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217章 巴黎的黑暗:能源匮乏与国家命运的悲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7章 巴黎的黑暗:能源匮乏与国家命运的悲叹

“嗯……”

标准石油公司

纽约总部

洛克菲勒董事长一脸不满地查看公司的销售业绩。

第二季度的业绩下滑了。

洛克菲勒董事长的办公桌旁,公司高管们全都聚集在一起,大气都不敢出。

有些人甚至紧张得瑟瑟发抖,可见洛克菲勒的威严之盛。

洛克菲勒眉头紧皱。

“第二季度业绩不佳啊。俄罗斯实施禁运措施后,美国也跟着实施,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意料之中。”

目前,公司在宾夕法尼亚油田、德克萨斯油田以及部分马拉开波油田都有开采业务,石油产业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

石油太多了。

虽然石油的应用领域在逐渐拓宽,但发现新油田的速度却更快。

发现油田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对石油的消耗,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

杜鲁门的找矿运气简直不可思议。

杜鲁门动用国家资金所属的石油公司,开始在德克萨斯州开展业务,没想到一动手就接二连三地发现油田。

结果,德克萨斯州一半的油田归墨西哥湾石油公司,另一半归这家石油公司所有。

“这杜鲁门,难道是得到了上帝的指引?他怎么就能这么厉害地找到油田?难道委内瑞拉的油田也是他发现的?”

洛克菲勒既觉得神奇,又感到无奈。

他一生都奉献给了石油事业,一手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

可那家伙运气好得离谱,找一处就发现一处油田,杜鲁门短短几年就占据了德克萨斯州一半的油田。

更让人惊叹的是,他还成立了石油公司的子公司,甚至获得了德克萨斯州政府的投资。

这家伙……收益分配做得既彻底又安全。

“听说德克萨斯州政府每次油田出油都要举办派对。神奇的是,最近出油太多,他们都渐渐习以为常了……”

“真是一群被幸运眷顾的家伙。”

哈……

洛克菲勒瞬间对人生感到一丝沮丧,但很快就恢复了。

不管德克萨斯州的石油有多少,当前能源市场的绝对霸主依然是标准石油公司。

只要标准石油公司掌控着市场,就不会轻易让出主导权。

“商务部那边还没有回复吗?”

“商务部企业局一直对我们有所限制。他们与新成立的能源局协同,试图制衡我们标准石油公司。”

商务部,此次主导石油禁运措施的美国联邦政府行政部门。

与主导谷物禁运的势力不同,这些商务部的人专门在能源领域对标准石油公司施压。

“禁运措施不能解除。”

“确实如此。”

标准石油公司的处境也不容乐观。

由于出口受阻,大量石油涌入市场,油价疯狂暴跌。

或许是因为石油产业的衍生行业还不够发达。

民众和石油使用企业却对暴跌的油价喜闻乐见。

标准石油公司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

“是不是应该减产呢?”

“不行。”

除了减产似乎别无他法。

但洛克菲勒坚决反对减产。减产是一种通过减少石油开采量来调节市场供应的操纵行为。

乍一看,减产似乎很有吸引力,但洛克菲勒不会上当。

“如果标准石油公司减产,墨西哥湾石油公司就会增产,抢走我们让出的利润。”

一旦标准石油公司减产,墨西哥湾石油公司就会相应增产,把市场利润全部夺走。这种只会壮大竞争对手的减产政策,简直毫无意义。

不仅如此,还会失去市场份额,损失巨大。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笃笃。

传来敲门声。

“进来。”

“好的,杜鲁门来消息了。”

“是杜鲁门的消息?”

洛克菲勒董事长目光锐利起来,他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说是什么事?”

“据说杜鲁门很快会与商务部商议,部分解除禁运措施,但前提是要组建一个用于操控海外出口供应的财团。”

财团。

洛克菲勒瞬间打了个寒颤。

在俄罗斯实施禁运封锁市场的当下,这几乎是唯一能够掌控国际石油市场供应的财团。

虽然时间可能不长,但在此期间,财团制定的油价将成为国际油价的标准。

垄断,这是个好消息。

一旦成立财团,他们就能掌控国际石油市场。

垄断国际石油市场。

“财团叫什么名字?”

