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一提到这事儿,石虎的脸立马就垮了下来,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唉!哥你说这叫啥事儿啊!我好不容易想出个主意,想给你俩帮帮忙,结果倒好,把人弄过敏了!”
石虎一边唉声叹气,一边不停地跺脚,那模样,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就听素颖说她姐不喝酒,沾酒就倒。”
“我寻思着就是酒量差呗,哪能想到是过敏啊!”
“我这真是……太糊涂了!”
石虎双手不停地在脑袋上乱抓,头发都被他挠得跟鸡窝似的。
李冬生看着石虎这副模样,心里也不好受。
“你别往心里去,你也是为了我好,这事儿主要责任在我。”
“等素君好了,我亲自去给素颖和她姐赔礼道歉。”
“要是因为这事儿影响了你和素颖的婚事儿,我可就成罪人了,哪还有脸当你哥啊。”
“行了,把手套给我。”
李冬生伸出手,看着石虎。
石虎一脸沮丧地慢慢脱下手套,递到李冬生手里。
他抬头看了看外面黑漆漆的夜,大雪还在没完没了地下着,心里一阵担忧。
“哥,要不让我跟你一块儿去吧。这天寒地冻的,路又滑,你一个人去,万一在路上出点啥事儿,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别啰嗦了!赶紧进屋去,你在这儿守着,我心里踏实。我走了!”
李冬生说着,抬腿就跨上了三轮车。
刚要出发,李冬生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扭过头问道:
“哦对了,清露咋样了?”
“啊?她呀?”
石虎愣了一下,随即耸了耸肩,“还能咋样,和平时没啥两样呗。”
“我把她送回家了,估计早睡着了吧。”
李冬生听了,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石清露的模样。
回想起刚才发生的那些事儿,他的脑子又开始乱糟糟的。
他使劲甩了甩头,像是要把这些烦心事都甩出去似的。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用力蹬起了三轮车。
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冻得他脸颊生疼,却也让他发热的脑袋渐渐冷静了下来。
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去公社卫生院把抗过敏的药拿回来。
李冬生骑着三轮车,一头扎进了那铺天盖地的大雪里。
车轮碾过雪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风刮得愈发猛烈,像刀子一样割着他的脸。
一开始还冻得生疼,但后面已经慢慢失去知觉,反倒不疼了。
天冷路滑,加上天又黑,骑到半路,三轮车不知道压到了什么突然剧烈地颠簸了一下。
紧接着便歪向一边,李冬生一个不稳从车上摔下来。
原本冻僵的身体被这么一摔,直接浑身上下全都麻了,就像触电一样。
他甩了甩身上的泥土和雪,用马灯照了一下,才看清原来是车轮陷进了一个被雪覆盖的大坑里。
“这倒霉玩意!”
李冬生忍不住咒骂了一句。
他弓下身子,用僵硬的双手死死地抓住车把,憋足了劲,涨红了脸,用力推车。
有惊无险的是,车子没摔出什么毛病。
李冬生跨上车,继续向着前方驶进。
虽说李冬生戴着手套,可东北这大冷天的晚上,那冷劲儿真不是开玩笑的。
等他好不容易赶到乡里,整个人都冻麻了,感觉除了脑子还能勉强转一转,全身的其他地方都像是不属于自己了。
手脚冻得硬邦邦的,完全不听使唤,仿佛被硬生生从身体上剥离出去了一样。
远远地,李冬生就瞧见公社卫生院的铁门,上头拴着拇指粗细的铁链子,在这冰天雪地里泛着冷光。
这时,李冬生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就有了路。
简单来说,就是决定翻墙。
不过他着急忙慌的,腿脚又冻得不利索,想要翻墙进去的时候,一个不小心,裤腿就被铁丝网卡住,“刺啦”一声被刮破了。
棉絮从破口处钻出来,混着血珠子一点点往外冒。
可李冬生压根没察觉到,不是不疼,是冻得都麻木了,啥感觉都没了。
翻进卫生院后,李冬生一眼就看到值班室里的炉子,还闪着暗红色的光。
他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也跟着放松了些,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紧接着,他几步冲到药房窗户前,抄起墙角的煤铲,“哐哐”地砸了起来,扯着嗓子大喊:“救急!我要扑尔敏!”
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得老远。
守夜的老头被这动静吓得不轻,赶忙提着马灯出来。
马灯的灯罩上结满了冰花,灯光透过冰花,照得四周影影绰绰的。
老头眯着眼,警惕地打量着李冬生,还以为是碰上打劫的了,声音都带着些颤抖:“啥人呐!想干啥!”
“我来拿药的!”李冬生着急地回应道。
老头一听是来拿药的,心里稍微松了点劲儿,可还是满脸疑惑,“你是哪个单位的?介绍信呢?”
李冬生冻僵的手按在药房的玻璃上,嘴里哈出的热气在玻璃上化开了一层霜花,隐隐约约露出里头摆放着的药架子。
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一眼就看到第三排第二个格子里的扑尔敏注射液!
“大爷,我是红星公社三大队的李冬生!”
李冬生一边说着,一边扯开棉袄,露出里衬上别着的奖章。
“您认不认得我呀!上个月我给你们院送了二十斤野猪肉,您忘了?”
老头眯着眼睛,凑近了瞅了半天,好一会儿才听出了李冬生的声音。
钥匙串在他手里晃得叮当响,打开了药房的门,嘴里还嘟囔着:“就破一回例啊……”
毕竟李冬生是院长那边的贵人,他没必要得罪。
话还没说完,李冬生就像一阵风似的蹿了进去,一把抓起两盒药紧紧攥在手里。
转身要走的时候,他不经意间瞥见墙角有个麻袋,上面印着“援越物资”几个字。
一看到这几个字,李冬生又折返回去,多抓了两盒。