险。
“不是的,纽约股市很坚挺。所以与其他国家股市不同,这极有可能只是暂时现象。毕竟纽约股市股价下跌,是战争风险提前反映的过程。”提前反映,也就是说,如果只是战争风险先在纽约股市反映出来,之后情况就会顺利发展。
“提前反映……”
“是的,纽约股市总是提前反映未来价值。即使企业现在经营良好,但如果未来看起来会倒闭,股价就会暴跌。”战争也是如此,风险肯定存在,所以纽约股市首先会反映风险。但由于美国获胜的概率较高,从长期来看,初期的暴跌幅度很可能只是暂时的。
“每次欧洲大陆爆发战争,纽约股市都会波动,原因就在于此。全球通过海运紧密相连,纽约股市必然会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只要能忍受初期的阵痛,纽约股市就不是大问题,是这个意思吧。”
“是的,只是市场参与者必须都看好美国的胜利。”
如果大家觉得美国可能会输,纽约股市的暴跌可能会持续到战争结束。
罗斯福也认同这一点。
“经济上会受到冲击。”
虽然是暂时的,但冲击是必然的。
经济上的冲击在短期内可能会很大,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追加保证金通知,国家信用也可能下降。
国家发动战争意味着要牺牲很多方面,尤其是在现代更是如此。
“但美国获胜的概率越高,纽约股市恢复的速度也会越快。”
“是的,总之,只要能说服市场参与者,纽约股市就不会有大问题。”
“不能关闭纽约证券交易所吗?”罗斯福摸着下巴。
见杜鲁门没说话,罗斯福像是忍不住又说了一句:“不是吗?如果在战争结束前关闭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不就不会暴跌了吗?”
“但战后信誉会降到谷底。”
谁还会相信纽约证券交易所呢?如果市场参与者开始认为,每次国家面临危机时,交易所就会关闭,那就完了。
信誉下降的证券交易所,基本上会因风险而被市场折价。
没办法,要克服这个问题需要很长时间,而纽约股市没必要冒这个险,毕竟它的实力很强。
“但正如您所说,虽然关闭很难,但休市是可以的。战争爆发后,证券交易所休市几天是很常见的事。”
“但这会给美国经济稳健的形象带来瑕疵。”
“确实,会变成‘原来美国也不过如此’。”美国优越论的独特之处就会消失。
金融市场本质上是靠信用生存的市场,原则上,即使是小事,也尽量避免做有损信誉的事。
金融从业者如此看重信用是有原因的,毕竟信誉就是金钱。
“也就是说,总结一下,要让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同时承受暂时的经济冲击,并且从战争初期就证明美国获胜概率很高。”
“追加保证金通知很可怕。一旦价格崩溃,杠杆(债务)会接连崩溃。虽然这不会导致经济崩溃,但也没什么好影响。”
“嗯……”
实际上,经济冲击不会立刻产生很大影响,美国经济实力也没弱到会接连崩溃的程度。
但从长期来看,经济萧条往往始于战争。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大萧条的导火索。
“如果参战,您必须提前承担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萧条。而且战后要让因战争特殊需求而成为战争机器的美国经济恢复到战前状态,所需成本也不容小觑。”
“你一直在吓唬我。”
“这不是吓唬。欧洲大陆的战争已经是各大强国都参与的大战。德国通过总体战,仅靠人口优势就能给美国带来不可忽视的损失。”战争本身就是亏本的买卖,即使获利,通常也是在战后。
帝国主义时代强国喜欢战争,不是因为战争本身能赚钱,而是战后抢夺的权益和赔款很丰厚。
基本上战争本身只会带来损失。
“这是要牺牲无数生命的损失。”
“你反对战争吗?为什么一直说这些?”罗斯福皱起眉头。
了解杜鲁门的老摩根在旁边悠闲地喝着咖啡。
“我也不讨厌战争。美国参加这次大战能获得很多利益,我当然支持。但是……”杜鲁门竖起一根手指。
罗斯福需要关注“暂时的经济冲击”的原因就在这里。
“今年是下一届总统大选。”叮。罗斯福的动作停住了。
“……”对,他肯定在考虑大选。
但如果发动战争,今年可能会是损失惨重的一年。
暂时的经济冲击与大选时间重叠,对罗斯福来说绝对是不利的。
“嗯,虽然支持率很高,或许可以说没关系,但战争不会轻易结束。” 把敌人都打败不就结束了,美国占据绝对优势,这话没错。
但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试过才知道。
就像原历史美国也没想到会在阿富汗打20年战争。
“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您不是想连任吗?”
“连任?”
杜鲁门的提问在总统办公室引起一阵波澜。
罗斯福的眉毛动了一下。
坐在旁边的老摩根被咖啡呛到,惊讶地睁大眼睛,然后迅速转头看着杜鲁门。
但杜鲁门只是直直地盯着罗斯福的眼睛。
“如果是这样,您可得好好考虑一下。”
罗斯福连任的想法,战争本身就是长期的事情。
如果罗斯福没想过连任,根本不会提及战争。
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连任当时还是合法的。
“啊。”但罗斯福的连任之路将会漫长而艰难。
因为尊崇首任总统华盛顿的惯例,美国总统两任已经是传统。
“难道不是吗?”杜鲁门很确定。
即便如此,罗斯福还是想要连任。
“……”沉默持续了几秒钟。
“嗯。” 哒啦。罗斯福放下咖啡杯。
“如果是这样,你打算怎么做?”罗斯福像愤怒的熊一样,用炽热的目光盯着杜鲁门。
换作别人可能都要吓懵了,但杜鲁门反而很高兴。
他也放下可乐杯。
哒啦 -
“那我得先做个评估。” 杜鲁门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果然,杜鲁门猜测的时刻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