“叫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pany)。”

opEc。原本opEc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意思,其中的c原本代表国家(country),但我稍作修改,让它代表公司(pany)。

洛克菲勒听到这个名字,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不知为何,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个名字仿佛预示着将主宰石油行业。

他很满意。

>>>

纽约

财政部下属金融服务局。

杜鲁门坐在局长办公室的椅子上,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把脚翘在办公桌上。

从这里可以俯瞰纽约华尔街的全景,这种视野让人心旷神怡。

但此刻,他的心情比这还要兴奋。

“真想看看那些英国佬气急败坏的样子。”

壳牌石油公司。

实际上,英国的壳牌石油公司成立于1907年,专门从事石油开采业务。

但在此之前,壳牌作为石油流通公司,已经稳固地确立了其地位。

他们拥有油轮,具备技术,还有石油储存技术。

也就是说,壳牌石油公司是这次石油市场波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詹姆斯虽然是局长办公室的主人,但此刻却坐在待客用的沙发上。

大概是觉得那里更舒服吧。

沙发确实更舒服。

杜鲁门倒是习惯坐办公椅。

有时候詹姆斯加班,会在沙发上睡着,久而久之,这沙发似乎成了他的心头好。

“这周壳牌石油公司的销售额数据已经拿到了。据消息人士称,壳牌公司内部每天都像在开派对一样热闹。”

壳牌石油公司简直赚得盆满钵满。

世界两大产油国,美国和俄罗斯实施石油禁运后,全球石油市场瞬间陷入枯竭。

荷兰皇家石油公司趁机打开市场,利用过去几年储存的石油开始营业,而壳牌石油公司负责其石油的流通。

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周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风光无限。

巴库油田、宾夕法尼亚油田、德克萨斯油田这些大型“老虎”隐藏起来后,“狐狸”开始大行其道。

杜鲁门绝对不会让他们继续得意下去。

哼,绝对不会。

他们也就享受几周的时间吧?现在该是他们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给威廉明娜女王的信送到了吗?”

“还没有。荷兰王室戒备森严,偷偷送信进去要费不少功夫。”

“可以增加预算,加快进度。”

“明白。”

挑拨荷兰和英国的关系,让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的合作破裂。

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将失去最大化销售的流通商,而壳牌石油公司则会失去提供石油的开采商。

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很有趣。

“现在轮到美国登场了。”

怎么看,俄罗斯都是王八吃称陀铁了心搞事。

他们似乎打算在法国和英国屈服之前,一直通过禁运把全球拖入通货膨胀的泥潭。

局势正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俄罗斯将世界拖入地狱的举措,引发了谷物和石油市场的双重波动。

法国的谷物价格已经飙升至最高10倍,每周平均物价上涨50%。

英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法国有平原,粮食不至于极度短缺,但谷物价格的大幅上涨不可避免。

通货膨胀让人痛苦不堪。

物价上涨已经威胁到普通民众的生计,中产阶级也开始感受到压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法国政府不断向美国发出求救信号。

但是,杜鲁门清楚他们的意图,而且他想在一定程度上与俄罗斯保持“平衡”,所以一直没有理会。

他们还得再吃点苦头才行。

“真好奇威廉明娜女王会有什么反应。”

“少爷,虽然不太清楚,但被信任的保护者背后捅刀,她肯定无法保持理智。”

一直以来被英国当作中立国保护的荷兰,却发现英国实际上在背后搞破坏,企图控制自己。

证据确凿,无法抵赖。

荷兰会感到多么痛苦和愤怒?

他们又会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英国?

荷兰应该会保持中立。

但他们还能真正保持中立吗?

真是让人期待。

“先拆散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然后我们再吞下破碎的国际石油市场。”

“opEc的筹备工作进展如何?”

“向白宫申请后,很快就通过了。现在只差一些简单的手续就能成立。”

“真方便。”

“罗斯福总统很支持。他说美国终于要跻身真正的霸权国家行列了。”

“这位先生现在大选在即,难道不忙吗?”

1904年大选即将来临,现在真的没剩几个月了,可罗斯福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这次俄罗斯危机上。

嗯,杜鲁门也能理解。

实际上,罗斯福的当选几乎已成定局。

罗斯福的人气如日中天。

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和选举中,罗斯福毫无悬念地以压倒性优势成为共和党候选人。

甚至在民意调查中,他的支持率高达82%,拥有绝对的优势。

这就是罗斯福的影响力,没什么可说的。

“他现在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应该是吧。啧,我们还是忙自己的事吧。”

咸吃萝卜淡操心,纯粹是浪费时间。

还是多关注opEc吧。

标准石油公司、墨西哥湾石油公司、国家资金所属的石油公司。

以这三家公司为核心,吞噬全球石油市场。

既然俄罗斯实施了禁运,现在就是掌控国际石油市场份额的唯一机会。

“首先……”

杜鲁门用手轻抚地图。

为战争做准备,就像拼图一样,必须确保每个环节都准备就绪。

石油市场,作为战争的命脉、氧气和粮食,本身就至关重要。

杜鲁门放下脚,坐直身体。

“第一步目标,设定为占据国际石油市场70%的份额。”

俄罗斯主动退出市场,英国和荷兰也即将陷入困境。

美国将掌控并主宰国际石油市场。

既然房子已经空了,那就该动手搜刮一番。

这可不就是“蓝水行动”嘛。

原本“蓝水行动”是要自己创造机会。

“那就好好地大干一场吧。”

>>>

[锅炉消失的法国,民众必须熬过即将到来的寒冬。粮食短缺,石油短缺,煤炭也短缺。俄罗斯封锁了石油和煤炭,美国也切断了生命线,世界正走向地狱。冬天来了]

法国媒体纷纷喧嚣,向民众散播恐惧和冲击。

每当飞舞的报纸在空中散开,民众就会因恐惧而颤抖,展开报纸的手也越来越沉重。

“……好冷啊。”

现在是秋天,冬天即将来临。

家里需要锅炉取暖,但没有煤炭,由于俄罗斯对各种自然资源实施禁运,连木材都短缺。

短缺的不只是石油和谷物。

虽然石油和谷物引发了剧烈的市场波动,但俄罗斯禁运的其他自然资源,也同样严重消耗着民众的生命力。

哈……

德尔卡塞部长来到法国财政部上班。

在行驶的马车里,窗外街道的景象无比阴沉。

民众的脸上满是忧虑,食品店前排起了长队。

“先生,据说有一家商业银行发生了挤兑事件。”

“挤兑?”

德尔卡塞皱起眉头。

在实施高利率政策的当下,按说不该发生挤兑这种事。

“原因是什么?”

“由于物价急剧上涨,民众纷纷要求提款。目前只是宣布了利率上调,中央银行还未实际提高利率,不是吗?”

“在这短暂的缓冲期内,民众的不安情绪引发了挤兑事件?”

“应该是这样。”

太糟糕了。

现实太过灰暗。

完全不知道美国在想什么,英国和德国也忙着寻找自救的办法。

实际上,如果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施禁运,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如此地步。

问题出在南美洲。

“巴西和阿根廷实施禁运,这可真让人头疼。”

“不,他们不是实施禁运。”

准确地说,南美洲国家并没有完全禁止出口,而是“限制”出口。

这手段太明显了,一看就是在搞小动作。

“那些该死的南美洲家伙,竟然想自己决定谷物价格,还大张旗鼓地行动。”

“这就是垄断啊。”

“世界已经疯狂了。”

俄罗斯关闭了出口大门。

美国忙着养活本国国民,干脆彻底封锁了谷物出口。

杜鲁门支持的嘉吉公司(cargil)垄断了美国70%的谷物市场,同时也垄断了东亚谷物市场,但即便如此,现在连维持本国市场都很困难。

毕竟,古巴、菲律宾、倭国和棒子国在实际上都被当作美国的领土,美国选择用谷物作为手段,将它们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完全的同盟。

德尔卡塞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如今的法国毫无办法。

“哈……”

情况糟透了。

没想到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禁运措施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更没想到全世界会陷入这种自私自利、纷纷封锁出口的局面。

德尔卡塞自责不已。

他抱怨自己的不幸。

“该怎么克服这个难关呢?”

最终,除了召开财政部长会议,别无他法。

巴黎,财政部大楼

德尔卡塞怀着这样的想法,在法国财政部工作了一整天,直到深夜才下班。

他走出大楼,再次发出一声叹息。

法国巴黎的前景一片黑暗。

德尔卡塞摇摇晃晃地在台阶上瘫坐下来。

“啊啊……”

光明之城,这是巴黎的别名,也是象征巴黎的称号。

灯火辉煌的巴黎比任何城市都美丽,令人感动。

但现在,这里没有光明。

“……这座城市已经没有梦想,也没有希望了。”

一片漆黑。

仿佛上天在预示着法国的未来。

由于煤炭短缺,火力发电的发电量逐渐下降,各种发电站无法正常供电。

就连从石油中提取的煤油也短缺,民众无法生火照明。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光亮。

政府机关和富人居住的部分城区依然灯火通明。

但巴黎能有多少富人呢?

城市的大部分地区都被黑暗笼罩。

即使有光,也是微弱而黯淡的。

大概是因为没钱,所以用不起电。

家庭预算紧张,买不起煤油。木材也短缺。

还不如把钱用来买昂贵的粮食,勉强维持生计。

中产阶级的情况稍微好一些。

但底层民众正在走向死亡。

“啊……”

德尔卡塞意识到。

他的祖国……

法国正在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